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邦

yì bāng [ yi bang]
繁体 異邦
注音 一ˋ ㄅㄤ

词语释义

亦作'异邦'。外国。

词语解释

  1. 亦作“异邦”。外国。

    《论语·季氏》:“邦人称之曰君夫人……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宋 苏轼 《寄周安孺茶》诗:“岂但中土珍,兼之异邦鬻。” 郭沫若 《黑猫》六:“难忘江畔语:休作异邦游!”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异邦”。外国。

《论语·季氏》:“邦人称之曰君夫人……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宋苏轼《寄周安孺茶》诗:“岂但中土珍,兼之异邦鬻。”
郭沫若《黑猫》六:“难忘江畔语:休作异邦游!”

异邦的国语词典

外国。

异邦的网络释义

异邦

  • 多指西域,外国等。
  • 异邦造句

    呜呼异邦人山海阻深,不能见我传纪,所据者口说也,宜乎失实矣。
    与‘圣煌顶’齐名于世的‘太武神宫’就是金狼与蛮雄的支持主神,没有太武神宫,就没有这两个日渐强盛的异邦帝国。
    云天明说,侨居国外的云姓昆季,身居异邦,心怀桑梓,传统的永世不忘列祖列宗,都在居住国创建缅怀祖德的宗祠。
    此类盛气凌人之策无益于天朝之对外形象,但于朝内,却能加强民众对天朝的支持,天朝媒体也对反抗异邦之强权极尽能事。
    可能有个演说的计划,会发觉在电视播送里,或是重新举办一次,但是这次是对异邦的媒体上。
    小女孩年纪轻轻被掳到异国当婢女,她的处境是离乡背景,被迫离开家人、甚至身处一个完全没有熟人没有自由的异邦家庭中。
    按理说,离开天京两年了的傅善祥这次能够在万里之外的异邦国土上见到自己的心仪之人,那种热情该有多高不用想象都能猜得出。
    而在登顶于山戚公祠时,同样,她们也迸发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豪迈之情“此地曾寒倭寇胆,异邦犹震戚公名,八年战绩承余烈,祠宇巍巍抵百城。
    神的子民流亡异邦,本是罪有应得,然而神却不会丢弃他们。
    我从未感觉到自己完全属于任何一个地方,甚至既不属于我非常热爱的雅典,也不属于罗马。我到哪儿也都是异邦人,但我在任何地方都并不感到特别的孤独。我在旅途中从事作为皇帝必需履行的各种不同的职业:我把军人生活当成是一件由于经常穿了变得合适了的衣服。
    浏阅终篇,异邦之普通人民,老者与青年,固跃然纸上,如见其貌也。
    先知说,不然,主要藉异邦人的嘴唇,和外邦人的舌头,对这百姓说话。
    可能有个演说的计划,会映今朝电视播送里,或是重新举行一次,但是这次是对异邦的媒体上。
    中国的自豪,世界的奇迹。古老的防御高墙,今天迎来送往的不仅仅是它几个世纪以来看惯了的黄皮肤、黑眼睛的龙的传人,更有来自异邦的快乐游人。
    被贩卖和奴役的华人苦力,在异邦土地上艰辛劳作,在被迫为奴役者创造了巨额剩余价值的同时,也为所在地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世界开发史上树立起一座座有形和无形的丰碑。而这又是以出洋苦力们的人身苦痛,同时也更是以一场深重的民族灾难为代价的。董丛林 
    罗氏后人,不闻朝中选帅;异邦皇族,何尝胯下丧身?以至娇娘三千,天兵百万,种种谬谈,不胜枚举。
    你们勾结异邦、违犯国法,那就是跟我武明侯为敌!
    本盟目前只收宋人,请其它异邦武者高抬贵手,忠良在此谢过。

    汉字详情

    [yi]
    部首: 313
    笔画: 6
    五笔: NA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UT
    四角: 7744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 gǒng)从畀( )。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2) 同本义

    异,怪也。——《玉篇》

    异,奇也。——《广韵》

    何以异哉。——《列子·杨朱》

    异乎交益之士。——左思《魏都赋》

    妇人异甚。——《战国策·赵策》

    产异蛇。——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觉无异能。——唐· 柳宗元《三戒》

    父异焉。——宋· 王安石《伤仲永》

    (3) 又如:异疾(奇怪的病症);异形(怪异或奇特的形状)

