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圆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 平圜 ”。即圆。因其为平面形,故称。
南朝 宋 鲍照 《冬日》诗:“天窥苟平圆,寧得己偏媚。” 宋 曾巩 《丹霞洞》诗:“忽惊阴崖势回合,中抱幽谷何平圜。”
正圆。对椭圆而言。
《清史稿·时宪志一》:“其一谓日月五星之本天非平圆,皆为椭圆,两端径长,两腰径短。”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平圜”。即圆。因其为平面形,故称。
引南朝宋鲍照《冬日》诗:“天窥苟平圆,寧得己偏媚。”
宋曾巩《丹霞洞》诗:“忽惊阴崖势回合,中抱幽谷何平圜。”
⒉ 正圆。对椭圆而言。
引《清史稿·时宪志一》:“其一谓日月五星之本天非平圆,皆为椭圆,两端径长,两腰径短。”
平圆的网络释义
平圆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2) 同本义
平,语平舒也。——《说文》
终和且平。——《诗·小雅·伐木》
神气乃平。——《素问·调经论》
(3) 又如:平典(和平典雅);平度(平和的法度);平气(平和之气);平远(谓性情平和,胸襟远大);平愉(平和愉悦);平睦(犹平和)
(4) 平坦,没有高低凹凸
土治曰平,水治曰清。——《诗·小雅·黍苗》传
平,正也。——《广韵》
地爱其平。——《淮南子·本经》。注:“平,正也。”
将以教民平好恶。——《吕氏春秋·适音》。注:“平,正也。”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5) 又如:平楚(平野;又谓从高处远望,丛林树梢齐平);平展展(形容平整舒展);平基(船上平放的垫板);平蔚(平展繁盛);平川旷野(广阔的平原田野);平碧(一片平展的绿色);平川地(平原旷地);平壤(平地);平畴(平坦的田地);平阳(平坦宽敞);平康(平坦广大);平阡(田间的平坦小路);平罔(指山脊平坦处);平莽(谓平坦广阔的草原);平盈(平坦);平圃(平坦的园圃)
(6) 平安;太平
平人者,不病也。——《素问·平人气象论》
(7) 又如:清平(升平。太平);平裕(平安充裕);平不答的(平平和和的,没有波折);平靖(稳定平静);平吉(太平安吉);平善(平安,安康);平顺(平安顺遂;平稳顺畅)
(8) 均平;齐一
水面初平云脚低。——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 又如:平夜(犹半夜);平春(仲春);平火(亦作“平伙”。谓平均分摊);平颁(谓平均分发);平繇(平均使用力役);平概(使平齐划一);平富(均平薄敛)
(10) 均等
从上观之适与地平。——宋· 沈括《梦溪笔谈》
云行雨施,天下平也。——《易·乾》
(11) 又如:平肩(地位平等);平牒(古代职衔相等的方镇平等的互通文牒);平揖(本谓双方地位相等,各拱手而不拜);平状(犹言对等之礼);平出平入(地位平等,可以随意出入)
(12) 平允,公正
昊天不平。——《诗·小雅·节南山》
法平则吏无奸。——《商君书·靳令》
既和且平。——《诗·商颂·那》
(13) 又如:持平(公正,公平);不平(不公平;不公平的事);平明(公平明察;天刚亮的时候);平粜(平价出售);平扑扑(形容很平常);平情(冷静;公平);平虚(虚心平允);平格(公正至善);平干(公正干练);平狱(公正判案);平肃(公正严肃)
(14) 普通 。如:平平(普通;平常);平岁(普通丰收之年);平人(平民);平白(平时,平常);平平泛泛(平常,一般);平昔(往常);平头百姓(平民百姓);平等之人(平常人);平剑(普通剑器);平步(平常之举步)
(15) 正,当 。如:平午(正午,中午);平昼(正午;白天)
动词
(1) 平地,平整土地
原隰既平。——《诗·小雅·黍苗》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列子·汤问》
(2) 又如:平了三亩地;平济(治理);平塞(填平)
(3) 平定;平息
丧乱既平。——《诗·小雅·常棣》
今北土未平,马超、 韩遂尚在 关西,为 操后患。——《资治通鉴》
平夷狄之乱。——《淮南子·泛论》
以佐王平邦国。——《周礼·大司马》
(4) 又如:扫平(扫荡平定);讨平(讨伐平定);平忽(平息;平静);平一(平定统一);平收(平定,收捕);平除(平定而根除之);平涤(平定荡涤);平荡(扫荡平定);平灭(用武装镇压消灭);平讨(讨伐平定)
(5) 通“评”。评论
大事当共平议。——《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平《公羊》、《谷梁》同异。——《汉书·瑕丘江公传》
事成,以传示天下,与海内平之。——《汉书·王莽传上》
