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权

qì quán [ qi quan]
繁体 棄權
注音 ㄑ一ˋ ㄑㄨㄢ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弃权 qìquán

(1) 可以投票时不投票,放弃投票权利

abstain from voting

(2) 放弃某项权利

waive a right

(3) 在赌牌中通过垫一轮牌或宣布不领先打赌而放弃一局

drop

词语解释

  1. 放弃权利。多用于选举、表决、比赛等。

    任德耀 《小足球队》第五幕:“我说,待会儿不踢了--弃权。”如:大会表决时,五十人赞成,三人反对,一人弃权。

引证解释

⒈ 放弃权利。多用于选举、表决、比赛等。

任德耀《小足球队》第五幕:“我说,待会儿不踢了--弃权。”

如:大会表决时,五十人赞成,三人反对,一人弃权。

弃权的国语词典

放弃权利。

如:「逾期不到,以弃权论。」

弃权的网络释义

弃权

  • 弃权:汉语词汇
  • 弃权:容祖儿演唱歌曲
  • 弃权 (汉语词汇)

  • 弃权,指放弃权利。多用于选举、表决、比赛等。
  • 弃权一般有多种因素,既有内在也有外在。
  • 弃权造句

    授权不等于弃权,授权之后更要加以监督。
    这次选举她投了弃权票。
    国会以七十票赞成,四十三票反对,七票弃权而批准了该协定。
    玛格丽特拿起弃权声明书,扫视了一遍。
    团体比赛的最终结果将是由已参加的比赛得分加上弃权的比赛得分。
    还是不拿出来献丑了.我也弃权.
    这些地方武装不会惟命是听地放弃权力,因此这一原本平静的地区可能会遇到风暴。
    但是弃权被算作是投反对票,所以正式的结果是以两票的差距失败。
    他可能弃权,尤有甚者投票支持堕胎违法。
    这项动议有21票赞成,17票反对,2票弃权。
    本议案表决结果:同意票15票,反对票0票,弃权票0票.
    他在掼跤角逐中放弃权利了。
    你为了参加这场表演,不知准备了多久,如果因一句闲话弃权,岂不前功尽弃?
    中国仍然表示反对,但可能投弃权票,而不是行使否决权。
    联大就这一提案的表决结果是77票赞成,74票弃权,6票反对。
    弃权须以书面作成,除非将汇票交付给承兑人。
    布朗先生,由于贝克先生弃权了,你不战而胜。
    七票反对加上三票弃权,超过了九张赞成票。
    整季没有弃权球赛,履行所有赛程的球队,季尾将获颁赠纪念座。
    他的提案获得七票赞成,仅有四票反对,另四票弃权。

    汉字详情

    [qi]
    部首: 313
    笔画: 7
    五笔: YCAJ
    五行:
    仓颉: YIT
    四角: 00443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扔掉;抛弃)

    (2) 同本义

    弃,捐也。——《说文》。段注:“弃者,不孝子人所弃也。”

    天之弃商也久矣。——《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抛子弃草间。——王粲《七哀》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苏洵《六国论》

    敌弃炮仓皇遁。——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子孙弃者。——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弃其妇。——清· 周容《芋老人传》

    弃甲投戈。——《广东军务记》

    弃厌(嫌弃;厌恶);弃亲(抛弃亲族);弃礼(抛弃礼制);弃秽(抛弃秽浊);弃失(丢失);弃地(丢弃田地);弃灰(把灰烬弃在路上);弃物(被丢失之物);弃国(丢失封国或都城);弃才(被遗弃的人才)

    (3) 废,废除

    水官弃矣。——《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注:“废也。”

    弃言(已经废弃之言);弃法(废弃法度);弃井(废井)

    (4) 忘记

    弃,忘也。——《尔雅》

    其庸可弃乎。——《左传·昭公十三年》。注:“犹忘。”

    弃忽(遗忘,忽略)

    (5) 违背;背叛 。如:弃命(违命;抛弃命令);弃天(违背天意);弃言(背弃诺言);弃信(违背信义);弃约(违约,不守前约)

    (6) 离开

    子弃寡人。——《战国策·秦策》。注:“去也。”

    弃予(离开我);弃代(去世)

    (7) 旷,耗费 。如:弃力(费力);弃日(耗费时日,虚度光阴)

    英文翻译

    reject, abandon, discard

    方言集汇

    ◎ 粤语:hei3
    ◎ 客家话:[梅县腔] hi5 ki5 [东莞腔] hi5 [客英字典] hi5
    ◎ 潮州话:k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詰利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kʰikhjiih/qih
    quán [quan]
    部首: 420
    笔画: 6
    五笔: S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DE
    四角: 479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雚( guàn)声。本义:黄花木)

    (2) 同本义

    权,黄华木也。从木,雚声。——《说文》

    权,黄英。——《尔雅·释木》。又如:权舆(草木萌发的状态)

    于嗟乎,不承权舆。——《诗·秦风·权舆》

    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大戴礼记·诰志》

    (3) 秤。测定物体重量的器具

    权,称也。——《论语·尧曰》集解

    锤,谓之权。——《广雅·释器》

    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汉书·律历志》

    谨权量,审法度。——《论语·尧曰》

    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庄子·胠箧》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论语》

    (4) 亦称秤锤

    正权概。——《礼记·月令》

    (5) 权柄,权力

    大夫执国权。——《谷梁传》

    权重也。——《韩非子·五蠹》

    利害之权。——清· 黄宗羲《原君》

    皇上无权。——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真无权矣。

    (6) 又如:权牟人主(权力与君王相等);权珰(擅权的宦官);权宠(权势与宠幸);权臣(握有权势而专横的臣子);掌权;专权(独揽大权);兵权

    (7) 权宜、变通

    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授之以手者,权也。——《孟子·离娄上》

    (8) 又如:权数(应变的机智);权巧(权宜善巧);权正(权变与常道);权制(权宜之制);权计(权宜之计);权书(以权宜之策草拟国书)

    (9) 谋略,计谋

    三军之权。——《孙子·谋故》

    (10) 又如:权属(即权术。有心机有手段);权士(谋士);权用(谋略、才干)

    (11) 唐以来的称试官或暂时代理官职为“权”

    韩愈吏部权京兆。——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12) 又如:权官(指代理之官);权署(暂时代理或充任某官职)

    (13) 权利 。如:选举权;生存权;人权

    (14) 通“颧”。颧骨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曹植《洛神赋》

    (15) 姓

    动词

    (1) 称量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权称(用秤称)

    (3) 衡量,比较

    古人有权成败、计轻重而行之者,伊尹、 霍光是也。——《三国志·武帝纪》注

    且人固难全,权而用其长者。——《吕氏春秋·举难》

    (4) 又如:权时苟重(衡量时势而苟且顺从);权度(权衡度量);权量(犹权衡);权准(权衡的准则)

    (5) 平衡

    九和之弓,角与杆权。——《周礼》

    副词

    姑且;暂且 。如:权辞(临时选择言辞);权国(摄政;临时代理执掌国政);权朝(权国);权职(权且职掌;暂时代理)

    英文翻译

    power, right, authority

    方言集汇

    ◎ 粤语:kyun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