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禳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祷神消灾。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典礼·总论》:“至於祈祷雨暘,弭禳灾变,挽天心而补救农功,是又民事之大者也。”
引证解释
⒈ 谓祷神消灾。
引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典礼·总论》:“至於祈祷雨暘,弭禳灾变,挽天心而补救农功,是又民事之大者也。”
弭禳的网络释义
弭禳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弓,耳声。本义:角弓,末端用骨做装饰的弓)
(2) 同本义
弭,弓无缘,可以解辔纷者。——《说文》。按,以骨饰两头,不缴束,不漆。
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3) 弓梢的弯曲处
象引鱼服。——《诗·小雅·采薇》
桦皮装弓,两端骨弭。——《南史》
(4) 又如:弭头(弓的下端)
动词
(1) 止息;中断
不可弭忘。——《诗·小雅·沔水》
祸至今未弭。——《国语·周语下》
众不可弭。——《国语·晋语二》
于是乎弭其百苛。——《国语·楚语下》
子其弭口无言。——《战国策·秦策二》
吾能弭谤矣。——《国语·周语上》
(2) 又如:弭息(平息,止息);弭兵(息兵;停止战争);弭戢(止息,收敛);弭节(驻节,停车;少停);弭宁(平息)
(3) 顺从
城邑莫不望风弭从。——《后汉书》
(4) 又如:弭耳受教(驯服;服帖);弭从(服从,顺从)
(5) 消除
春招弭,以除疾病。——《周礼·春官·男巫》
(6) 又如:弭盗无方(除盗无方);弭患无形(在祸患尚未形成之前就予以消除);弭难(消除灾难)
(7) 通“敉”。安抚,安定
春招弭以除疾病。——《周礼·春官·男巫》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i3 mi2 [宝安腔] ngi3 mi3 [梅县腔] mi3 [台湾四县腔] ngi3 mi2 [客语拼音字汇] mi3 ngi3 [海陆丰腔] ngi3 m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渳 | 綿婢 | 明 | 支A開 | 上聲 | 紙 | 開口三等 | 止 | 支A | mĭe | mjex/miee |
详细解释
动词
(1) 祭名。祈祷消除灾殃、去邪除恶之祭
禳乃入。——《仪礼·聘礼》。注:“祭名也。”
齐有彗星, 齐侯使禳之。——《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2) 又如:禳灾(禳除灾祸);禳星(禳除凶星);禳解(向神祈求解除灾祸);禳保(祭祀神祖,去邪除恶,求其保护);禳除(祭神除灾);禳避(祭神避祸);禳祷(祭神以消灾祈福)
(3) 去除
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ong2 rong5 [客英字典] jong2 jong1 [台湾四县腔] jong2 jong5 [梅县腔] jong2 [宝安腔] ngiong2 ngiong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穰 | 汝陽 | 日 | 陽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三等 | 宕 | 陽 | nʑĭaŋ | njang/r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