(6) 又如:平章(评议;商量);平章政事(丞相);平说(陈说评论);平画(评议谋划);平道(犹评议,评说);平注(评注。评论注解);平脏(平定赃物的价值);平铨(比较评量);平论(评论)
(7) 宽恕 。如:平宥(宽宥;宽恕);平恕(持平宽仁)
(8) 平复,康复 。如:平愈(平复痊愈);平服(痊愈,复原;用武力平靖);平复(痊愈;康复);平复如旧(恢复健康)
(9) 媾和;和好
平戎于王。——《左传·僖公十二年》。注:“和也。”
平陈与 宋。——《诗·邶风·击鼓》
(10) 又如:平戎(原谓与戎人媾和。后指对外族采取和解政策,或平定外族)
(11) 互无胜负 。如:这场足球最后平了
名词
(1) 平野;平处;亦指平面 。如:水平;平巷(在矿床或岩层里挖成的水平的地下巷道);平陵(平地和丘陵);平洋地(平地);平陂(平地与倾斜不平之地)
(2) 汉语声调之一 。如:平字(平声的字,对仄字而言);平侧(平仄)。见“四声”
(3) 标准
以法为平。——叶适《故大理正知袁州罗公墓志铭》
副词
(1) 无缘无故地 。如:平白(无缘无故);平空里(平白无故);平空(凭空;突然;无缘无故)
(2) 全部地 。如:平吞(全吞;一口吞没)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piang2 pin2 [海陆丰腔] pin2 piang2 pe2 [客语拼音字汇] piang2 pin2 [陆丰腔] pin3 piang3 [客英字典] pin2 [东莞腔] pin2 piang2 [沙头角腔] pin2 piang2 [台湾四县腔] pin2 piang2 pe2 [宝安腔] pin2 | piang2
◎ 潮州话:pêng5(phêng), pên5(phê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便 | 房連 | 並 | 仙A開 | 平聲 | 先 | 開口三等 | 山 | 仙A | bʰĭɛn | bjen/bien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囗(
),员声。本义:圆形)(2) 同本义
圆,圜全也。——《说文》
圆而神。——《易·系辞》
天道曰圆,地道曰方。——《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中吾规者谓之圆。——《墨子·天志》
水圆折者有珠。——《淮南子·地形》
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墨子·法仪》
方圆两炮台。——《广东军务记》
(3) 又如:圆丢丢(圆溜溜);圆浑(浑圆);圆领(明朝官员的常礼服。其胸前背后加有不同图案的补子以区别官阶的,叫补服);滚圆(极圆)
(4) 圆通;灵活
如今到外头去作官,自然非家居可比,总得学些圆通。——《儿女英雄传》
(5) 又如:圆便(变通的办法);圆媚(处世圆滑,善于逢迎);圆活(圆滑。指处世变通灵活;周全)
(6) 圆满;完整
蓍之德,圆而神。——《易·系辞上》
(7) 又如:圆图(录取名单;古时县考时用以公布考生中考的榜牌);圆成(佛教语。成就圆满;圆满成功);圆妙(佛教语。圆满融通);圆明(佛教语。彻底领悟)
(8) 丰满;周全
其粟圆而薄糠。——《吕氏春秋·审时》
(9) 又如:圆湛(饱满的样子);圆匀(丰满匀称)
(10) 婉转;圆润
深圆似轻簧。——白居易《题周家歌者》
(11) 又如:圆丽(圆润秀丽)
名词
(1) 圆周
右手画圆,左手画方。——《韩非子》
(2) 月亮 。如:圆缺(指月亮的盈亏);圆月(中秋节晚上围坐赏月;或指中秋祭月);圆蟾(圆影,圆魄,圆景,圆舒,圆光。都指月亮)
(3) 指天
载圆履方。——《淮南子》
(4) 又如:圆天(古人认为无呈圆形,故称“圆天”);圆方(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因此“圆方”代称天地);圆空(天空,天);圆象(天象);圆盖(圆宰,圆苍,圆精,圆灵。都指天)
(5) 丸,圆而小的东西
炒肉片,煎肉圆,闷青鱼。——《儒林外史》
(6) 圆形的货币。也作“元” 。如:银圆(元)
(7) 姓
动词
(1) 使圆满,成全
你只依着师傅这话,就算给师傅圆上这个脸了。——《儿女英雄传》
(2) 又如:圆备(完成);圆就(成全;圆满);圆亲(娶亲,成亲);圆谎(掩盖弥补谎话中的漏洞);自圆其说
(3) 旋转
(王述)但性急为累,尝食鸡子,以筋刺之,不得,便大怒掷地,鸡子团转不止。——《晋书》
(4) 又如:圆旋(回旋);圆转(旋转);圆折(水流旋转曲折)
(5) 团圆,散而重聚
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清· 林觉民《与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