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等
词语释义
较次的等级(与“优等”相对)。
[ chā děng ] :
用于“差等关系”。也称“从属关系”。逻辑方阵中四种关系之一。
[ cī děng ] :
等级;等次。
词语解释
等级;区别。
《孟子·滕文公上》:“ 之 则以为爱无差等,施由亲始。”《新唐书·高季辅传》:“至 江南 、 河北 ,人颇舒闲,宜为差等,均量劳逸。” 与之 《论中国现在之党派及将来之政党》:“故吾以为知识者,不可不求其活泼,而政治能力之厚薄,即由之以为差等者也。”
分成等级。
清 龚自珍 《祀典杂议》:“方今休隆时,正宜差等百王,攷镜羣籍,召万灵之祐,锡九流之福。”
引证解释
⒈ 等级;区别。
引《孟子·滕文公上》:“之则以为爱无差等,施由亲始。”
《新唐书·高季辅传》:“至江南、河北,人颇舒闲,宜为差等,均量劳逸。”
与之《论中国现在之党派及将来之政党》:“故吾以为知识者,不可不求其活泼,而政治能力之厚薄,即由之以为差等者也。”
⒉ 分成等级。
引清龚自珍《祀典杂议》:“方今休隆时,正宜差等百王,攷镜羣籍,召万灵之祐,锡九流之福。”
差等的国语词典
差异等别。
如:「宗教中的神对众生的爱是没有差等的。」
差等的网络释义
差等
差等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chā
动词
(1) (会意。小篆,从左(手)。本义:失当;错;相差) 同本义
差,贰也,差不相值也。——《说文》
乱生其差。——《荀子·天论》。注:“谬也。”
称轻重而不差。——《楚辞·严忌哀时命》
毋有差贷。——《礼记·月令仲冬》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其此之谓乎?——《魏书·张普惠传》
(2) 又如:说差啦;认差了
名词
(1) 区别
何必更以多寡为差。——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差别(区别,分别);差异(不同)
(3) 两数相减的结果 。如:时差;岁差;剪刀差;顺差,逆差
副词
(1) 略微,比较 。如:差可(略可,尚可);差违(略违,稍违)
(2) 另见
chà
动词
(1) 短缺,不足以达到标准 。如:我们离父母的希望还差很远
(2) 欠 。如:我还差你五元钱
形容词
(1) 异;奇异 。如:差人(奇异的人)
(2) 低;次;不好 。如:差池(差劲,不行)
(3) 另见
chāi
动词
(1) 指派;派遣
一面差人到吴侯处报捷。——《三国演义》
(2) 又如:差人(派遣仆隶);差委(委派;派遣)
(3) 选择
差时择日。——宋玉《高唐赋》
(4) 又如:差择(选择);差选(挑选,选择)
名词
(1) 旧时指临时性的官职 。如:差官(朝廷临时派遣的官员;听候高官差遣的小官吏);差尉(太平天国低级军官)
(2) 徭役 。如:差徭(公务劳役);差役(徭役)
(3) 旧时官府中供差遣的人 。如:当差(做小官或当仆人);差门(听候差遗的门子)
(4) 被派遣去做的事 。如:兼差
(5) 另见
chài
动词
(1) 病愈。后作“瘥”
后虽小差,犹尚殗殜,无所遣娱。——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大病差后
(3) 另见
cī
名词
(1) 次第;等级 。如:差序(等级);差等(等级;区别)
(2) 限度;界限
轻用人力,缮修宫宇,出入无节,喜怒过差。——《后汉书》
动词
分别等级;依次排列 。如:差次(分别等级次序);差降(按等第递降)
形容词
(1) 参差不齐 。如:差池(犹参差。不齐貌);差差(犹参差。不齐貌)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ca1 cai1 [陆丰腔] cai1 ca1 [客英字典] cai1 ca1 [东莞腔] ca1 cai1 [客语拼音字汇] ca1 ca4 cai1 ci1 qi1 [沙头角腔] cai1 [台湾四县腔] ca1 cai1 [海陆丰腔] ca1 cai1 [宝安腔] ca1 | cai1 | ci1 [梅县腔] ca1
◎ 潮州话:ca1(tsha),cê1(chhe),ci1(chhi)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差 | 楚宜 | 初 | 支B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支B | 止 | chrie/chye | ʧʰĭe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竹,寺声。寺官曹之等平也,寺者,简册杂积之地,寺亦声。本义:整齐的简册)
(2) 同本义
等,齐简也。——《说文》
(3) 等级;辈分
士阶三等。——《吕氏春秋·召类》
皆陛下故等夷。——《史记·留侯世家》。索隐:“言等辈也。”
同名同食曰同等。——《大戴礼记·少间》
请自贬三等。——《三国志·诸葛亮传》
(4) 又如:优等;等例(等级差别,地位高低的差别);等子(宋代的御林军;标本,样本);等分(等级名分);等外品(质量差,不列入等级的产品);等列(等级品位);等别(等级)
(5) 台阶
出降一等。——《论语·乡党》
(6) 类型;样子
爻有等。——《易·系辞》。注:“类也”
呀,真个下雪了,有这等异事。——元· 关汉卿《窦娥冤》
(7) 又如:此等人;等侪,等俦(同类)
(8) 戥子 。秤金银和珍贵物品的衡器。如:等子(戥子。小型的秤);等秤(戥子和秤)
动词
(1) 等同,使一样
以等邦国。——《周礼·大宗伯》。注:“犹齐等也。”
与无法等。——《淮南子·主术》。注:“同也。”
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资治通鉴》
(2) 又如:等作(等同;当作);相等;大小不等;等头(齐头,齐等);等伦(同辈;同类的人)
(3) 等待,等候
父母年年等驾回。——范成大《州桥诗》
有个官人请说话,商议些事务,专等,专等。——《水浒传》
(4) 又如:等车(候车);等人(等候别人);等米下锅(比喻经济拮据而急需)
(5) 推迟 。如:等几天再看
(6) 区别等次
以等其功。——《周礼·司勋》。注:“犹差也。”
然后立乐等。——《礼记·乐记》。注:“差也。”
(7) 又如:等列(分等级);等衰,等杀(等差);等务(不同的事务)
(8) 衡量 。如:等量(衡量;比较)
形容词
程度、数量相等
等,齐也。——《广雅·释诂四》
示有等威。——《左传·文公十五年》
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荀子·富国》
助词
(1) 用在人称代词或指人的名词后面,表示复数
臣等不肖,请辞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如:我等;彼等;一干人等
(3) 列举后煞尾
与樊哙夏候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等四大河流
(5) 表示列举未尽(可叠用)
关羽、 张飞等不悦。——《三国志·诸葛亮传》
(6) 又如:购置笔、纸等
副词
(1) 一样,同样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
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等。——《淮南子·主术》
(2) 又如:等夷(等侪。同等地位的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den3 [宝安腔] den3 [沙头角腔] dien3 [客英字典] den3 [台湾四县腔] den3 den1 [梅县腔] den3 [海陆丰腔] den3 den1 [东莞腔] den3 [客语拼音字汇] den1 den3 ten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罗马字 |
等 | 多改 | 端 | 咍 | 上聲 | 賄 | 開口一等 | 蟹 | 咍 | taix/t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