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训练

chā yì xùn liàn [cha yi xun lian]

词语释义

需要进行补充训练必须完成的训练。

汉字详情

chā,chà,chāi,cī,chài [cha,cha,chai,ci]
部首: 311
笔画: 9
五笔: UDAF
姓名学:
仓颉: TQM
四角: 80102

详细解释

chā

动词

(1) (会意。小篆,从左(手)。本义:失当;错;相差) 同本义

差,贰也,差不相值也。——《说文》

乱生其差。——《荀子·天论》。注:“谬也。”

称轻重而不差。——《楚辞·严忌哀时命》

毋有差贷。——《礼记·月令仲冬》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其此之谓乎?——《魏书·张普惠传》

(2) 又如:说差啦;认差了

名词

(1) 区别

何必更以多寡为差。——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差别(区别,分别);差异(不同)

(3) 两数相减的结果 。如:时差;岁差;剪刀差;顺差,逆差

副词

(1) 略微,比较 。如:差可(略可,尚可);差违(略违,稍违)

(2) 另见 chà;chāi;chài;cī

chà

动词

(1) 短缺,不足以达到标准 。如:我们离父母的希望还差很远

(2) 欠 。如:我还差你五元钱

形容词

(1) 异;奇异 。如:差人(奇异的人)

(2) 低;次;不好 。如:差池(差劲,不行)

(3) 另见 chā;chāi;chài;cī

chāi

动词

(1) 指派;派遣

一面差人到吴侯处报捷。——《三国演义》

(2) 又如:差人(派遣仆隶);差委(委派;派遣)

(3) 选择

差时择日。——宋玉《高唐赋》

(4) 又如:差择(选择);差选(挑选,选择)

名词

(1) 旧时指临时性的官职 。如:差官(朝廷临时派遣的官员;听候高官差遣的小官吏);差尉(太平天国低级军官)

(2) 徭役 。如:差徭(公务劳役);差役(徭役)

(3) 旧时官府中供差遣的人 。如:当差(做小官或当仆人);差门(听候差遗的门子)

(4) 被派遣去做的事 。如:兼差

(5) 另见 chā;chà;cī;chài

chài

动词

(1) 病愈。后作“瘥”

后虽小差,犹尚殗殜,无所遣娱。——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大病差后

(3) 另见 chā;chà;chāi;cī

名词

(1) 次第;等级 。如:差序(等级);差等(等级;区别)

(2) 限度;界限

轻用人力,缮修宫宇,出入无节,喜怒过差。——《后汉书》

动词

分别等级;依次排列 。如:差次(分别等级次序);差降(按等第递降)

形容词

(1) 参差不齐 。如:差池(犹参差。不齐貌);差差(犹参差。不齐貌)

(2) 另见 chā;chà;chāi

英文翻译

to differ; different, wrong; nearly, almost; an officer

方言集汇

◎ 粤语:caa1 caai1 ci1
◎ 客家话:[梅县腔] ca1 cai1 [陆丰腔] cai1 ca1 [客英字典] cai1 ca1 [东莞腔] ca1 cai1 [客语拼音字汇] ca1 ca4 cai1 ci1 qi1 [沙头角腔] cai1 [台湾四县腔] ca1 cai1 [海陆丰腔] ca1 cai1 [宝安腔] ca1 | cai1 | ci1 [梅县腔] ca1
◎ 潮州话:ca1(tsha),cê1(chhe),ci1(chh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楚宜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chrie/chyeʧʰĭe
[yi]
部首: 313
笔画: 6
五笔: NA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UT
四角: 7744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 gǒng)从畀( )。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2) 同本义

异,怪也。——《玉篇》

异,奇也。——《广韵》

何以异哉。——《列子·杨朱》

异乎交益之士。——左思《魏都赋》

妇人异甚。——《战国策·赵策》

产异蛇。——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觉无异能。——唐· 柳宗元《三戒》

父异焉。——宋· 王安石《伤仲永》

(3) 又如:异疾(奇怪的病症);异形(怪异或奇特的形状)

(4) 不同

礼者为异。——《礼记·乐记》。注:“谓别贵贱也。”

事为异别。——《礼记·王制》

执心各异。——汉· 刘向《列女传》

得无异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或异二者。

何异以孤羊投群狼?——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5) 又如:异俗(风俗异于汉族的少数民族);异姓陌路(既不同姓也不认识);异手(指不同之人);异世(不同时代);异目(另眼)

代词

(1) 其他,别的

贾不敢为异事。——《吕氏春秋·上农》

无它异也。(意思是,没有别的意外的事)。——《后汉书·列女传》

(2) 又如:异域茅草(蛮荒之地的乡野村夫);异土(他乡;别处)

动词

(1) 护翼

古天异临子。——《盂鼎》

(2) 区别;分开

异是非,明好恶,检奸邪,消佚乱。——《新语》

(3) 又如:异分(区别);异居(分居)

(4) 觉得奇怪;诧异

渔人甚异之。——晋· 陶潜《桃花源记》

(5) 特别优待;特别重视 。如:异擢(破格提拔);异待(特别礼遇);异恩(特殊恩遇);异遇(特别优待);异谋(特别的计谋)

