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满尊

cháng mǎn zūn [ chang man zun]
繁体 常滿尊
注音 ㄔㄤˊ ㄇㄢˇ ㄗㄨㄣ

词语释义

谓使酒樽常溢满。《周礼.天官.酒正》"大祭三贰,中祭再贰,小祭壹贰。"汉郑玄注:"三贰﹑再贰﹑一贰者,谓就三酒之尊而益之也……益之者以饮诸臣,若今常满尊也。"贾公彦疏:"云'若今常满尊也'者,言益之故常满,故以汉法况之。"后以为酒樽名。

词语解释

  1. 谓使酒樽常溢满。

    《周礼·天官·酒正》“大祭三贰,中祭再贰,小祭壹贰。” 汉 郑玄 注:“三贰、再贰、一贰者,谓就三酒之尊而益之也……益之者以饮诸臣,若今常满尊也。” 贾公彦 疏:“云‘若今常满尊也’者,言益之故常满,故以 汉 法况之。”后以为酒樽名。《新唐书·李元素传》:“刺史 李文暕 横调民黄金造常满尊以献,官属无敢諫。”

引证解释

⒈ 谓使酒樽常溢满。

《周礼·天官·酒正》“大祭三贰,中祭再贰,小祭壹贰。” 汉郑玄注:“三贰、再贰、一贰者,谓就三酒之尊而益之也……益之者以饮诸臣,若今常满尊也。”
贾公彦疏:“云‘若今常满尊也’者,言益之故常满,故以汉法况之。”
后以为酒樽名。 《新唐书·李元素传》:“刺史李文暕横调民黄金造常满尊以献,官属无敢諫。”

常满尊的网络释义

常满尊

  • 常满尊是汉语词汇,读音是cháng mǎn zūn ,意思是谓使酒樽常溢满。
  • 汉字详情

    cháng [chang]
    部首: 318
    笔画: 11
    五笔: IPK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FBRLB
    四角: 9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尚声。本义:旗)

    (2) 同本义

    纪于太常。——《书·君牙》。传:“王之旌旗画日月曰太常。

    载是常服。——《诗·小雅·六月》

    (3) 裙子

    叔旦泣涕于常,悲不能对。——《逸周书》

    常,下裙也。——《说文》。朱骏声曰:“常裳二字,经传截然分开,并不通借。”

    (4) 规则,规律

    陈常于时夏。——《诗·周颂·思文》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 桀亡。——《荀子·天论》

    (5) 又如:常古(旧法,常法);常故(旧例;常例);常式(法式)

    (6) 封建社会宣扬的所谓恒久不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即伦常;纲常 。如:常伦(伦常);三纲五常

    量词

    古代长度单位。一丈六尺为常

    寻舒两肱也,倍寻谓之常。——《小尔雅·广度》

    蒲筵常。——《仪礼·公食礼》。注:“丈六尺曰常,半常曰寻。”

    酋予常有四尺。——《考工记》

    争寻常以尽其民。——《左传·成公十二年》

    不过墨丈寻常之间。——《国语·周语》

    寻常之沟。——《庄子·庚桑楚》

    形容词

    (1) 恒久;长久不变

    常,质也。——《广雅》

    未变常也。——《易象下传》。虞注:“恒也。”

    鲁邦是常。——《诗·鲁颂·閟宫》

    天命靡常。——《诗·大雅·文王》

    日月以为常。——《国语·越语》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墨子·尚贤》

    圣人无常师。——唐· 韩愈《师说》

    (2) 又如:常德(始终不变的品德);常心(固执不变的心);常安(永久的平安)

    (3) 一般;普通;正常

    其有常。——《诗·唐风·鸨羽》

    则维其常。——《诗·小雅·十月之交》

    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唐· 韩愈《杂说》

    白乐天游大林寺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盖常理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又如:常时(平时;平日);常言(平常的话;普通的话)

    (5) 一定 。如:常刑(一定的刑罚);常序(一定的次序)

    副词

    (1) 经常,常常

    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列子》

    汉王急,推堕 孝惠、 鲁元车下; 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史记·项羽本纪》

    良因异之,常习诵之。——《史记·留侯世家》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唐· 韩愈《杂说》

    (2) 又如:常见面;常则是(经常是,总是);常时(时常,常常);常参官(日常参朝的官吏);常惺惺(佛教语。指头脑经常或长久保持清醒);常经(经常);常赁(经常受雇于人)

    (3) 通“尝”。曾经

    子常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权成。——《庄子·人间世》

    主父常游于此。——《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常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荀子·天论》

