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细

dǐ xì [ di xi]
繁体 底細
注音 ㄉ一ˇ ㄒ一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底细 dǐxì

(1) 人或事情的根源;内情

the ins and outs (of a matter);exact details

词语解释

  1. 详细情况;内情。

    《西游记》第七四回:“因恐汝等不知底细,吩咐我来着实盘问你哩!”《红楼梦》第八十回:“若问我的膏药,説来话长,其中底细,一言难尽。” 闻一多 《画展》:“反正人家不是傻子,咱们的底细,人家心里早已是电亮了。”

  2. 仔细;细心。

    《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老爷有心叫姑娘听个底细。” 华山 《鸡毛信》:“我不佩服你别的,就佩服你这小小的年纪,办事这么底细,心眼这么多。”

引证解释

⒈ 详细情况;内情。

《西游记》第七四回:“因恐汝等不知底细,吩咐我来着实盘问你哩!”
《红楼梦》第八十回:“若问我的膏药,説来话长,其中底细,一言难尽。”
闻一多《画展》:“反正人家不是傻子,咱们的底细,人家心里早已是电亮了。”

⒉ 仔细;细心。

《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老爷有心叫姑娘听个底细。”
华山《鸡毛信》:“我不佩服你别的,就佩服你这小小的年纪,办事这么底细,心眼这么多。”

底细的国语词典

人或事的根源内情。

底细的网络释义

底细 (杨宗纬演唱歌曲)

  • 《底细》是杨宗纬2011年发行的《原色》专辑中的第一首歌曲。李宗盛填词,李剑青作曲。
  • 底细 (汉语词汇)

  • 指某个人或者某个组织团队所隐藏的真实的不足为外人道的信息。
  • 底细造句

    没有人知道这个神秘女子的底细。
    这个要看情况了,一般来说要看你对那个人的评价指数高不高,如果对方是个很讲信誉的人,贵重的东西也还是可以借的,如果你对对方的印象不是很好或者说还很难摸清对方的底细那么你也可以选择不借。你可以随便撒个慌。
    有朝一日你动了爱情,千万保守秘密,没有弄清楚对方的底细,决不能掏出你的心来。
    最近在许多交际场合中,多了一位挥金如土的神祕客,没人知道他的底细。
    君主在臣民面前要保持自己的神秘感,不能让旁人知道自己的底细。
    他鞋上露出马脚的泥土漏了他从何处来的底细。
    他雄鸡断尾十年之久,重出江湖,又改名换姓,大家都不知道他的底细。
    经理明察秋毫,即使我不说事情的原因,他也知道底细。
    和之前文献相比,著色型的基底细胞癌切除的范围较小时,即可切除乾净。
    看着这个年轻人,卡提拉的眼中流露出赞许之色,不过,他可不会轻易将自己最宠爱的小女儿交给一个尚不知底细的人。
    但是,哪想到太上竟然请来了接引,也就是如今的阿弥陀,还有那连他都不知底细的斗篷人。
    林善仪听了肖扬发问,嘴角轻俏的一弯,给了肖扬一个美丽的白眼,没好气的回答道既然让你到我公司来,当然要先查清楚你的底细。
    还有知情者告诉本刊记者,现在有的国企的公务宴请安排在公司下属餐饮企业,内部结账,不用开发票,外人很难摸清底细。
    汉使先后来了好几拨,都没看出底细,一致回报说匈奴十分衰疲,不堪一击,建议大胆进军,长驱直入。
    他们每事必问,总喜欢追根寻底,凡在人类理性能到达的地方遇到的任何现象,都要打听到底,非弄清底细才肯罢休。
    那人是来探摸屠龙神刀门底细的,势力战中表现如何,等级提升如何,结识了多少朋友,得罪了多少敌人,这些都是他要掌握的。
    小公子,却也豪爽鲁莽的很,竟敢随便邀我一个不知底细之人,进的舱内,却不加防范,可见公子乃是正人君子,孩童心态,阅历甚少,需知江湖险恶啊!
    如果别人看不出你的虚伪,你就不虚伪了成功定律:当有人到处议论你不如他的时候,那你就一定在某些方面比他更成功组织定律:每个组织中都会有人清楚地知道该组织的底细,这个人应当被开除建设与破坏定律:交一个朋友,需要千言万语;和一个朋友断交,只需要三言两语。
    舜本来出生贫寒,他的父亲是个盲乐师,知子莫如父,瞎眼的老音乐家对自己儿子的底细知道得一清二楚,几次想杀了他,可都被舜逃脱了。
    我不会为了一个不知底细的姑娘把小命给搭进去,光那张阴森的照片,我就快崩溃了,我可不是胖子那种要钱不要命的主。

    汉字详情

    dǐ,de [di,de]
    部首: 314
    笔画: 8
    五笔: YQA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HPM
    四角: 00242

    详细解释

    de

    (1) “底”在五四时期至三十年代用于领属关系,现已不用

    (2)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广( yǎn),氐( )声。本义:止住;停滞)

    (2) 同本义

    底,止居也。——《说文》

    勿使有壅蔽湫底。——《左传·昭公元年》

    (3) 又

    底禄以德。

    有所底止。——《左传·宣公三年》

    盟以底信。——《左传·昭公十三年》

    戾久将底。——《国语·晋语》

    (4) 又如:底止(结局);底着(停滞;滞留);底遏(遏止);底滞(滞留)

