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庑

tíng wǔ [ ting wu]
繁体 庭廡
注音 ㄊ一ㄥˊ ㄨˇ

词语释义

1.堂下四周的廊屋。 2.喻指初步的造诣﹑境界。

词语解释

  1. 堂下四周的廊屋。

    晋 潘岳 《怀旧赋》:“步庭廡以徘徊,涕泫流而霑巾。” 唐 袁郊 《甘泽谣·红线》:“见中军士卒,步於庭廡,传呼风生。”

  2. 喻指初步的造诣、境界。

    章炳麟 《<社会通诠>商兑》:“然相其文质……盖俯仰于 桐城 之道左,而未趋其庭廡者也。”

引证解释

⒈ 堂下四周的廊屋。

晋潘岳《怀旧赋》:“步庭廡以徘徊,涕泫流而霑巾。”
唐袁郊《甘泽谣·红线》:“见中军士卒,步於庭廡,传呼风生。”

⒉ 喻指初步的造诣、境界。

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然相其文质……盖俯仰于桐城之道左,而未趋其庭廡者也。”

庭庑的网络释义

庭庑

  • 庭庑,拼音tíng wǔ,堂下四周的廊屋。
  • 汉字详情

    tíng [ting]
    部首: 314
    笔画: 9
    五笔: YTFP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NKG
    四角: 0024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广,廷声。广( yǎn),就山岩架成的屋。本义:厅堂)

    (2) 同本义

    庭,宫中也。——《说文》

    是君子之所以骋志意于坛宇宫庭也。——《荀子·儒效》

    藜棘树于中庭。——《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注:“堂下谓之庭。”

    (3) 又如:庭落(厅堂);庭庑(堂下四周的廊屋);庭炬(古代庭中照明的火炬);庭阶(厅砌。堂前的台阶)

    (4) 堂阶前的地坪

    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诗·魏风·伐檀》

    徘徊庭树下。——《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眄庭柯以怡颜。——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缢于庭树。

    严霜结庭兰。

    (5) 又如:庭闱(原指父母居住的地方。借指庭院或家庭);庭帏(庭闱);庭燎(举行大典礼时设在庭院中照明的火炬);庭轩(庭院中的小室);庭芜(庭园中丛生的草);庭阈(泛指庭院)

    (6) 通“廷”。朝廷,君主受朝问政的地方

    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易·夬》

    龙辂充庭。——《文选·张衡·东京赋》。注:“庭,朝廷。”

    拜送书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有禄于国,立义于庭。——《说苑·立节》

    乞以臣此章与三公九卿贤士大夫议之于庭。——陈子昂《谏政理书》

    奏事入朝,思睹阙庭,将陈所见。——唐· 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7) 又如:庭争(在朝廷上据理诤谏);庭论(在朝廷中当众评议);庭庙(朝廷);庭议(议事于朝廷);庭辩(在朝廷上辩论);庭问(上朝问国事);庭会(朝见天子)

    (8) 法庭,司法机关审理案件的处所 。

    (9) 如:庭决(公堂判决);民庭;刑庭

    (10) 官署,政府办公的地方 。

    (11) 如:庭参(庭谒。封建时代,下级官员趋步至官厅,按礼谒见长官。文职北面跪拜,长官立受。武职北面跪叩,自宣衔名,长官坐受);庭阁(府署);庭皋(府暑)

    (12) 朝觐,到圣地去进香

    安南负固为逆久不来庭,无所逃于天讨。—— 归有光《书安南事》

    (13) 古代指少数民族所辖区域或所都之处。也泛指边疆地方

    边庭流血如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杜甫《兵车行》

    (14) 中医学名词。指额部中央 。望诊时常作为诊察头、面部疾病的部位,又叫“天庭”。

    (15) 如:庭角(珠庭日角。谓人的天庭圆满。旧时认为是大贵之相)

    (16) 房屋 。

    (17) 如:庭宇(房舍);庭户(门户;门庭);庭帏(妇女居住的内室;父母居住处);庭闱(内舍。多指父母居住处)

    (18) 唐代州名 。故治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市

    形容词

    (1) 父亲、母亲的或与父或与母有关的 。

    (2) 如:庭诰(古代指家训文字);庭趋(承受父教)

    (3) 直的,笔直的

    播厥百谷,既庭且硕。——《诗·小雅·大田》

    (4) 又如:庭右(旧时书信中对人的敬称。谓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其左右的侍从而禀告之)

    英文翻译

    courtyard; spacious hall or yard

    方言集汇

    ◎ 粤语:ti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in2 [沙头角腔] tin2 [梅县腔] tin2 [台湾四县腔] tin2 [客语拼音字汇] tin2 [陆丰腔] tin3 [海陆丰腔] tin2 [宝安腔] tin2 [东莞腔] t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特丁青開平聲開口四等dʰieŋdeng
    [wu]
    部首: 314
    笔画: 7
    五笔: YFQV
    五行:
    仓颉: IMKU
    四角: 00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广,无声。从广( yǎn),与房屋有关。本义:堂下周围的廊屋)

    (2) 同本义

    庑,堂下周屋。——《说文》

    居庑下,为人赁舂。——《后汉书·梁鸿传》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楚辞》

    庑下一生伏案卧。——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泛指房屋

    居大庑之下。——《史记》

    (4) 又如:盖庑(盖屋);计殿(有四坡略呈弯曲的屋面的房子)

    (5) 廊

    庙中空无所有,唯一黑漆棺停庑下。——《夜谭随录》

    (6) 屋檐

    檐,其名有十四…十一曰庑。——李诫《营造法式》

    英文翻译

    corridor, hallway; luxuriant

    方言集汇

    ◎ 粤语:mou4 mou5
    ◎ 潮州话:无污5(巫)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