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羓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指 辽太宗 耶律德光 的干尸。
德光 死后,依 契丹 旧俗制成干尸,人称之为帝羓。《旧五代史·契丹传》:“﹝ 耶律德光 ﹞次于 欒城县 杀胡林 之侧…… 契丹 人破其尸,摘去肠胃,以盐沃之,载而北去,汉人目为‘帝羓’焉。”《说郛》卷八引 宋 文惟简 《虏廷事实》:“﹝ 契丹 ﹞富贵之家,人有亡者,以刃破腹,取其肠胃,涤之实以香药盐矾,五綵缝之,又以尖苇筒刺于皮虏,沥其膏血且尽,用金银为面具,铜丝络其手足。 耶律德光 之死,盖用此法,时人目为帝羓,信有之也。” 清 赵翼 《土城怀古》诗:“不闻宫掖悲人彘,肯使兵尘丧帝羓。”
引证解释
⒈ 指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干尸。 德光死后,依契丹旧俗制成干尸,人称之为帝羓。
引《旧五代史·契丹传》:“﹝耶律德光﹞次于欒城县杀胡林之侧…… 契丹人破其尸,摘去肠胃,以盐沃之,载而北去,汉人目为‘帝羓’焉。”
《说郛》卷八引宋文惟简《虏廷事实》:“﹝契丹﹞富贵之家,人有亡者,以刃破腹,取其肠胃,涤之实以香药盐矾,五綵缝之,又以尖苇筒刺于皮虏,沥其膏血且尽,用金银为面具,铜丝络其手足。 耶律德光之死,盖用此法,时人目为帝羓,信有之也。”
清赵翼《土城怀古》诗:“不闻宫掖悲人彘,肯使兵尘丧帝羓。”
帝羓的网络释义
帝羓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花蒂的全形。上面象花的子房,中间象花萼(花瓣外面的绿片)。下面下垂的象雌雄花蕊。本义:花蒂)
(2) 天帝,上帝。宗教或神话中称主宰万物的神。最高的天神。古人想像中宇宙万物的主宰
帝,上帝,天之神也。——《字汇》
帝命不时。——《诗·大雅·文王》
(3) 又
在帝左右。
兆五帝于四郊。——《周礼·大宗伯》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4) 又如:帝乡(传说中天帝居住的仙乡);帝君(古人对神的尊称);帝江(传说中的神名。居于“天山”)
(5) 君主,皇帝
帝,王天下之号也。——《说文》
帝,君也。——《尔雅》
帝乙归妹。——《易·泰》
安帝雅闻 衡善求学。——《后汉书·张衡传》
争强为帝。——《战国策·赵策》
揣帝无杀瑞意。——《明史·海瑞传》
于是益知西后与帝之不相容矣。——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帝王州(帝王居住的地方);帝世(帝王的世系);帝储(皇太子);帝祚(帝位);帝典(帝王的法制)
(7) 天 。如:帝宫(天宫);帝青(青天)
(8) 帝国主义的简称 。如:反帝反封建斗争
动词
(1) 称帝,为帝
陛下承大乱之极,受命而帝,兴明祖宗。——《后汉书》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汉· 贾谊《过秦论》
(2) 尊奉为帝
不敢复言帝秦!——《战国策·赵策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di5 [客英字典] di5 [陆丰腔] di5 [梅县腔] di5 [海陆丰腔] di5 [客语拼音字汇] di4 [东莞腔] ti5 di5 [沙头角腔] di5 [台湾四县腔] di5
◎ 潮州话:d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帝 | 都計 | 端 | 齊開 | 去聲 | 霽 | 開口四等 | 蟹 | 齊 | tiei | teh/te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