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殃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福庆与祸殃。语本《易·坤》:“积善之家,必有餘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清 吴定 《重建古紫阳书院记》:“自古天下治乱兴亡之几,家之庆殃,身之祸极,皆肇於心之存亡。”
引证解释
⒈ 福庆与祸殃。
引语本《易·坤》:“积善之家,必有餘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清吴定《重建古紫阳书院记》:“自古天下治乱兴亡之几,家之庆殃,身之祸极,皆肇於心之存亡。”
庆殃的网络释义
庆殃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个“文”字,中间有个心,表示心情诚恳;右边是一张鹿皮。合起来表示带着鹿皮,真诚地对人庆贺。小篆字形上面是鹿字省略一部分;中间是“心”字,表心意;下边是“攵”(
脚),表示“往”。意思跟甲骨文相同。本义:祝贺;庆贺)(2) 同本义
庆,行贺人也。…吉礼以鹿皮为挚,故从鹿省。——《说文》。段注:“谓心所喜而行也。”
庆,贺也。——《广雅·释言》
庆子家驹。——《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
故庆其喜。——《国语·鲁语》
是以有庆矣。——《诗·小雅·裳者华》
蜀遣卫尉 陈震庆 权践位。——《三国志·吴主传》
苏秦见 齐王,再拜,俯而庆,仰而吊。——《史记·苏秦列传》
(3) 又如:庆忭(欢庆鼓掌);庆寿(祝贺生日);庆问(庆贺问候);庆官酒(庆祝升官的酒宴);庆成宴(庆贺祭祀典礼圆满成功的宴会);庆松(庆贺)
(4) 赏赐
农夫之庆。——《诗·小雅·甫田》
(5) 又如:庆赏(行赏奖励)
名词
(1) 喜;福庆,吉庆
孝孙有庆。——《诗·小雅·楚茨》
一人有庆,兆民赖之。——《书·吕刑》
(2) 又如:寿庆;校庆;国庆;庆色(喜色);庆会(喜庆宴会);庆门(福庆之家);庆殃(福庆与祸殃)
(3) 福泽。有幸的事
有庆未尝不怡。——《国语·周语》。注:“福也。”
(4) 如:余庆;庆云(庆烟。祥瑞的云气);庆霄(吉祥的云气);庆灵(景云与灵芝);庆绪(福善的事业);庆延(福泽绵延);庆祉(福泽);庆室(吉宅)
(5) 通“卿”。卿士,大臣掌事者
作率庆士,躬恤卫国。——《礼记·祭统》
(6)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歺(
),央声。歺,剔肉后残剩的骨头。多与死亡、灾祸有关。本义:祸害,灾难) 同本义殃,咎也。——《说文》
殃,败也。——《广雅》
殃,禍也。——《释言》
众以为殃。——《礼记·礼运》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坤》
伍子逢殃兮。——《楚辞·屈原·涉江》
(2) 又如:殃煞(骂人话。祸害;灾星祸祟);殃榜(丧亡榜书);殃人货(骂人话。给人带来灾祸的东西);殃咎(灾祸);殃毒(祸害);殃祸(灾祸);殃孽(奸邪);遭殃;灾殃
动词
(1) 使受祸害败坏;为害
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孟子·告子下》
吾主以不贿闻于诸侯,今以梗阳之贿殃之,不可。——《国语》
(2) 又如:殃流妻女(灾祸波及妻子女儿身上);殃及(连累;请求);殃及池鱼(比喻无端受祸);殃民(使百姓受祸害)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yong1 [台湾四县腔] jong1 [东莞腔] jong1 [宝安腔] jong1 [梅县腔] jong1 [海陆丰腔] rong1 [客英字典] jong1 [陆丰腔] jong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央 | 於良 | 影 | 陽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三等 | 宕 | 陽 | ʔĭaŋ | qiang/i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