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衔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旧指在公文上依次具列职衔、姓名。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林·翰林权重》:“又命翰林、编修、检讨……等官考驳诸司奏启以闻,如平允,则序衔曰翰林院兼平驳诸司文章事某官某,列名书之以进。”
引证解释
⒈ 旧指在公文上依次具列职衔、姓名。
引明沉德符《野获编·词林·翰林权重》:“又命翰林、编修、检讨……等官考驳诸司奏启以闻,如平允,则序衔曰翰林院兼平驳诸司文章事某官某,列名书之以进。”
序衔的网络释义
序衔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广,予声。从广(
),与房屋有关。本义:东西墙)(2) 堂屋的东西墙
序,东西墙也。——《说文》
西序东向。——《书·顾命》
奠爵于序端。——《仪礼·乡饮酒礼》
直东序。——《仪礼·士冠礼》
宾升,立于序内,东方。——《仪礼·燕礼》
皆馔于西序下。——《仪礼·士丧礼》
东西墙谓之序。——《尔雅》
若陈衣于序东。——《礼记·丧大记》
(3) 正屋两侧东西厢房
西厢踟蹰以闲宴,东序重深而奥秘。——《文选》
(4) 古代学校的别名
春秋以礼会民,而射于州序。——《周礼》。郑玄注:“序,州党之学也。”
殷曰序, 周曰庠。——《孟子·滕文公上》
(5) 又如:序室(古代幼童读书处)
(6) 次第,次序
言有序。——《易·艮》
与四时合其序。——《易·文言》
内官序当其夜。——《左传·宣公十二年》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楚辞·离骚》
长幼有序。——《荀子·君子》
雁行有序。——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7) 又如:工序;次序;岁序;词序;语序;序秩(官序);序成(第等,次序)
(8) 特指官吏等级系列中的位次
卿大夫以序守之。——《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9) 教育
神理共契,政序相参。——《文心雕龙》
(10) 季节
回忆海棠结社,序属清秋。——《红楼梦》
(11) 序言
序以建言,首引情本。——《文心雕龙》
丐序于予。——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2) 又
予为斯序。
(13) 又如:序跋;序引(序和引);代序;自序;序文
(14) 功业
继序思不忘。——《诗·周颂·闵予小子》
(15) 头绪
楚王梦亦有其序。——《汉书》
动词
(1) 依次序排列
序宾以贤。——《诗·大雅·行革》。毛传:“言宾客次第皆贤。”
序八州而朝同列。(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原居雍州,六国分居八州。)——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如:序齿排班(序齿);序位(安排位次);序立(按品级站立)
(3) 叙述,叙说
彼此序了几句闲话。——《老残游记》
(4) 又如:序齿录(记载有关个人家事生平姻亲及其他情况的册籍)
(5) 引出
病身属恨管,暮景序悉端。——《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四时闺怨·秋》
(6) 草拟
县里正在序稿。——《老残游记》
又如:序稿(草拟文稿)
(7) 给……作序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8) 按功升官
崇德序功。——《三国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5 [宝安腔] si5 [梅县腔] si5 [台湾四县腔] si5 [陆丰腔] cih5 [东莞腔] si5 [客语拼音字汇] xi4 [海陆丰腔] s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敘 | 徐吕 | 邪 | 魚 | 上聲 | 語 | 開口三等 | 遇 | 魚 | zĭo | zsiox/szivv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口含
蟾蜍衔之。——《后汉书·张衡传》
(2) 又如:燕子衔泥;衔环相报(衔环);衔刀(口中叼刀);衔土(口含泥土);衔口垫背(古代一种殓葬习俗:给死人口含珠、玉或米。死尸褥下放钱)
(3) 怀藏
衔之次骨。——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4) 如:衔恩(感恩);衔悔(怀有悔恨之心);衔匿(深藏在心里);衔恤(心怀忧伤);衔哀(心怀哀痛)
(5) 奉接,接受
贾昌衔保家活命之恩,无从报效。——《醒世恒言》
(6) 又如:衔命(奉行命令)
(7) 把两物互相接起来或缚住
且把粮车首尾衔,权做寨栅。——《水浒全传》
(8) 包含,蕴含
衔远山。——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