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操纵

mù hòu cāo zòng [ mu hou cao zong]
注音 ㄇㄨˋ ㄏㄡˋ ㄘㄠ ㄗㄨㄥ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幕后操纵 mùhòu cāozòng

(1) 暗地里控制

懂得如何搞幕后操纵和策划阴谋
wire-pull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姜树茂《渔岛怒潮》第15章:“尤其共产党通常都在幕后操纵,如果刘三嫂真是共产党分子,怕是早跟着转移走了。”

成语用法

幕后操纵作谓语、宾语;指暗中控制。

幕后操纵的网络释义

幕后操纵

  • 《幕后操纵》是侬本有情创作的网络小说,发表于起点网。
  • 幕后操纵的翻译

    日语: 陰(かげ)であやつる
    俄语: вести закулисную игру

    幕后操纵造句

    格林先生知道怎样从事幕后操纵。
    警察很快就要找到银行抢劫案的幕后操纵者了。
    据称,章子怡刚出道时郑奎飞就在幕后操纵帮她策划炒作知名度,如今可能是章子怡得罪了郑奎飞,郑奎飞才如此“黑”她。
    一个反叛的爱尔兰共和组织,即通常所说的皇家爱尔兰共和军,声称其于周六幕后操纵了对北爱尔兰的一个军事基地的一次袭击,袭击中两名英国士兵被射杀。
    那些罪恶昭彰的大汉奸虽被处置了,但其幕后操纵者却仍然逍遥法外,依旧作威作福,欺压人民。
    人神魔三界的一场浩劫竟源于一个邪恶的欲念,孰正孰邪,幕后操纵者为一已之私宁负天下,怎料聪明反被聪明误,机关算尽,最终落得身败名裂。
    然而,社运人士早就指出,被法律当成罪犯的性工作者,大多是被迫入行,法律理应将注意力集中在惩罚那些幕后操纵买卖的人。
    两个人都是真正的幕后操纵者,他们已习惯于用其影响进行幕后操纵。
    不是,而是其中的幕后操纵者。我叔叔杰克刚过来。
    由于数据的统计方法保密,统计人员令这一问题更加复杂,因为很多人因此怀疑是否存在幕后操纵的现象。
    他是这件事的幕后操纵者。
    这里所谓“借慕容部之力”一说,给人的感觉似乎慕容氏只是前台的表演者,而拓跋氏才是幕后操纵者。
    岳澜听到他们的谈话脸上微笑,郭嘉做事还真是兵贵神速,至于韩馥派人之事他并担心,有郭嘉在幕后操纵再加上幽州兵马,拿下了就别想再收回。
    这是一种山回路转、景物瞬息万变的郊游。偶然是这种交谈的幕后操纵者。
    但是批评人士说媒体普遍都实行了审查制度,中国官员迁就幕后操纵行为。
    搜寻这些罪恶行径的幕后操纵者的工作正在展开。
    我已经在幕后操纵着一切,我希望你们都看到这个强势的崩溃。

    汉字详情

    [mu]
    部首: 318
    笔画: 13
    五笔: AJD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TAKB
    四角: 44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莫声。本义:覆布,帐篷的顶布)

    (2) 同本义

    幕,帷在上曰幕。——《说文》

    舞于鲁君之幕下。——《谷梁传·定公十年》

    楚幕有乌。——《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举袂成幕。(袂:mèi:袖子)——《战国策·齐策一》

    (3) 又如:幕幕(覆布周密的样子);幕燕(筑巢于幕上的燕子);幕下(帐幕之下;幕府中)

    (4) 帐幕;篷帐

    风动将军幕。——杜甫《西山》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杜甫《后出塞》

    (5) 又如:幕庭(营帐前的空地);幕帷(帐幕);幕席(帐幕和座席;幕宾的职位);幕竿(张帐幕用的长竿)

