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舶
词语释义
泛指船舶。
词语解释
泛指船舶。
清 阮元 《登州杂诗》之四:“城闕通帆舶,沧涛压女墙。”
引证解释
泛指船舶。
清阮元《登州杂诗》之四:“城闕通帆舶,沧涛压女墙。”
帆舶的网络释义
帆舶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张帆行驶
不枉故人书,无因帆江水。——韩愈《除官赴阙》
名词
(1) 挂在船桅上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 又如:扬帆;帆力(帆受风时的推动力);帆势(帆篷张挂之势);帆楫(船帆和桨)
(3) 靠帆推进的船舶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 李白《望天门山》
(4) 又如:帆舶(船舶);帆海(船行于海)
英文翻译
sail; boat
方言集汇
◎ 粤语:faan4
◎ 客家话:[东莞腔] fam2 [客英字典] fam2 [宝安腔] fam2 [梅县腔] fam2 [客语拼音字汇] fam2
◎ 客家话:[东莞腔] fam2 [客英字典] fam2 [宝安腔] fam2 [梅县腔] fam2 [客语拼音字汇] fa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九凡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凡 | 符咸 | 並 | 凡 | 平聲 | 咸 | 合口三等 | 凡 | 咸 | byam/bvam | bʰĭwɐm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舟,白声。本义:大船,海船) 同本义
昔孙权装大船,名之曰“长安”亦曰大舶。—— 郦道元《水经注》
(2) 又如:舶物(用船舶运来的外国货物);舶主(古代波斯国的别名。船舶的主人);舶来(用船从国外运来;外来);舶船(巨船。大船);舶贾(国外来的商人)
英文翻译
large, ocean-going vessel
方言集汇
◎ 粤语:baak3 bok6 paak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ok7 [客语拼音字汇] pog5 [海陆丰腔] pok7 [宝安腔] pak7 [客英字典] pok7
◎ 潮州话:boh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ok7 [客语拼音字汇] pog5 [海陆丰腔] pok7 [宝安腔] pak7 [客英字典] pok7
◎ 潮州话:bo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陌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白 | 傍陌 | 並 | 陌二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二等 | 庚 | 梗 | brak/beak | bʰɐ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