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矣

yǐ yǐ [ yi yi]
注音 一ˇ 一ˇ

词语释义

已矣 yǐ yǐ

1.  语气词连用,加强语,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可译成“啦”

finish; be over;

2.  “已”为动词,止,完结。“矣”为语气词“了”。“已矣”可译成“完了”,“算了”

老夫已矣。——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而今已矣。——清·袁枚《祭妹文》

词语解释

  1. 完了;逝去。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 陵 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於我已矣。” 宋 王安石 《伤杜醇》诗:“悲哉 四明山 ,此士今已矣!” 明 刘基 《江神子》词:“千古 钟期 今已矣,空惨愴对瑶琴。”

  2. 语气词。用于句末,与“矣”同义。

    《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金 王若虚 《五经辨惑上》:“传为经作,而经不为传作。信传而诬经,其陋儒已矣。” 清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一:“‘已’为语终之词,则与‘矣’同义;连言之则曰‘已矣’。”

  3. 叹词。罢了,算了。

    《庄子·人间世》:“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 汉 贾谊 《吊屈原赋》:“已矣!国其莫我知兮,子独壹鬱其谁语?”《汉书·苏武传》:“收族 陵 家,为世大戮, 陵 尚復何颜乎?已矣!令 子卿 知吾心耳。”

引证解释

⒈ 完了;逝去。

旧题汉李陵《答苏武书》:“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於我已矣。”
宋王安石《伤杜醇》诗:“悲哉四明山,此士今已矣!”
明刘基《江神子》词:“千古钟期今已矣,空惨愴对瑶琴。”

⒉ 语气词。用于句末,与“矣”同义。

《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金王若虚《五经辨惑上》:“传为经作,而经不为传作。信传而诬经,其陋儒已矣。”
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一:“‘已’为语终之词,则与‘矣’同义;连言之则曰‘已矣’。”

⒊ 叹词。罢了,算了。

《庄子·人间世》:“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
汉贾谊《吊屈原赋》:“已矣!国其莫我知兮,子独壹鬱其谁语?”
《汉书·苏武传》:“收族陵家,为世大戮, 陵尚復何颜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

已矣的国语词典

表示绝望的语词,有罢了、算了的意思。

已矣的网络释义

已矣

  • 已矣:汉语词语
  • 已矣:Jeff郑景仁演唱歌曲
  • 已矣 (汉语词语)

  • 已矣,第一层意思是完了;逝去,出处汉 李陵 《答苏武书》,第二层意思是语气词,出处《礼记·中庸》。
  • 已矣造句

    我甩了甩头,逝者已矣,来者可追。
    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中国文化,在三代以后,便建立了一个作人的最高标准,就是圣。
    不是说??逝者已矣?过去的记忆都不复存在了,生活不是童话啊,不会有那种所谓美满的结局,所以??我不可以再活一次再爱一次再痛一次然后再死去再涅磐,死一次耗去了整整十年,再死第二次需要几个十年?暗夜流光。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止于下而渐于上者,其木也哉!亦犹水而已矣。
    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
    逝者已矣,活着的人只能默默地祝福他们,然后继承走好自己的路。
    每个人类个体的死亡都是一个悲剧,逝者已矣,生者有时却永难释怀;而且,我们认为人的生命高于一切。
    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
    清明节快到,记忆的潮水慢慢的涌来,逐渐淹没我们对远去亲人的思念。斯人已矣,我们无法挽留。唯有放开胸怀,更好地生活,才是最实在的选择。
    也许十年,二十年,数十年之后,当他们打开记忆的门,这股清冽的香味便会弥散开来,往者已矣,青春不在……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霞蔚。我心素已闲,清川潺如此。清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
    釜底抽薪;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
    人之所以异于禽者,唯志而已矣!王夫之。
    请留磐石上,垂钩将已矣。
    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
    夫道之本,仁义而已矣。

    汉字详情

    [yi]
    部首: 315
    笔画: 3
    五笔: NNNN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SU
    四角: 177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2) 同本义

    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传:“已,止也。”

    德音不已。——《诗·小雅·南山有台》。传:“已,止也。”

    以故事得已。——《史记·项羽本纪》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告子上》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不已

    (4) 完成,完毕

    已,成也。——《广雅》

    已事遄往。——《易·损》。注:“竟也。”

    且曰吾已。——《左传·昭公十三年》。注:’犹决竟也。”

    有司已于事而竣。——《国语·齐语》。注:“毕也。”

    (5) 又如:已矣(完了,逝去)

    (6) 治愈

    已大风、挛踠、瘘疠治愈大风、挛踠、瘘、疠(等重病)。大风,麻风病。挛踠,手脚弯曲不能伸展。瘘,脖子肿。疠,恶疮]。——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副词

    (1) 已经 ——表示动作变化达到的程度

    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如:已装不卸(喻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3) 以前 。如:已先(从前;先前);已事(往事)

    (4) 罢了,算了 。如:已乎(算了)

    (5) 太 ——表示程度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诗·唐风》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6) 又 ——表示行为的频率

    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 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世说新语》

    (7) 最终,终归

    其所以贯理焉,虽亿万已不足以浃万物之变。——《荀子》

    (8) 已而,然后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英文翻译

    already; finished; stop

    方言集汇

    ◎ 粤语:ji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i3 [宝安腔] gi5 | ji1 [梅县腔] j3 [海陆丰腔] ri3 [i1] [客语拼音字汇] yi3 yi4 [东莞腔] ji3 cu5 [台湾四县腔] ji3 [i5] [陆丰腔] g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羊己上聲開口三等jix/jiiojĭə
    [yi]
    部首: 518
    笔画: 7
    五笔: CTDU
    五行:
    仓颉: IOK
    四角: 23804

    详细解释

    助词

    (1) (形声。小篆字形,上面是“以”字,下面是“矢”。从矢,以声。“以”也可以理解为象矢飞逝的声音,是完成的语气。本义:语气词。是“了”)

    (2) 表示完成时态

    骨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3) 表示坚决、肯定

    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系辞下》

    (4) 确实 。如:吾老矣

    (5) 表示感叹 。如:毒矣哉;大矣哉

    英文翻译

    particle of completed a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ji5
    ◎ 客家话:[陆丰腔] ji1 [客英字典] ji3 ji1 [台湾四县腔] ji1 [梅县腔] j3 [海陆丰腔] ri1 [宝安腔] ji1 [东莞腔] ji3 [客语拼音字汇] yi2 y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于紀上聲開口三等ĭəix/hi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