强死赖活

qiǎng sǐ lài huó [qiang si lai huo]
繁体 強死賴活
注音 ㄑ一ㄤˊ ㄙˇ ㄌㄞˋ ㄏㄨㄛˊ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同“强2死强活”。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谷峪《三十张工票》:“大国强死赖活地把她拉到地里。”

成语用法

强死赖活作状语;指非常勉强。

引证解释

⒈ 同“强2死强活”。

谷峪《三十张工票》:“大国强死赖活地把她拉到地里。”

强死赖活的网络释义

强死赖活

  • 比喻非常勉强。同“强死强活”。
  • 汉字详情

    qiáng,qiǎng,jiàng [qiang,jiang]
    部首: 312
    笔画: 12
    五笔: XKJ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RLI
    四角: 16236

    详细解释

    jiàng

    形容词

    (1) 倔强;固执

    申生甚好仁而彊。——《国语·晋语》

    (2) 又如:强气(倔强脾气);强颜(指人不知羞耻);强团练(宋代杭州俗谚。指性情倔强,对人倔傲的人);强头别脑(形容倔强的神气)

    (3) 僵硬

    一连吃了四五剂,口不歪了,只是舌根还有些强。——《儒林外史》

    (4) 另见 qiáng,qiǎng

    qiáng

    名词

    (1) (形声。从虫,弘声。本义:米中小虫)

    (2) 同本义

    (3) 通“襁”。襁褓

    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史记·鲁周公世家》

    形容词

    (1) (通彊。弱的反义词)

    (2) 弓有力

    彊,弓有力也。——《说文》

    强,健也。——《广韵》

    材官引彊。——《史记·绛侯世家》

    强弩之末。——《汉书·李广苏建传》

    (3) 又如:强弩(用机括发射的强弓)

    (4) 强盛;势力大

    不可谓强。——《墨子·公输》

    兵革之强。——《战国策·秦策》

    天下强国无过齐者。——《战国策·齐策》

    自胜者强。——《老子》

    赵强而 燕弱。——《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弱为强。——《三国志·诸葛亮传》

    少年强则国强。——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5) 又如:强家(势力强盛的卿大夫);强雄(强盛);强寿(强盛而长久);强对(强大的对手);强元(以强大立足天下);强兵(强大的军队);强阵(强大的军队);强旅(强大的军队);强弱(强大与弱小)

    (6) 强健;健壮,有力

    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以强壮出。——《汉书·李广苏建传》

    刚健强力。——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强仕(四十岁。这年龄的人各方面已经成熟,正好出仕做官);身强力壮;强死(人尚壮健而死于非命)

    (8) 刚强;坚决

    四十曰强。——《礼记·曲礼》

    强立而不反。——《礼记·学记》。注:“临事不惑也。”

    彊而义。——《书·皋陶谟》。传:“无所屈挠也。”

    彊忍不义。——《国语·楚语》

    申生甚好仁而彊。——《国语·晋语》

    (9) 又如:强果(坚强果敢); 强执(坚强固执)

    (10) 强横

    凶强侠气。——《世说新语·自新》

    (11) 又如:强悍(强横勇猛);强戾(强横凶暴);强虐(强横暴虐);强狠(强横凶狠)

    (12) 强暴

    彊,暴也。——《尔雅》

    侯彊侯以。——《诗·周颂·载芟》

    曾是彊御。——《诗·大雅·荡》

    (13) 又如:强俊(强暴而又才智出众);强虏(强暴的敌人);强塞(强暴固执);强鸷(强暴凶狠)

    (14) 优越;好

    博闻强志。——《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5) 又如:强起(强如。胜过;比…更好);比他强;比昨天强;我们的劳动条件一年比一年强;博闻强记;强处

    (16) 略多于…的

    策勋十二转,赏赐千百强。——《木兰诗》

    (17) 又如:三分之一强

    名词

    (1) 强有力的弓

    挽弓当挽强。——杜甫《前出塞》

    (2) 强者

    弱固不可以敌强。——《孟子》

    (3) 姓

    动词

    (1) 使强,加强

    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彊体适腹而已矣。——《墨子·辞过》

    (2) 另见 jiàng;qiǎng

    qiǎng

    动词

    (1) 强制,强迫

    强饮强食。——《考工记·梓人》

    三君皆将强死。——《左传·文公十年》

    (2) 又如:强匄(仗势索取);强媒硬保(强迫做媒,包办成亲);强劝架(连拉带劝;拉偏架);强邀(夺取);强风情(强作风流情事);强为(硬干;蛮干);强起(强迫不愿做官的人任官就职)

    (3) 劝勉

    强之。——《周礼·司谏》。注:“犹劝也。”

