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丑

jiàn chǒu [ jian chou]
注音 ㄐ一ㄢˋ ㄔㄡˇ

词语释义

指以夏历十二月(丑月)为岁首的历法。属殷正。

词语解释

  1. 指以夏历十二月(丑月)为岁首的历法。属 殷 正。

    唐 杨炯 《公卿以下冕服议》:“夫改正朔者,谓 夏后氏 建寅, 殷 人建丑, 周 人建子。”参见“ 三正 ”。

引证解释

⒈ 指以夏历十二月(丑月)为岁首的历法。属殷正。参见“三正”。

唐杨炯《公卿以下冕服议》:“夫改正朔者,谓夏后氏建寅, 殷人建丑, 周人建子。”

建丑的网络释义

建丑

  • 建丑,读音为jiàn chǒu,汉语词语,指以夏历十二月(丑月)为岁首的历法。
  • 汉字详情

    jiàn [jian]
    部首: 227
    笔画: 8
    五笔: VFHP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KLQ
    四角: 154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廴( yǐn),有引长的意思,从聿(意为律)。本义:立朝律)

    (2) 同本义

    立朝律也。——《说文》

    建,立也。——《广雅》

    (3) 又如:建法(制定法律);建中(定立标准);建极(制定至中至正的建国大法)

    (4) 引申为建立、创设

    官惟王建国。——《周礼·天官序》

    掌建邦之宫刑。——《周礼·小宰》

    州建百里之国三十。——《礼记·王制》

    皇建其有极。——《书·洪范》

    择建立卜筮人。

    夫位政之建也。——《国语·鲁语》

    足下自以为善汉王,欲建万世之业,臣窃以为误矣。——《史记·淮阴侯列传》

    德之不建。——《国语·晋语》

    建伊皋之业。—— 明· 刘基《卖柑者言》

    建一官而三物成。——《左传·襄公三年》

    (5) 又如:建官(设置官职);建封(设置爵位,分封诸侯);建竖(建立功绩);建醮净宅(设场建坛,用酒祭神以祛除宅院里的邪气);建本(奠定基础,建立根本)

    (6) 封立

    利建侯。——《易·屯》

    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左传·隐公八年》

    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蕃屏周。——《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7) 又如:建侯(封立诸侯;封侯建国;立功封侯);建德(封立有德者为诸侯)

    (8) 树立、竖起

    九十杖而朝见君见杖。——《书·大传》

    设此旐矣,建彼旄矣。——《诗·小雅·出车》

    建鼓在阼阶西。——《仪礼·大射仪》

    乘轺建节。——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上建旌旗。——《资治通鉴》

    (9) 又如:建鼓(立鼓);建旗(树立旗帜);建牙(古时出师,在军前树立军旗);建节(树立节操);建标(树立标志);建麾(树立旌旗)

    (10) 建筑;建造

    建丛台于后。——张衡《东京赋》

    (11) 又如:建缮(建筑修缮)

    (12) 倡仪;提出

    愛盎等皆建以为不可。——《汉书·邹阳传》。注:“谓立议。”

    (13) 又如:建言(建议,陈述己见);建倡(倡议);建明(建白。陈述意见);建策(献出谋策);建陈(提议陈请);建画(建议谋划);建弼(建议和辅佐)

    (14) 覆,倾倒 。如:建瓴(建瓴水的简省。倾倒瓶中之水,形成居高临下的形势)

    名词

    (1) 古代天文学称北斗星斗柄所指为建。一年之中,斗柄旋转而依次指为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夏历(农历)的月份即由此而定 。如:建寅(正月);建卯(农历二月);建辰(农历三月);建巳(农历四月);建子(指以夏历十一月)

    子月

    (2) 为岁首的历法

    (3) 星官名。建星(古星官名。亦省称“建”。凡六星。在黄道北。与南斗六星同属斗宿)

    (4) 〈形〉 通“健”

    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德若渝。——《老子·四十一章》

    (5) 又如:建德(刚健之德);大建(指30、31天之月);小建(29天之月)