    (4) 不同

    礼者为异。——《礼记·乐记》。注:“谓别贵贱也。”

    事为异别。——《礼记·王制》

    执心各异。——汉· 刘向《列女传》

    得无异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或异二者。

    何异以孤羊投群狼?——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5) 又如:异俗(风俗异于汉族的少数民族);异姓陌路(既不同姓也不认识);异手(指不同之人);异世(不同时代);异目(另眼)

    代词

    (1) 其他,别的

    贾不敢为异事。——《吕氏春秋·上农》

    无它异也。(意思是,没有别的意外的事)。——《后汉书·列女传》

    (2) 又如:异域茅草(蛮荒之地的乡野村夫);异土(他乡;别处)

    动词

    (1) 护翼

    古天异临子。——《盂鼎》

    (2) 区别;分开

    异是非,明好恶,检奸邪,消佚乱。——《新语》

    (3) 又如:异分(区别);异居(分居)

    (4) 觉得奇怪;诧异

    渔人甚异之。——晋· 陶潜《桃花源记》

    (5) 特别优待;特别重视 。如:异擢(破格提拔);异待(特别礼遇);异恩(特殊恩遇);异遇(特别优待);异谋(特别的计谋)

    (6) 通“翼”。恭敬

    极明与与,有畏劝汝,何异非汝,何畏非世。——《逸周书》

    (7) 通“翼”。辅助

    令行禁止王始也…出三日无适异;出四日无适与。——《逸周书》

    名词

    (1) 指以往,以前 。如:异时(往时;从前);异代(前代;前世)

    (2) 指以后,将来 。如:异日(来日;以后);异时(以后;他时);异世(后代;后世);异代(后代;后世)

    (3) 怪异不祥之事;灾异

    己巳,日有食之。何以书?记异也。——《公羊传》

    (4) 指特殊本领、才能

    觉无异能者。——唐· 柳宗元《三戒》

    举天下所贡蝴蝶…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聊斋志异·促织》

    英文翻译

    different, unusual, strange

    方言集汇

    ◎ 粤语:ji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i5 [海陆丰腔] ri2 ri5 [梅县腔] j2 [东莞腔] ji5 [台湾四县腔] ji2 ji5
    ◎ 潮州话: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與之平聲開口三等ji/jiobʰi
    bāng [bang]
    部首: 212
    笔画: 6
    五笔: DTB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QJNL
    四角: 570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邑,丰声。古文从之、从田,会意。与封字从之、从土同意。本义:古代诸侯的封国、国家)

    (2) 同本义

    邦,国也。——《说文》。段注:“邦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书序云:‘邦康叔,邦诸侯。’论语云:‘在邦域之中’。皆封字也。”

    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周礼·天官·大宰》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天官·大宰》。注:“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按,散文邦国亦通。

    利用为依迁邦。——《易·益》

    协和万邦。——《书·尧典》

    以畜万邦。——《诗·小雅·节南山》

    后非众罔与守邦。——《国语·周语》

    (3) 汉避高祖讳,多以国易之

    且在邦域之中矣。——《论语·季氏》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书·五子之歌》

    及公子返晋邦、瘵兵伐 郑,大破之。——《韩非子·喻老》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论语·学而》

    (4) 又如:邦畿(古代指直属于天子的地方);邦家(诸侯的封国和大夫之家);邦国(诸侯的封国。大的叫邦,小的叫国,后泛指国家)

    (5) 泛指国家

    姬汉旧邦,无取杂种。——南朝齐· 丘迟《与陈伯之书》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治)于家邦。——《孟子·梁惠王上》

    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

    (6) 又如:邻邦;盟邦;邦典(国家的法令制度)

    (7) 疆界,边界 。如:邦墓(周代邦域中人民聚族而葬的墓地)

    (8) 国都,大城镇

    逼迫迁旧邦,拥王以自疆。——《悲愤诗》

    (9) 泛指地方

    负海之邦,交趾之土,谓之南裔。——《博物志》

    (10) 姓

    动词

    封,分封

    设五等,邦群后。——柳宗元《封建论》

    英文翻译

    nation, country, state

    方言集汇

    ◎ 粤语:bo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ang1 [东莞腔] bong1 [客语拼音字汇] bong1 [陆丰腔] bang1 [宝安腔] bong1 [台湾四县腔] bang1 [客英字典] bang1 [梅县腔] ba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四江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博江平聲開口二等prung/peongpɔ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