    (6) 垂挂的帘幕

    文窗绣户盘绮幕。——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三》

    (7) 又指舞台上的幕布。如:大幕;边幕;幕屋(用帷幕临时围成的房屋)

    (8) 移动的微粒等形成的遮蔽 。如:烟幕;弹幕

    (9) 戏剧或歌剧中按剧情划分的段落之一 。如:三幕六场

    (10) “幕府”的简称。古代将帅或地方军政长官的府署 。如:幕下(幕府中);幕位(办公处所);幕职(幕府中的职位)

    (11) 幕府聘用的僚属 。如:幕士(幕客);幕吏(泛指属吏);幕官(幕僚);幕胥(泛指掌文书的官员);幕游(离乡当幕友)

    (12) 一段情景 。如:生活的一幕

    (13) 团体正式的或准备性质的会议 。如:开幕;闭幕

    (14) 假借为“漠”。沙漠

    常以为汉兵不能度幕轻留。——《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比年遣大将军卫青、 霍去病攻 祁连绝大幕。——《汉书·五行志中之下》

    (15) 姓

    动词

    覆盖

    雪幕其顶。——《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

    英文翻译

    curtain, screen, tent

    方言集汇

    ◎ 粤语:mok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ok7 [海陆丰腔] mok7 [客语拼音字汇] mog5 [东莞腔] mok7 [梅县腔] mok7 [宝安腔] mok7 [沙头角腔] mok7 [台湾四县腔] mok7 [陆丰腔] mok7
    ◎ 潮州话:mo6(mŏⁿ),bhuang6(buăng) [潮州]bhuêng6(buĕng) [饶平、揭阳、潮阳]muang6(muă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九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慕各鐸開入聲開口一等mɑkmak
    hòu [hou]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RGKD
    五行:
    仓颉: HMR
    四角: 7226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2) 同本义

    后,继君体也。——《说文》

    班瑞于群后。——《书·舜典》

    允王维后。——《诗·周颂·时迈》

    后王命冢宰。——《礼记·内则》

    昔我先世后稷。——《国语·周语》

    皇皇后帝。——《左传·文公二年》

    夏后 皋之墓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3) 又如:后王(君王;天子);后帝(天帝;上帝);后夷(上古有穷国的国君);后辟(君主;帝王)

    (4) 帝王的妻子

    天子之妃曰后。——《礼记·曲礼》

    帝嫡妃曰皇后,帝母曰皇太后,帝祖母曰太皇太后。——《独断下》

    (5) 又如:后族(皇后的亲族);后党(清末慈禧一派;皇后、太后的亲族或与皇后、太后利害关系一致的人所结成的政治集团)

    (6) 古代指列国诸侯

    肆觐东后。——《书·舜典》。郑玄注:“东后,东方之诸侯也。”

    (7) 古代对长官、郡守或将领的尊称

    赫赫明后,柔嘉维则。——汉· 李翕《西狭颂》

    岂知吾后意,忧此毗陵最。—— 前蜀· 贯休《上孙使君》诗

    (8) 指后土。对大地的尊称

    王大封,则先告后土。——《周礼·大宗伯》

    (9) 又如:后皇(后土与皇天);后缗(地神)

    (10) 姓。如:后缗(夏少康的母亲)

    动词

    (1) (会意。金文,从“彳”( chì),表示与走路有关,从“幺”( yāo,小),从“攵”( suī),是“足”的反写,有“行路迟缓”的意思)。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幺者小也,小而行迟,后可知矣。”本义:迟到,走在后

    (2) 同本义

    後,迟也。——《说文》

    非敢後也,马不进也。——《论语·雍也》

    子路从而後。——《论语·微子》

    兄弟之後生者。——《仪礼·有司後》

    臣闻命後。——《左传·定公八年》。注:“晚也。”

    收气乃後。——《素问·五常政大论》。注:“後,不及时也。”

    知古则可知後。——《吕氏春秋·长见》。注:“来也。”