    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孟子》

    副词

    (1) 勉强

    功不可彊成。——《淮南子·脩务》

    乃自强步。——《战国策·赵策》

    不可强夺。——《聊斋志异·狼三则》

    虽欲强聒。——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再四强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牵强;强词夺正(强词夺理);强勉(勉强);强词(勉强说出来的话);强口(勉强);强应(勉强答应);强不知以为知

    (3) 竭力;尽力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学记》。注:“修业不敢倦。”

    强焉日有孳孳。——《礼记·表记》

    大臣强谏。——《战国策·赵策》

    强忍与言。——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将军强留之。——清· 魏禧《大铁椎传》

    而强假焉。——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4) 又如:强恕(努力行忠恕之道);强力(勉力);强仁(勉力行仁);强步(勉力步行)

    (5) 另见 jiàng;qiáng

    英文翻译

    strong, powerful, energetic

    方言集汇

    ◎ 粤语:koeng4 koeng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ong2 giong3 giong1 [客英字典] kiong2 giong3 [宝安腔] kiong2 | giong3 [梅县腔] giong3 kiong2 [台湾四县腔] kiong2 giong3 giong1 [沙头角腔] kiong2 [东莞腔] kiong3 kiong2 kiong1
    ◎ 潮州话:kiang5(khîang) giên5/gion5(kîeⁿ) giang2(kíang)

    宋本广韵

    [si]
    部首: 406
    笔画: 6
    五笔: GQXB
    五行:
    仓颉: MNP
    四角: 102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 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2) 同本义

    死,民之卒事也。——《说文》

    死者,人之终也。——《列子·天瑞》

    庶人曰死。——《礼记·曲礼》

    沁人曰死。——《礼记·檀弓》

    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左传·哀公十六年》

    楚令尹死。—《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亡何国变,宁南死。——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死生(死亡和生存);死过(死去,去世);死限(死期,寿命的期限);死却(死去;死掉);死不残(半死不活;不中用);死去还魂(死去活来);死费尽残(半死不活);死数里算帐(离死期不远);死耗(死亡的消息);死君(死去的国君)

    (4) 为某事或某人而牺牲性命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

    (5) 又如:死义(为信守节义而死);死难;死节(以一死保全节操);死士(誓死效劳之士)

    (6) 穷,尽

    战余落日黄,军败鼓声死。——常建《吊王将军墓》

    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后汉书》

    (7) 拼死,拼命

    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战国策·秦策》

    上欲陵死战,召 陵母及妇,使相者视之,无死丧色。——《汉书·李广传》

    (8) 又如:死战:死守;死杀(死命拼杀)

    (9) 固守;抱着不放 。如:心还没死;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形容词

    (1) 死板,不灵活

    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白居易《画竹歌》

    (2) 又如:死水;死法(固定、死板的方法);死心眼;死画(呆板而不具灵性的画);死规矩;死教条;死口(不可改变的话);死格(死板的格式);死办法;死临侵(亦作“死淋侵。”死呆呆毫无生气的样子)

    (3) 不可调和的 。如:死对头;死敌;死雠仇(死对头)

    (4) 不能通过的 。如:把漏洞堵死;死胡同;死角;死路

    (5) 牢牢固定的;移动不了或极难移动的

    与顿丘 李奖一面,便定死交。——《北齐书·宋游道传》

    (6) 又如:死扣儿;窗子钉死了;死结;死心搭地(死心落地。不作他想,实心实意);死桩(死木头;木头疙瘩)

    (7) 表示爱怜的 。如:死丫头,你快过来

    (8) 无用的。詈词 。如:死狗;死公;死货(无用的人);死老头子

    副词

    (1) 甚;极

    这添添小哥哥,今年十三岁,天生的甚是聪明,父亲欢喜死他。—— 杨文奎《儿女团圆》

    (2) 又如:死急(极其急迫);死要面子;高兴死了;累得要死;累死了;死沉;高兴死了

    名词

    (1) 死刑

    君子以议狱缓死。——《易·中孚》

    (2) 尸体

    生拘白乞而问 白公之死焉。——《左传·哀公十六年》

    汉遣使三辈至 唐居,求 谷吉等死。——《汉书·陈汤传》

    安所求子死?——《汉书·尹赏传》

    (3) 主,主管

    一爱相若,其类在死也。——《墨子》

    英文翻译

    die; dead; death

    方言集汇

    ◎ 粤语:sei2 si2
    ◎ 客家话:[东莞腔] si3 [宝安腔] si3 [客英字典] si3 [陆丰腔] si3 shi1 [梅县腔] si3 [海陆丰腔] si3 [客语拼音字汇] xi3 [台湾四县腔] si3 [沙头角腔] si3
    ◎ 潮州话:s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旨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姊脂B開上聲開口三等脂Bsisiix/syy
    lài [lai]
    部首: 401
    笔画: 13
    五笔: GKI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DLNBO
    四角: 579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剌( )声。本义:得益;赢利)

