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

bā ba [ba ba]
注音 ㄅㄚ ㄅㄚ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爸爸。

指巴掌。

方言。食物名,即饽饽。

象声词。

表状貌的词尾。

方言,粪便。

特地;偏偏。

急切;切盼。

黏滞;黏结成块的。

词语解释

  1. 爸爸。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巴巴妈妈》:“ 明 王文龙 《龙兴慈记》云:‘ 季巴巴 、 王妈妈 , 圣祖 微时有恩邻人也。’按,巴巴俗呼父也,字亦作夿,此二人殆翁媪歟? 明 文林 《瑯琊漫钞》云:‘ 赵 氏乾娘, 高皇 义父之妻也,世袭指挥。’按,此知 明高皇 有义父乾娘, 季巴巴 、 王妈妈 殆亦此类歟?”

  2. 指巴掌。

    《荡寇志》第八十回:“一声呼喝,向那左边面颊上足足的盦了二十个大巴巴。”

  3. 方言。食物名,即饽饽。

    孙锦标 《南通方言疏证》四:“今小儿呼点心为巴巴,即北方言餑餑。”

  4. 方言,粪便。

    《抗日歌谣》:“五色旗(伪满旗)不用挂,再过三年擦巴巴。” 郭光 《仅仅是开始》:“你们屁股上带着巴巴说别人!”

  5. 急切;切盼。

    元 张国宾 《薛仁贵》第二折:“眼巴巴不见孩儿回来。”《金瓶梅词话》第二七回:“巴巴寻那肥皂洗脸,怪不得你的脸洗的比人家屁股还白。” 张天翼 《谭九先生的工作》:“事情实在太多。大家都正在那里巴巴地等着他。”

  6. 特地;偏偏。

    《红楼梦》第二二回:“我巴巴的唱戏摆酒,为他们不成?”《红楼梦》第三七回:“家常送东西的家伙也多,巴巴的拿这个去。”

  7. 黏滞;黏结成块的。

    宋 陆游 《大慧禅师真赞》:“平生嫌遮老子,説法口巴巴地。”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四:“吃晚饭时,炕桌上摆着煮得粘粘巴巴的豆角。”

  8. 表状貌的词尾。

    清 李渔 《蜃中楼·双订》:“若不回他一句,教他没趣巴巴的。”

  9. 象声词。

    管桦 《三月拘留》:“门敲的巴巴山响。”

引证解释

⒈ 爸爸。

清俞樾《茶香室三钞·巴巴妈妈》:“明王文龙《龙兴慈记》云:‘ 季巴巴、王妈妈,圣祖微时有恩邻人也。’按,巴巴俗呼父也,字亦作夿,此二人殆翁媪歟? 明文林《瑯琊漫钞》云:‘ 赵氏乾娘, 高皇义父之妻也,世袭指挥。’按,此知明高皇有义父乾娘, 季巴巴、王妈妈殆亦此类歟?”

⒉ 指巴掌。

《荡寇志》第八十回:“一声呼喝,向那左边面颊上足足的盦了二十个大巴巴。”

⒊ 方言。食物名,即饽饽。

孙锦标《南通方言疏证》四:“今小儿呼点心为巴巴,即北方言餑餑。”

⒋ 方言,粪便。

《抗日歌谣》:“五色旗(伪满旗)不用挂,再过三年擦巴巴。”
郭光《仅仅是开始》:“你们屁股上带着巴巴说别人!”

⒌ 急切;切盼。

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二折:“眼巴巴不见孩儿回来。”
《金瓶梅词话》第二七回:“巴巴寻那肥皂洗脸,怪不得你的脸洗的比人家屁股还白。”
张天翼《谭九先生的工作》:“事情实在太多。大家都正在那里巴巴地等着他。”

⒍ 特地;偏偏。

《红楼梦》第二二回:“我巴巴的唱戏摆酒,为他们不成?”
《红楼梦》第三七回:“家常送东西的家伙也多,巴巴的拿这个去。”

⒎ 黏滞;黏结成块的。

宋陆游《大慧禅师真赞》:“平生嫌遮老子,説法口巴巴地。”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四:“吃晚饭时,炕桌上摆着煮得粘粘巴巴的豆角。”

⒏ 表状貌的词尾。

清李渔《蜃中楼·双订》:“若不回他一句,教他没趣巴巴的。”

⒐ 象声词。

管桦《三月拘留》:“门敲的巴巴山响。”

巴巴的国语词典

形容黏合的样子。

如:「干巴巴」、「焦巴巴」。

巴巴的网络释义

巴巴 (汉语词汇)