    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史记·高祖本纪》

    项伯常杀人,从良匿。——《史记·留侯世家》

    英文翻译

    common, normal, frequent, regular

    方言集汇

    ◎ 粤语:soe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hong2 [陆丰腔] shong3 [梅县腔] shong2 [东莞腔] song2 [客语拼音字汇] song2 [台湾四县腔] song2 [沙头角腔] song2 [宝安腔] song2 [海陆丰腔] sh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市羊陽開平聲開口三等zjangʑĭaŋ
    mǎn [man]
    部首: 331
    笔画: 13
    五笔: IAGW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TMB
    四角: 34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填满,布满)

    (2) 同本义

    满,盈溢也。——《说文》

    无几何而往,则户外之屦满矣。——《庄子·列御寇》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墨子·公输》

    奸邪满侧。——《韩非子·扬权》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 许浑《咸阳城东楼》

    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黄四娘家花满溪。——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蒌蒿满地。——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初闻涕泪满衣裳。——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 又如:满口胡柴(满口胡说);满坑满谷(形容积聚得特多);满面生花(满面笑容);满天星(指眼里冒出许多金星);满眼(充满视野);满堂(充满堂上);满衍(布满平野,遍野);满肚子(满肚皮。充满肚皮;充满心中);满实(充盈);满怀信心(心中充满自信心);满脸春色(满脸春风。比喻满脸充满喜悦的笑容);满听(满耳);满溢(太多而漫出);满生生(很满的样子);满心(心中充满某种情绪或意愿);满礼(满理。充足的理由);满顶(不留余地);满饮(斟满而饮)

    (4) 足够,达到一定限度

    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李白《与韩荆州书》

    (5) 又如:满散(功德圆满时的散斋;为祈祷、祝寿等开设道场,期满结束);满日(做工做到规定的年龄期限);满服(服丧期满);满破(最多;大不了);满话(没有回旋余地的话);拉满弓(又叫满把)

    (6) 通“懑”。烦闷

    …欢欣愤满以送之。——《说苑·善说》

    故烦满而囊缩。——《素问·热论》

    形容词

    (1) 饱满;丰满

    穗阅而青零,多秕而不满。——《吕氏春秋·审时》

    (2) 郁闷,闷塞不畅

    必至下胀而上满。——《老残游记》

    (3) 全,整个

    满坐寂然。——《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满坐宾客。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满目萧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

    (4) 又如:满不在意(全然不放在心上,不当一回事);满天打油飞(方言。谓到处游荡,没有落脚的地方);满处(到处);满世界(到处);满堂(整个堂上);满岁(一年,整年);满处(犹到处)

    (5) 自满

    满招损,谦受益。——《书·大禹谟》

    克勤于邦,克勤于家,不自满假。——《书·大禹谟》

    踌躇满志。——《庄子·养生主》

    (6) 又如:满大(自满自大);满招损,谦受益(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益处);满假(自满自大);满望(满足所望)

    (7) 特指月圆 。如:月满(月圆);满魄(圆月)

    名词

    (1) 中国少数民族名。“满族”

    (2) 姓

    副词

    很——表示程度 。如:满对;满高兴

    英文翻译

    fill; full, satisfied

    方言集汇

    ◎ 粤语:mun5

    宋本广韵

    zūn [zun]
    部首: 307
    笔画: 12
    五笔: USG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WDI
    四角: 80346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双手捧着尊,从酉,从収( gǒng)。小篆从酋,从収。或作寸。本义:酒器)

    (2) 同本义

    尊,酒器也。——《说文》。字亦作罇。

    辩六尊之名物。——《周礼·大宗伯》。司农注:“献尊、象尊、著尊、壶尊、大尊、山尊。”

    尊用牺象山罍。——《礼记·明堂位》

    侧尊。——《仪礼·士冠礼》

    形似酒尊。——《后汉书·张衡传》

    皆隐在尊中。

    尊则振龙。

    一尊还酹江月。——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 又如:携尊(端起酒器);尊觯(尊谭。泛指酒器);尊爵(泛指礼器或酒器);尊彝(尊、彝均为古代酒器);尊中弩(酒尊中的弩影)

    (4) 行使行政的和常常是司法的职责的地方官员 。如:邑尊;县尊

    动词

    (1) 敬重;推崇

    尊贤而重士。——汉· 贾谊《过秦论》

    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论语》

    (2) 又如:尊人(尊敬他人);尊上(尊敬长上);尊明(尊敬地对待并明示于人);尊贤(尊敬贤者);尊优(尊敬优待);尊齿(敬重年长者)