(6) 通“翼”。恭敬

极明与与,有畏劝汝,何异非汝,何畏非世。——《逸周书》

(7) 通“翼”。辅助

令行禁止王始也…出三日无适异;出四日无适与。——《逸周书》

名词

(1) 指以往,以前 。如:异时(往时;从前);异代(前代;前世)

(2) 指以后,将来 。如:异日(来日;以后);异时(以后;他时);异世(后代;后世);异代(后代;后世)

(3) 怪异不祥之事;灾异

己巳,日有食之。何以书?记异也。——《公羊传》

(4) 指特殊本领、才能

觉无异能者。——唐· 柳宗元《三戒》

举天下所贡蝴蝶…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聊斋志异·促织》

英文翻译

different, unusual, strange

方言集汇

◎ 粤语:ji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i5 [海陆丰腔] ri2 ri5 [梅县腔] j2 [东莞腔] ji5 [台湾四县腔] ji2 ji5
◎ 潮州话: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與之平聲開口三等ji/jiobʰi
xùn [xun]
部首: 226
笔画: 5
五笔: YKH
五行:
仓颉: IVLLL
四角: 327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川声。本义:教育,教导)

(2) 同本义

训,说教也。——《说文》

大训。——《书·顾命》

告之训典。——《左传·文公六年》

是为明训。——《国语·晋语》。注:“教也。”

务材训农,通商惠工。——《左传·闵公二年》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张溥《五人墓碑记》

训俭示康。——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3) 又如:训蒙(在私塾教授小学生);训蒙教授(教幼童的私塾先生);训人(负责教育的官员或师长);训章(训示规范)

(4) 解说,注释。用通俗的话解释词语的意义

但世人未之深亮训说,况文烦富,行于世者,失其旨要,故撰为《略解》焉。——三国魏· 曹操《孙子》序

(5) 又如:训故(同训诂);训义(解释文字的意义);训解(训释解说);训传(训解经义)

(6) 训练;讲习

有智略,能训治军旅。——宋· 王安石《举渭川兵马都监盖传等充边上任使状》

(7) 又如:训戎(训练军旅);训治(训练整治)

(8) 顺从;归顺

四方其训之。——《诗·大雅·抑》

于帝其训,又,是训是行。——《书·洪范》

(9) 取名

后志存小字,不训法名者,遵慈母之意也。——宋· 赞宁《宋高僧传》

名词

(1) 典式、法则 。如:训令;训典(古圣王的典籍);训格(教训,规范);训范(足可为法的规范、典范)

(2) 尤指可作为法则的话或座右铭 。如:训诰(训教导之辞;诰,指诏书或告诫之文)

(3) 解说的词语 。如《尔雅·释训》

英文翻译

teach, instruct; exegesis

方言集汇

◎ 粤语:fan3

宋本广韵

liàn [lian]
部首: 332
笔画: 8
五笔: XAN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VMKVC
四角: 2519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柬声。本义:把生丝煮熟;亦指把麻或织品煮得柔而洁白)

(2) 同本义

练,湅缯也。——《说文》

冬则练帛之中,足以为轻且煖。——《墨子·辞过》

凡染,春暴练。——《周礼·染人》

主练染,作采色。——《后汉书》

(3) 又如:练丝(未染色的熟丝)

(4) 练习;操演

练之禾定。——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5) 又如:练阅(训练检阅);练句(写作时斟酌遣词用句的工夫。也作炼句);练字(写作时用字技巧的推敲琢磨。也作炼字)

(6) 漂洗;洗涤 。如:练衲(漂染过的僧衣);练漂(纺织物精练和漂白的总称。即退浆、精练、漂白、丝光等加工过程的统称)

(7) 熔炼

方士欲练以求奇药。——《史记·秦始皇本纪》

(8) 又如:练丹(炼丹)

(9) 通“拣”。选择

选士厉兵,简练俊杰。——《礼记·月令》。又如:练日(选择日期);练材(精选的优质材料);练择(精选)

(10) 染

白纱入缁,不练自黑。——王充《论衡》

(11) 又如:练肆(染坊)

(12) 通“柬”。选择

既不能昭练贤鄙。——《潜夫论·本政》

名词

(1) 洁白的熟绢

使邓廖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 吴。——《左传·襄公三年》

文绣素练。——《墨子·节葬下》

澄江静如练。——谢朓《晚登三山远望京邑》

(2) 又如:江白如练;练文(形容澄澈的波纹。有如柔软洁白的生丝)

(3) 古代祭名。因古时于父母去世十三月时戴练冠祭于家庙而得名

鲁大夫练而床,礼邪?——《荀子·子道》

(4) 又如:练主(丧礼小祥之祭时所立的神主,藏于祖庙以供奏祀);练冠(丧祭所戴的冠);练衣(丧祭时所穿的衣)

(5) 水名 。在今广东省普宁县至潮阳县一带

(6) 通“链”。链子

如锁上练。——明· 魏禧《大铁椎传》

(7) 姓

形容词

(1) 白,素色

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以墨。——《淮南子·说林训》

(2) 又如:练巾(白色的头巾);练衣(白色布衣);练文(比喻像白练飘动般的波纹)

(3) 引申为经验多,精熟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4) 又如:干练(又有才能又有经验);练才(文才练达);练甲(精兵)

英文翻译

to practice, drill, exercise, train

方言集汇

◎ 粤语:lin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