  • 巴巴是汉语词汇,解释为爸爸、巴掌等。
  • 巴巴的翻译

    英语: (suffix)​ very, extremely
    法语: (suffixe)​ très, extrêmement

    巴巴造句

    每到傍晚,我总是眼巴巴地盼着妈妈早点回来。
    寒风里,一只骨瘦如柴的流浪狗,眼巴巴地看着路上的行人。
    他因为激动,话说得结结巴巴。
    朗读课上,有的学生朗读得很流利,还颇有些“抑扬顿挫”的意味,有的则磕磕巴巴。
    等到有辆空汽车来了,站在前面的一人捷足先登,其余的只好眼巴巴望着。
    但是要以自己的说话做标准,要念起来不能老是结结巴巴,至少还要自己的集团里的人听起来一听就懂。
    他的衣服揉得皱巴巴的。
    想参加舞会的爸爸也赶紧洗心革面沐猴而冠,换上皱巴巴的西装后“英俊”得惨不忍睹。
    牧民眼巴巴地看着狼把小羊叼走了。
    而阿里巴巴能否在海外耀武扬威,那是另一回事。
    唐若琳被她一提醒,连忙结结巴巴向陶笛儿介绍雷家二人。
    我有时候凶巴巴的,有时候能比谁都温柔。
    就像你睡着了,楼上穿靴子的大哥回来了,脱下一只靴子“咣”地扔在地上,惊得你心跳加速满身冷汗……然后就没有第二声了……显然楼上的大哥不是“独脚大盗”什么的,该有两只靴子啊,于是你整晚上都眼巴巴地等待第二只靴子。江南 
    有效的日常抗老面霜还要有保湿效果。它应该含有天然润肤剂如荷荷巴油,鳄梨油,百香果油,巴巴苏油或葡萄籽油。
    巴巴多斯以及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
    一张灰黄脸,皱巴巴的像大叶柞树皮,七横八岔,满是沟坎。
    凶巴巴的,像要打架,看来没好人。你的造型这么霸气,给我也不敢打你呀。王晶 
    阿里巴巴演绎的财富神话,让阿里巴巴声誉大振,也使得马云和他的高管团队、员工身价倍增。
    他结结巴巴地念着电子提词机上的话。
    任何骄傲的父亲称赞自己的天才儿子,也不像基特在黄昏之余暇对着巴巴拉讲述小雅各布那充满真情,不知厌倦。

    汉字详情

    [ba]
    部首: 333
    笔画: 4
    五笔: CNH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AU
    四角: 777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象蛇形。本义:大蛇)

    (2)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蛇

    巴,巴虫也,或曰食象蛇。——《说文》

    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山海经·海内南经》。注:“说者云,长千寻。”

    朱卷之国,有黑蛇青象,食象。——《山海经·海内经》。注:“即巴蛇也。”

    (3) 因加热、干燥或粘结而成的东西 。如:盐巴;泥巴;锅巴

    (4) 古族名;古代国名,辖境在今四川省东部

    西南有巴国。——《山海经·海内经》。注:“今三巴是。”

    巴人以比翼鸟。——《周书·王会》

    秦西有巴戎。——《荀子·彊国》。注:“巴在西南,戎在西,皆隶属。”

    (5) 古时这里出产巴蛇,因此周朝分封在该地区的诸侯国叫“巴子国”。秦惠文王灭巴后,改置巴、蜀、汉中三郡

    (6) 压强的单位,等于10 5 帕,或10 5 牛顿/米 2 ,或10 6 达因/厘米 2 (0.986923标准大气压)

    动词

    (1) 盼,期待着愿望的实现

    暗潮巴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杨万里《过沙头》

    (2) 又如:巴得(盼望)

    (3) 紧紧贴在 。如:爬山虎巴在墙上

    (4) 粘结在…上 。如:粥巴锅了

    (5) 靠近;贴近

    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怎生是好?——元· 王晔《桃花女》

    我只道是谁,巴着窗户眼儿一瞧,原来宝妹妹坐在炕沿上。——《红楼梦》

    (6) 爬,攀登 。如:巴山虎(爬山虎);巴山越(度)岭(爬山越岭)

    (7) 助词。用作后缀。如:尾巴;干巴

    英文翻译

    greatly desire, anxiously hope

    方言集汇

    ◎ 粤语:baa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a1 [陆丰腔] ba1 [梅县腔] ba1 [东莞腔] ba1 [客语拼音字汇] ba1 [台湾四县腔] ba1 [沙头角腔] ba1 [宝安腔] ba1 [海陆丰腔] ba1
    ◎ 潮州话:b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伯加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pra/peapa
    [ba]
    部首: 333
    笔画: 4
    五笔: CNH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AU
    四角: 777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象蛇形。本义:大蛇)

    (2)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蛇

    巴,巴虫也,或曰食象蛇。——《说文》

    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山海经·海内南经》。注:“说者云,长千寻。”

    朱卷之国,有黑蛇青象,食象。——《山海经·海内经》。注:“即巴蛇也。”

    (3) 因加热、干燥或粘结而成的东西 。如:盐巴;泥巴;锅巴

    (4) 古族名;古代国名,辖境在今四川省东部

    西南有巴国。——《山海经·海内经》。注:“今三巴是。”

    巴人以比翼鸟。——《周书·王会》

    秦西有巴戎。——《荀子·彊国》。注:“巴在西南,戎在西,皆隶属。”

    (5) 古时这里出产巴蛇,因此周朝分封在该地区的诸侯国叫“巴子国”。秦惠文王灭巴后,改置巴、蜀、汉中三郡

    (6) 压强的单位,等于10 5 帕,或10 5 牛顿/米 2 ,或10 6 达因/厘米 2 (0.986923标准大气压)

    动词

    (1) 盼,期待着愿望的实现

    暗潮巴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杨万里《过沙头》

    (2) 又如:巴得(盼望)

    (3) 紧紧贴在 。如:爬山虎巴在墙上

    (4) 粘结在…上 。如:粥巴锅了

    (5) 靠近;贴近

    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怎生是好?——元· 王晔《桃花女》

    我只道是谁,巴着窗户眼儿一瞧,原来宝妹妹坐在炕沿上。——《红楼梦》

    (6) 爬,攀登 。如:巴山虎(爬山虎);巴山越(度)岭(爬山越岭)

    (7) 助词。用作后缀。如:尾巴;干巴

    英文翻译

    greatly desire, anxiously hope

    方言集汇

    ◎ 粤语:baa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a1 [陆丰腔] ba1 [梅县腔] ba1 [东莞腔] ba1 [客语拼音字汇] ba1 [台湾四县腔] ba1 [沙头角腔] ba1 [宝安腔] ba1 [海陆丰腔] ba1
    ◎ 潮州话:b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伯加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pra/pea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