    (5) 隐藏 。如:底伏(隐伏)

    (6) 达到 。如:底定(稳定,平定);底豫(由不悦变成欢乐);底平(底定);底成(取得成功)

    (7) 引致 。如:底力(致力;尽力);底服(致使臣服)

    (8) 磨砺 。如:底厉(砥砺。指磨石);底兵(磨砺兵器)

    名词

    (1) 最下面,底端

    底,一曰下也。——《说文》

    实惟无底之谷。——《列子·汤问》

    则言黄泉之底。——《淮南子·脩务》

    清澈见底。——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全石以为底。——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2) 如:鞋底;箱底;桶底。引申为下层,下面。如:底下人(仆役);底土层;底冰

    (3) 底子;基础 。如:底簟(根基,基础);底下书(指学有根底的著作)

    (4) 草图、草案、草稿、预备性或试验性的略图或文本 。如:底样

    (5) 底细;内情 。又如:底里(内幕,内情;详细);底脚(底细;住址);底脚里人儿(内线人物)

    (6) 引申为尽头;末尾 。如:年底;月底;底极(终点;终极)

    (7) 几何图形的基线或基面 。如:圆锥的底

    (8) 文物,史料,以永久性形式保存下来的证据、知识或资料 。如:留个底儿

    (9) 构成观察或体验事物的背景的那些自然、物理或物质条件 。如:白底红花

    代词

    (1) 疑问代词。何,什么

    底处飞双燕,衔泥上药栏。——宋范成大《双燕》

    (2) 又如:底作(何为,干什么);底事(何事);底物(何物);底处(何处);底许(几许,多少)

    (3) 指示代词。此,这 。如:底事(此事)

    副词

    (1) 尽;极 。如:底发(尽量发出);底烦(愁闷之至)

    (2) 的确;确实 。如:底确(定准)

    (3) 另见 de

    英文翻译

    bottom, underneath, underside

    方言集汇

    ◎ 粤语:dai2
    ◎ 客家话:[陆丰腔] dai3 [客英字典] dai3 gi3 te3 [台湾四县腔] dai3 di3 [梅县腔] dai3 [东莞腔] dai3 [客语拼音字汇] dai3 di1 [宝安腔] dai3 [沙头角腔] dai3 [海陆丰腔] dai3 di3
    ◎ 潮州话:doi2 di2(tói tí) di1(t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一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都禮齊開上聲開口四等tieitex/tej
    [xi]
    部首: 332
    笔画: 8
    五笔: XLG
    五行:
    吉凶:
    仓颉: VMW
    四角: 261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系( ),囟( xìn)声。系,细丝。本义:细小)

    (2) 同本义。和“大”相对

    细,微也。——《说文》。按,细者,细之微也。

    细,小也。——《广雅》

    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礼记·檀弓》

    细钧有钟无镈。——《国语·周语》

    此吾所谓君子明细而不明大也。——《墨子·天志中》

    不积细流。——《荀子·劝学》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斜风细雨。——唐· 张志和《渔歌子》

    不知其细。——清· 刘开《问说》

    (3) 又如:细崽(细作;西崽);细人(细作;姬妾);细探人(多指军队中的探子);细士(小人)

    (4) 纤细。和“粗”相对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墨子·兼爱中》

    细笔钩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细若蚊足。——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如:细腰(细要。纤细的腰身);细娘家(指容貌美好的少女);细袅袅(细而柔软的样子);细毛(纤细的毛)

    (6) 精致,细密

    还是那年我和你拌嘴的那日起,叫上来做细活的。——《红楼梦》

    (7) 又如:细欺雀舌(指上乘的茶叶);细针密线(喻周密,周到);细攒(密密聚集;精细镶嵌);细果(精美点心)

    (8) 琐碎 。如:细政(繁复的征税);细务(琐碎而无关紧要的小事)

    (9) 仔细,详细

    细瞻景状。——《聊斋志异·促织》

    细疏其能

    大妈原是谢家的使唤丫头,至于怎么嫁给大伯的,却不知细情。—— 魏巍《东方》

    (10) 又如:细罄(详细地说尽);细事(详情;底细)

    (11) 细音,尖细的声音 。如:细音(声韵学名词。凡是有、介音或主要元音为,的韵母,称为“细音”)

    (12) 地位低微

    遂欲满求,不顾细民,非存之道。——《晏子春秋》

    (13) 又如:细夫(小民);细民(平民);细婢(小婢)

    (14) 年幼 。如:细人(青年侍女);细娃(方言。小孩);细佬(方言。小孩);细儿(幼子)

    (15) 柔嫩 。如:细皮嫩肉(形容人长得娇嫩);细柳(初生的嫩柳条)

    (16) 细微,轻微

    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

    名词

    (1) 微小的丝 。如:细丝(带有丝纹的白银)

    (2) 旧称行为不高尚或地位低下的人

    臣主未宁于上,黔细未辑于下。——郭璞《省刑疏》

    (3) 指轻微的罪过

    狃于奸宄,败常乱俗,三细不宥。——《书·君陈》

    (4) 又如:细行(小过;微服出行)

    英文翻译

    fine, tiny; slender, thin

    方言集汇

    ◎ 粤语:sai3
    ◎ 潮州话:so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