    (2) 同本义

    赖,赢也。——《说文》

    赖,取也。——《方言十三》

    先王岂有赖焉。——《国语·周语》。注:“利也。”

    相语以利,相示以赖,相陈以知贾。——《国语》

    为魏则益,为 秦则不赖矣。——《战国策》

    (3) 又如:赖利(得利)

    (4) 依靠;依赖;依恃、凭藉

    奸人赖赏而富。——《韩非子·诡使》

    王室之不坏,繄伯舅是赖。——《左传·襄公十四年》

    以有补于人君,人君赖之。——《论衡·逢遇》

    而赖吾之德。——《国语·晋语》

    (5) 又

    赖子存之。

    吾赖是以食吾躯。——明· 刘基《卖柑者言》

    赖肤觉之助。——蔡元培《图画》

    (6) 又如:赖衣求食;赖天(依靠上天的庇卫);赖庇(依靠别人的庇卫)

    (7) 拒绝承认,抵赖 。如:赖债(不承认所欠的债务,或故意拖延不还)

    (8) 耍赖。亦指无赖的作风和行为 。如:赖子(赖皮子,赖皮狗。刁钻撒泼、不讲道理的人)

    (9) 留在某处不肯离开 。如:赖着不走;赖地(躺在地上耍赖)

    (10) 责怪,应该受责。如:这事全赖我

    (11) 〈方〉∶逃 。如:赖学

    副词

    幸而;幸亏 。如:赖得(幸亏,好在);赖是(亏得;幸好);赖蒙(敬词。幸而蒙受)

    形容词

    (1) 不好;坏 。如:赖歹(丑;难看);赖事(坏事);今年的庄稼长得真不赖

    (2) 通“懒”。懒惰

    富岁子弟多赖。——《孟子·告子上》

    (3) 又如:赖精(极无赖的人);赖象磕瓜子(歇后语为“解不了饥”)

    名词

    (1) 利;好处

    先王岂有赖焉。——《国语·周语》

    (2) 姓

    英文翻译

    rely, depend on; accuse falsely

    方言集汇

    ◎ 粤语:laai6
    ◎ 潮州话:nai6 lua7

    宋本广韵

    huó [huo]
    部首: 331
    笔画: 9
    五笔: ITDG
    吉凶:
    仓颉: EHJR
    四角: 3216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昏( kuò)声。本义:流水声。用本义时读( guō))

    (2) 生存。与“死”相对

    不我活兮。——《诗·邶风·击鼓》

    不可活。——《书·太甲》

    民非水火不生活。——《孟子》

    巫何活焉?——《楚辞·天问》

    (3) 又如:鱼在水里才能活;这个孩子只活三个月;活到高龄而且精力充沛;活头儿(生存的趣味)

    (4) 救活

    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

    (5) 又如:活人(使人活,救活他人);活国(救国)

    (6) 养活 。如:活身(养活自身)

    (7) 复生 。如:他死了好半天又活了

    形容词

    (1) 有生气;生动;活泼 。如:活脱(活泼,灵活);活跳(活跃;活泼);活喇喇(形容充满生气和活力);活变(活泼;机灵);活意(活力,生机);活健(充满活力,身体强健)

    (2) 活动 。如:活落(活动;不确定);活泼泼(活动);描绘得活;活支沙(活支剌。活生生地)

    (3) 灵活,不呆板 。如:活变(机灵,灵活;活动,走动);活达(灵便);活局(能灵活变化的安排或计谋)

    (4) a ∶目前或每隔几年又喷发或火山口含有流动熔岩 。如:活火山 b ∶其中有些冰正在流动。如:活冰川

    名词

    (1) 生计,谋生手段 。如:做活;这个活做得真好;农活

    (2) 卖力气的工作 。如:为邻居主妇们做零活

    (3) 劳动 。如:苦活

    (4) 生活 。如:全家在一起过活

    (5) 由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生产的东西——产品 。如:出活;这批活儿做得好;废活

    副词

    很;非常 。如:活忒忒(方言。非常相似);活脱脱(非常相似);活脱(活像,非常相似)

    英文翻译

    live, exist, survive; lively

    方言集汇

    ◎ 粤语:wut6
    ◎ 客家话:[东莞腔] fat8 [沙头角腔] fat8 [梅县腔] fat8 [宝安腔] fat8 [客语拼音字汇] fad6 [海陆丰腔] fat8 [客英字典] fat8 [陆丰腔] fat8 [台湾四县腔] fat8
    ◎ 潮州话:uah8 guat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三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活入聲合口一等kuɑtku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