    (3) 重视

    牟夷非卿而书,尊地也。——《左传》

    置诗、书、重攻战,尊首级。——《新唐书》

    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礼记·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意思是君子尊崇高尚的道德品质,然后归结到由勤问好学入手。言:论。德性:高尚的道德品质。道:经由,名词用如动词。且:况且、并且、而且,表递进的连词。先:指先提出来,动词。子思:孔伋,孔子的孙子,传说《中庸》是他作的。)—— 清· 刘开《问说》

    (4) 又如:尊用(重用);尊异(格外重视)

    (5) 减损

    子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墨子》

    (6) 撙。节制;谦抑

    谦尊而光。——《易·谦》

    大者不难卑身尊位以下之。——《韩非子·说疑》

    (7) 又如:尊节(克制;遵守法度);尊让(克制谦让)

    (8) 同“遵”。遵行,遵从

    尊五美,屏四恶。——《论语·尧曰》

    行既已尊之。——《韩诗外传》

    守者必善,而君尊用之,然后可以守也。——《墨子》

    (9) 置酒,把酒倒入杯、碗、尊中

    夫奥老妇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礼记》

    (10) 又如:尊醮(酌酒)

    (11) 尊奉

    见其尊己也。——唐· 韩愈《原毁》

    尊尚勇武。——宋· 苏轼《教战守》

    形容词

    (1) 尊贵;高贵

    天子者,执位圣尊。——《荀子》

    位尊而无功。——《战国策·赵策》

    媪尊长安君之位。

    履至尊。——汉· 贾谊《过秦论》

    非尊于齐楚…

    始吾读孟轲书,然后知 孔子之道尊。—— 唐· 韩愈《读》

    德隆望尊。——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又如:尊大(尊贵伟大;至高至大);尊安(尊贵安泰);尊客(尊贵的宾客);尊遂(尊贵显达);尊胜(尊贵;尊严);尊肃(尊贵庄严);尊优(地位尊贵,生活优裕);尊爵(尊贵的爵位)

    (3) 高,高出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易·系辞》

    虞庆为屋,谓匠人曰:“屋太尊。”——《韩非子》

    (4) 又如:尊远(高远);尊位(高位);尊者(称辈分或地位高的人);尊盛(位高势盛);尊属(辈分高的亲属);尊官(高官)

    (5) 年龄大

    间有年尊人不识羞耻,亦复为之。——吴自牧《梦梁录》

    一族之中,惟李清年齿最尊,推为族长。——《醒世恒言》

    (6) 又如:尊老(称年高的长辈);尊年(高龄);尊宿(年老而有名望的高僧);尊齿(高龄)

    (7) 庄重;隆重 。如:尊礼(隆重的礼仪);尊严(庄重肃穆)

    (8) 重要;紧要

    为客治饭而自藜藿,名尊于实也。——《淮南子》

    (9) 又如:尊要(重要);尊秘(重要而深秘)

    代词

    (1) 敬词

    (2) 对帝王、官吏的称呼。如:尊王、尊君(称帝王);尊官(对官员的敬称)

    (3) 称呼父亲(1) 称别人的父亲。如:尊上,尊大人(称人父母);尊大君(称人父亲);尊甫、尊公(称别人父亲);尊侯(敬称别人父亲);尊堂(敬称他人母亲);令尊 (2) 称自己的父亲、母亲。如:尊慈,尊萱(对自己母亲的敬称);家尊。亦以称“伯叔”

    (4) 对长辈的称呼。如:尊上(尊长)

    (5) 对一般人的敬称。如:尊篆(您的大名,客气说法);尊人(旧时称他人父母的敬词);尊官(尊敬的客官);尊壶(尊夫人);尊兄(对同辈年长者或己兄、他兄或朋友、共事者之间的敬称);尊姓(对人姓氏敬称);尊门(对人家族敬称)

    量词

    (1) 称盛酒器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唐· 杜甫《春日怀李白》

    (2) 称塑像

    龛中各有人像一尊,手中各持种种乐器作吹奏式。——郭沫若《女神之再生》

    (3) 又如:一尊佛像

    (4) 称大炮 。如:五十尊大炮

    英文翻译

    respect, revere, venerate; honor

    方言集汇

    ◎ 粤语:zeon1 zyun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un1 [台湾四县腔] zun1 [梅县腔] zun1 [东莞腔] zun1 [客语拼音字汇] zun1 [陆丰腔] zun1 [客英字典] zun1 [海陆丰腔] zun1 [宝安腔] zu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三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祖昆平聲合口一等cuon/zuontsuə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