    (3) 又如:随后就来;落后;殿后(行军走在最后)

    (4) 承继

    陷队之士知疾斗,不得斩首队五人,则陷队之士,人赐爵一级,死则一人后。——《商君书》

    名词

    (1) 后代,子孙

    式救尔後。——《诗·大雅·瞻卬》

    为人後者为之子也。——《礼记·杂记》

    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後以代秦。——《史记·项羽本纪》

    求太监后。——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2) 又如:无后;绝后;后叶(后代);后胤(子孙,后裔);后戒(后人的鉴戒);后哲(后代的哲人);后绝(没有后代)

    (3) 后世 。如:后镜(后世的借镜);后后烈(流传后世的业绩);后叶(后世);后报(来世受报应)

    (4) 次序在后

    子路从而后。——《论语·微子》

    后岁余。——《聊斋志异·促织》

    从诸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惟恐或后。——清· 周容《芋老人传》

    (5) 指肛门 。如:后庭(肛门);后窍(肛门)

    形容词

    (1) 时间较迟或较晚。与“先”相对

    君还而后退。——《仪礼·聘礼》

    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墨子·尚贤上》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礼记·大学》

    以五戒先後刑罚。——《周礼·士师》

    事至而後虑者谓之後。——《荀子·大略》

    后遂无问津者。——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后遂不复至。——明· 魏禧《大铁椎传》

    花朝节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其后为之者较少。——蔡元培《图画》

    (2) 又如:后时(后来;以后);后次(下次;下回);后儿(后天);后番(下次;下回)

    (3) 后面,位置在后

    事成而後。——《礼记·乐记》。注:“谓位在下也。”

    以後路与冕服。——《礼记·杂记》

    近出前后。——唐· 柳宗元《三戒》

    后狼止。——《聊斋志异·狼三则》

    恐前后受其敌。

    转视积薪后。

    以攻其后。

    (4) 又如:后山(后面的山);后应(居后作接应 的部队);后廷(后宫);后户(后门);后言(背后的议论);后阁(在后面 的殿阁);先斩后奏

    英文翻译

    queen, empress, sovereign

    方言集汇

    ◎ 粤语:hau6
    ◎ 客家话:[梅县腔] heu5 [海陆丰腔] heu6 [客语拼音字汇] heu4 [台湾四县腔] heu5 [客英字典] heu5 [宝安腔] hiu3 [沙头角腔] heu5 [东莞腔] heu3 [陆丰腔] heu6
    ◎ 潮州话:hou6(hõu) ao6(ã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口上聲開口一等ghux/hovɣəu
    cāo [cao]
    部首: 330
    笔画: 16
    五笔: RKKS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QRRD
    四角: 5609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 sào)声。本义:拿着,握在手里)

    (2) 同本义

    操,把持也。——《说文》

    操右契。——《礼记·曲礼》

    不学操缦。——《礼记·学记》

    盖以操之为巳蹙矣。——《公羊传·庄公三十年》

    操蛇之神闻之。——《列子·汤问》

    大王来何操?——《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可操左券;同室操戈(兄弟相残或内部纷争);操刀(持刀;执刀)

    (4) 引申为掌握

    操杀生之柄。——《韩非子·定法》

    (5) 又如:操券(有把握成功);操总(掌握要领)

    (6) 用某种语言或方言说话 。如:操广东话;操日语

    (7) 驾驶 。如:操舟(驾驶船舶);操船

    (8) 从事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聊斋志异·促织》

    (9) 又如:操职(任事);操切从事(做事急躁)

    (10) 做,行动 。如:操办

    (11) 操练

    操千曲而后晓声。——《文心雕龙·知音》

    (12) 又如:出操(出去操练)

    (13) 弹奏

    (孔明)凭栏而坐,焚香操琴。——《三国演义》

    (14) 又如:操琴;操鼓;操弦(弹奏)

