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诺

yìng nuò [ying nuo]
繁体 應諾
注音 一ㄥˋ ㄋㄨㄛ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应诺 yìngnuò

(1) 答应;应承;承诺

慨然应诺
promise;undertake;agree

词语解释

  1. 古代男子之礼,口出“喏”声以示敬顺。多用以对尊长。

    《三国志·吴志·顾雍传》“至德忠贤,辅国以礼”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 悌 每得父书,常洒扫,整衣服,更设几筵,舒书其上,跪拜读之,每句应诺,毕,復再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见 红娘 通报,有人唤门……夫人与 鶯 教召,须臾入。僕使阶前忙应喏,骨子气喘不迭,满面征尘。”《武王伐纣平话》卷下:“ 高毁 、 祁宏 復归营内,来见 太公 应喏谢罪。”

  2. 答应;承诺。

    《三国演义》第三八回:“ 玄德 曰:‘汝若同去,不可失礼。’ 飞 应诺。”《儒林外史》第一回:“母亲替他理理衣服,口里説道:‘你在此须要小心,休惹人説不是,早出晚归,免我悬望。’ 王冕 应诺。”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男子之礼,口出“喏”声以示敬顺。多用以对尊长。

《三国志·吴志·顾雍传》“至德忠贤,辅国以礼” 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悌每得父书,常洒扫,整衣服,更设几筵,舒书其上,跪拜读之,每句应诺,毕,復再拜。”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见红娘通报,有人唤门……夫人与鶯教召,须臾入。僕使阶前忙应喏,骨子气喘不迭,满面征尘。”
《武王伐纣平话》卷下:“高毁、祁宏復归营内,来见太公应喏谢罪。”

⒉ 答应;承诺。

《三国演义》第三八回:“玄德曰:‘汝若同去,不可失礼。’ 飞应诺。”
《儒林外史》第一回:“母亲替他理理衣服,口里説道:‘你在此须要小心,休惹人説不是,早出晚归,免我悬望。’ 王冕应诺。”

应诺的国语词典

答应、允诺。

应诺的网络释义

应诺

  • 应诺,是汉语词汇,
  • 拼音:yìng nuò
  • 释义:答应;应承;承诺。
  • 应诺造句

    王书林想打一口机井抽地下水灌溉,又苦于没有资金,吴天祥慨然应诺帮忙。
    现代生活已提出了反思和批判唯技术肌理观的要求,而现代艺术的实践已在应诺言它的要求,现代陶艺便是应现代审美要求揭竿而起的艺术实践。
    三个人连忙应诺,逃出了山口义田的口水攻击范围。
    徐岳想借路遥的大名为刊物打开一条生路,路遥慨然应诺。
    两个月前,因另一套丛书的出版事宜,我与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北京人文中心主任张明先生相识,说到此书的遭际,张明先生慨然应诺,让我把书稿先给他看看。
    应诺德为互联网广告、移动广告和社交网络提供创新的技术。
    不经意中被机灵的老板听见,连忙施礼求字,左见柳情怀恳切,欣然应诺,当即挥毫写下“枵腹而来,君休问价;从心所欲,我亦垂涎”的楹联相赠。
    统兵官唯唯应诺,挑了三百健壮兵士,入城将鸿宾楼围得水泄不透。
    金古梁应诺一声,踏浪而行,如履平地,咄嗟之间,便来到了钓鱼岛上。
    玛维应诺,于是玛法里奥称这支部队为守望者,并要求他们保证伊芮丹永远不能从地烙中脱逃。
    “奴婢知道该如何做了。”书雪应诺着下去。
    那个年轻人点头应诺,然后又埋头写起分类帐。
    她抬起头,疑三惑四地问,值得编吗?我们陈述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她觉得我们言之有理,便应诺地点点头。
    女服务员轻声轻气地应诺着各位。
    沙悟净轰然应诺,使出天罡变化,变成雨师法身,一个乌髯怪物,体高百丈,蓬头跣足,指甲长如利爪,遍身黄毛覆盖,手持梭罗宝杖,带领二百妖兵向琅琊断壁杀去。
    潘鹤深为华侨华人孝心所动,慨然应诺,签下合同。
    他们便命丁宝桢等待机会杀掉安得海,丁慨然应诺便回去了。
    在此基础上,高新区管委会又慨然应诺既然是共同创办的期刊举办文学盛事,高新区愿意对会务提供全力支持。
    完颜萍应诺遵依,将盘缠行李打好,背在身上,跟着李逍遥穿越甬道,直至墓碑旁边的断龙石前。
    玛维应诺,于是玛法里奥称这支部队为“看守者”,并要求她们保证伊利丹永远不能从地牢中脱逃。