    (6) 指福建 。如:建兰;建漆

    英文翻译

    build, establish, erect, found

    方言集汇

    ◎ 粤语:gin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en5 gien5 [海陆丰腔] gien5 [梅县腔] gian5 [台湾四县腔] gien5 [客语拼音字汇] gian4 [陆丰腔] kian5 [宝安腔] gen5 [东莞腔] gen5 [沙头角腔] gie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五願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万元開去聲開口三等kianh/kiannkĭɐn
    chǒu [chou]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NFD
    仓颉: NG
    四角: 171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鬼,酉声。古人以为鬼的面貌最丑,故从鬼。本义:貌丑。按:在古代,“醜”和“丑”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除作地支和时辰用“丑”以外,都不能写作“丑”。现在“醜”字简化为“丑”)

    (2) 可恶

    醜,可恶也。——《说文》

    耗土之人醜。——《大戴礼记·易本命》

    姱而不醜兮。——《楚辞·橘颂》

    亦孔之醜。——《诗·小雅·十月之交》。传:“恶也。”

    (3) 又如:丑名(恶名);丑言(恶劣的话);丑攀谈(说粗俗话);丑徒(恶徒);丑语(恶劣的话。也作丑话)

    (4) 污秽

    行莫醜于辱先生。——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注:“秽也。”

    (5) 又如:丑秽(丑陋污秽)

    (6) 众多

    醜,众也。——《尔雅》

    在醜夷不争。——《礼记·曲礼》。注:“众也。”

    (7) 又如:丑虏(众多的敌人。也指丑恶的敌人);丑杂(众多杂乱)

    (8) 形貌陋劣 。如:丑露(丑陋;难看);丑状(指形貌丑陋)

    (9) 指事物不好 。如:丑田

    (10) 不光彩,可耻 。如:丑吒(丑事,不光彩的事);丑行(丑恶的行为)

    (11) 类,相同

    比物醜类。——《礼记·学记》

    获匪其醜。——《易·离》

    (12) 又如:丑夷(年辈相同、学业相等的人);丑侪(同类,等辈)

    动词

    (1) 厌恶;憎恶

    醜类恶物。——《左传·文公十八年》

    (2) 又如:丑沮(丑诋毁谤)

    (3) 侮辱;玷污

    秦昭王闻之,而欲丑之以辞。——《吕氏春秋》

    (4) 愤怒

    莫不醜于色。——《淮南子·说林》

    (5) 又如:丑诋(谩骂诋毁);丑辞(谩骂之言);丑诋(辱骂;诋毁)

    (6) 惭愧

    寡人醜乎。——《庄子·德充符》。注:“愧也。”

    (7) 又如:丑比(以曲从阿党为耻);丑剌剌(方言。羞人答答);丑辱(耻辱)

    名词

    (1) 指坏人、恶人 。如:丑逆(叛逆的人);丑徒(叛逆之徒);丑贼生(丑生。骂人的话。畜生,坏蛋)

    (2) 动物的肛门处 。如:去丑(除去动物的肛门)

    (3) 怪异之事

    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荀子·宥坐》

    (4) 传统戏曲中的一种角色,扮演滑稽人物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象爪形。①本义:爪 ②地支的第二位)

    (2) 地支的第二位

    丑,纽也。十二月万物动用事。——《说文》

    (3)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如:一九八五年为农历乙丑年

    (4) 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二月

    (5) 用以纪日

    (6) 用以纪时,即早晨一时至三时

    (7) 十二生肖属牛 。如:丑肉(牛肉);丑宝(牛黄的别称)

    (8) 戏剧中的脚色名 。如:丑三(丑角戴的三绺短须);丑旦(戏剧中饰演女性的丑角)

    (9) 姓

    英文翻译

    clown, comedian; 2nd terrestrial branch

    方言集汇

    ◎ 粤语:cau2
    ◎ 客家话:[梅县腔] zhu3 chiu3 [宝安腔] cu3 (ciu3) [客英字典] chiu3 [台湾四县腔] ciu3 [客语拼音字汇] cu3 [东莞腔] ciu3 [海陆丰腔] chiu3 [陆丰腔] chiu3
    ◎ 潮州话:tiu2 ciu2 (thíu chhí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敕久上聲開口三等ţʰĭəuthriux/thi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