    名词

    (1) 品行;德行

    夫何执操之不固。——《楚辞·谬谏》。注:“志也。”

    虽贾人,有贤操。——《汉书·张汤传》

    (2) 又如:操尚(品行志节);操学(操行与学问)

    英文翻译

    conduct, run, control, manage

    方言集汇

    ◎ 粤语:cou1 cou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au1 chau5 [梅县腔] cau1 [台湾四县腔] cau1 cau5 [东莞腔] cau1 [陆丰腔] cau1 [客英字典] cau1 [沙头角腔] cau1 [客语拼音字汇] cau1 [宝安腔] cau1 | cau5
    ◎ 潮州话:cao1(tshau) cao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七刀平聲開口一等tsʰɑuchau/cau
    zòng [zong]
    部首: 332
    笔画: 7
    五笔: XWWY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VMOO
    四角: 281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从声。本义:松缓)

    (2) 同本义

    纵,缓也。——《说文》

    蓬发施纵,无形仪,不治家业。——《南齐书》

    (3) 又如:纵缓(松懈);纵弛(松懈;放松)

    (4) 南北称纵,东西称横。古作“从衡”

    不别横之与纵。——《楚辞·沈江》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5) 又如:纵贯南北的京九铁路

    (6) 跟物体的长的一边平行的 。如:纵波;纵目(直竖的眼睛);纵理入口(面部有竖纹衔接至口边。命相者以为饿死之相);纵剖面

    (7) 广泛

    谈道之余,纵言及文辞,…,非凡子所及。——陆游《重修天封寺记》

    (8) 又如:纵意(任意)

    动词

    (1) 发;放

    纵,一曰舍也。——《说文》

    李种坐故纵死罪。——《汉书·昭帝纪》。注:“谓容放之。”

    夫民气纵则底。——《国语·楚语》。注:“放也。”

    抑纵送忌。——《诗·郑风·大叔于田》

    纵言至于理。——《礼记·仲尼燕居》

    有如乘风船,一纵不可缆。——唐· 韩愈《秋怀诗》之六

    顺风纵火。——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纵目(放眼远望);纵出(放出);纵兵(发兵;出兵);纵笔(放手书写)

    (3) 释放;放走

    奉不可失,敌不可纵。——《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七擒七纵。——《李靖》

    纵虎归山也。——《三国演义》

    (4) 又如:纵囚(释放囚犯);纵出(枉法减轻刑罚或非法释放囚犯;任意放出);纵遣(释放遣发);纵舍(释放;宽放)

    (5) 放纵;随心所欲,不受约束,不加检点

    纵欲而不忍。——《离骚》。按,任情肆意之谓也。

    我实纵欲,而不能自克也。——《左传·昭公十年》

    纵之顺之。——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6) 又如:若纵(如果放纵听任);纵放(言行放纵,不自检点;奔放自如,具有豪迈雄健的气势)

    (7) 腾跃 。如:纵跳(腾跃欢跳;跃身跳起);纵体(跳舞时腾跃轻盈的样子)

    (8) 放过 。如:纵恶(姑息坏人);纵敌(放过敌人而不拦截)

    (9) 指合纵。战国时期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要他们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曰“合纵”

    必得定纵。——《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10) (纵,定纵。)又

    纵之利害。

    谨奉社稷而以纵。

    日出而言纵。

    纵定乎?

    歃血而定纵。

    定纵于殿上。

    连词

    (1) 纵然,即使

    公子纵轻胜。——《史记·魏公子列传》

    纵有健妇把锄犁。——唐· 杜甫《兵车行》

    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宋· 柳永《雨霖铃》

    纵豆蔻词工。——宋· 姜夔《扬州慢》

    (2) 又如:纵有(即使有);纵大(纵然;即使);纵得(纵令,即使);纵饶(纵令,即使)

    英文翻译

    indulge in, give free reign to

    方言集汇

    ◎ 粤语:zung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