    汉字详情

    yīng,yìng [ying]
    部首: 314
    笔画: 7
    五笔: YI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FM
    四角: 00219

    详细解释

    yīng

    动词

    (1) 应当,应该

    应,当也。——《说文》

    应,当也。——《尔雅》

    文王既勤止,我应受之。——《诗·周颂·赉》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应是良晨好景虚设。——宋· 柳永《雨霖铃》

    凡所应有。——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应得之资。

    不应重罚。——清· 方苞《狱中杂记》

    法应立决。

    (2) 又如:应然(应该如此);应伯爵(白吃白喝。“应白嚼”之谐音);应合(应当;该当);应是(应当是)

    (3) 答应,允许

    桓侯不应。——《韩非子·喻老》

    (4) 又如:应候(应承);应诺(答应;应承);应许(答应;允许);应准(答应;说定);应允(答应,允许);提出的条件他都应了;是我应下来的任务

    (5) 认为是;是 。如:应真(方是真话);应缘(大概是)

    名词

    (1) 所有;全部

    应退出地皆拨还本主;应水占地皆以官地对还。——宋· 苏辙《再论京西水柜状》

    (2) 又如:应干(一切有关的)

    (3) 古国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

    (4) 姓。如:应阮(汉末建安时文人应玚、阮瑀的并称);应叟(三国魏的应璩);应陈(应玚和陈琳的并称)

    (5) 另见 yìng

    yìng

    动词

    (1) 应和,响应

    龟往离散以应我。——《国语·晋语》

    齐王不应。——《战国策·齐策》

    宋王无以应。——《吕氏春秋·顺说》

    桓侯不应。——《韩非子·喻老》

    河曲智叟无以应。——《列子·汤问》

    佣者笑而应。——《史记·陈涉世家》

    宜多应者。——《史记·陈涉世家》

    杀之以应陈涉。

    云集响应。——汉· 贾谊《过秦论》

    应者近万人。——《资治通鉴·唐纪》

    金色而玉应。——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一呼百应;里应外合;应口(还嘴;对答);应昂(答应);应嘴(答话,回嘴);应响(回声);应机赴节(依照节拍敲击演奏);应合(应和配合;应和);应佛僧(应召到有关人家去做佛事的和尚);应令(响应诏令)

    (3) 受;接受

    迫切不得已,乃应命至都。——《南史·虞荔传》

    (4) 又如:应事(承担事务);应役(受征召服劳役);应供(接受奉养);应约(接受约请)

    (5) 符合;适应;顺应

    六合正相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又如:得心应手;应天顺人(适应天命,顺从人心);应化(顺应变化)

    (7) 应付;对付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庄子·齐物论》

    (8) 又如:应接不暇;应急屎坑(喻指紧急时刻可以应用的对象);应故事(按照老规矩,敷衍塞责);应难(应付危难)

    (9) 感应;应验

    令兄托梦,莫非应在此人身上。——《说唐》

    (10) 又如:应兆(应验的征兆);应劫(应验劫运);应符(应验符命);应瑞(应验祥瑞)

    (11) 对敌方回击、迎击

    齐威王使 章子将而应之。——《战国策·齐策一》

    今以三万之众而应强国之兵。——《战国策·赵策三》

    卢沟桥的烽火一起,我们挺身迎战。——闻一多《愈战愈强》

    (12) 又如:应敌(迎击来敌)

    (13) 支付;供给 。如:应门(当家;支撑门户);应副(应付。供给;支应)

    (14) 许配

    以我应他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5) 另见 yīng

    英文翻译

    should, ought to, must

    方言集汇

    ◎ 粤语:jing1 jing3
    ◎ 潮州话:êng1(eng) êng3(èng)

    宋本广韵

    nuò [nuo]
    部首: 226
    笔画: 10
    五笔: YAD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IVTKR
    四角: 34764

    详细解释

    副词

    (1) (形声。从言,若声。本义:表示)

    (2) 同本义(一般用于上对下、尊对卑或平辈之间,卑对尊用“谨诺” )

    诺,应也。——《说文》。按,应词也。缓应曰诺,疾应曰唯。

    莫敢不诺。——《诗·鲁颂·閟宫》

    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战国策·赵策四》

    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

    (3) 又如:诺诺(连声应诺);诺唯(应诺);诺许(许诺;应允)

    (4) 古时批字于公文之尾,表示许可叫“诺”,犹今签字

    是谁画诺谁传诏,一纸明贻万国羞!——清· 黄遵宪《述闻》

    英文翻译

    promise; assent, approve

    方言集汇

    ◎ 粤语:nok6

    宋本广韵

    应诺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