廪泉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犹言寒泉。廩,通“ 凛 ”。
《晋书·挚虞传》:“吸朝霞以疗飢兮,降廩泉而濯足。”
引证解释
⒈ 犹言寒泉。廩,通“凛”。
引《晋书·挚虞传》:“吸朝霞以疗飢兮,降廩泉而濯足。”
廪泉的网络释义
廪泉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兼象形。从人回,象屋形,中有户牖。又作“廪”。“廪”是俗字。本义:米仓)
(2) 同本义
亦有高廪。——《诗·周颂·丰年》
盛米曰廩。——《周礼·廪人》注
余刀布,有囷廪。——《荀子·荣辱》。注:“圆曰囷,方曰廪。”
御廪者,粢盛委之所藏也。——《公羊传·桓公十四年》
御廪,夫人八妾所舂米,藏以奉宗庙也。——《汉书·五行志》
谷藏曰仓,米藏曰廪。——《荀子·富国》注
父母使舜完廪。——《孟子·万章上》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贾谊《论积贮疏》
(3) 又如:廪囷(米仓。方的称廪,圆的称囷);廪粟(米仓中的粮食);廪庚(米仓)
(4) 泛指粮食仓库
昭侯令人复廪。——《韩非子·内储说下》
广蓄积,以实仓廪。——晁错《论贵粟疏》
(5) 又如廪人(古代管理粮仓的官吏)
(6) 米粟类;粮食
坐縻廪粟而不知耻。——明· 刘基《卖柑者言》
(7) 又如:廪禄(官府供给的俸米和俸钱);廪库(粮仓;仓库);廪庾(粮仓);廪饷(粮饷)
(8) 俸禄
廪食以数百人。——《韩非子·内诸说上》
(9) 又如:廪给(官吏的俸给);廪秩;廪俸;廪赐(俸禄和赏赐)
(10) “廪生”的简称
他家大老那宗笔下,怎得会补起廪来。——《儒林外史》
(11) 又如:禀贡(以禀生的资格做了贡生)
(12) 通“林”。林甸。树林与郊野
桓公明日弋在廪。——《管子·戒》
动词
(1) 收藏;储积
廪于肠胃。——《素问·皮部论》
群公廪。——《公羊传·文公十三年》。注:“廪者,连新于陈上,财气半相连耳。”
(2) 又如:廪收(收购入仓);廪藏(廪蓄)
(3) 公家发给粮食
廪,赐谷也。——《说文》
既禀称事。——《礼记·中庸》
(4) 又如:廪食(公家供给粮食);廪稍(旧时指公家按时供给的粮食);廪饩(旧指由公家供给的粮食之类的生活物资);廪粟(同“廪食”)
形容词
(1) 通“懔”
可以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贾谊《论积贮疏》
(2) 又如:廪廪(危殆,阽危;惊慌;危惧)
(3) 通“凛”。寒冷
窃独悲此廪秋。——宋玉《九辩》
(4) 又如:廪秋(寒秋);廪泉(寒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lim3
◎ 潮州话:娜音2 [潮州、饶平]罗音2(凛),nim2 [澄海]ning2 [潮州、饶平]lim2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水从山崖泉穴中流出的样子。本义:泉水)
(2) 同本义
泉,人原也。象水流出成川形。字亦作洤。——《说文》
如彼泉流。——《诗·小雅·小旻》
泉之竭矣。——《诗·大雅·召旻》。传:“泉水从中以益者也。”
泉涓涓而始流。——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酿泉为酒。——宋· 欧阳修《醉翁事记》
泉香而酒洌。
泉而茗者。——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有泉可汲。——明· 顾炎武《复庵记》
(3) 又如:温泉;矿泉;清泉;泉根(泉源);泉脉(地下伏流的泉水);泉涌(泉川喷涌);泉鱼(渊鱼);泉绅(从高山上飞泻下来的泉水);泉韵(泉水声)
(4) 地下水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
(5) 泉下,指人死后所在的地方
有志者入泉,无为者住世,岂佳事乎?——鲁迅《书信》
(6) 又如:泉台之望(指死者的希望);泉厥(黄泉;地下);泉乡(泉下);泉扇(墓门。亦指阴间);泉里(黄泉之下)
(7) 帛币。古钱币名
货泉径一寸,重五铢,右文曰货,左文曰泉,直一也。——《周礼·外府》注
(8) 又如:泉儿(古代钱币的通称);泉币(钱币,货币。又称泉货);泉金(金钱);泉布(帛币和布币);泉刀(泉币与刀币);泉布先生(钱币的谑称)
(9) 泉眼
熊咆龙吟殷岩泉。——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有泉侧出。——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临于泉上。——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can3 [客英字典] can2 [宝安腔] can2 [梅县腔] can2 [沙头角腔] can2 [客语拼音字汇] can2 qian2 [海陆丰腔] can2 [东莞腔] can2 [台湾四县腔] cien2 ca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全 | 疾緣 | 從 | 仙A合 | 平聲 | 先 | 合口三等 | 山 | 仙A | dzʰĭwɛn | zyen/dzv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