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迁

zuǒ qiān [ zuo qian]
繁体 左遷
注音 ㄗㄨㄛˇ ㄑ一ㄢ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左迁 zuǒqiān

(1) 降职(古人以右为上),降到下一个等级

吾极知其左迁。——《汉书·周昌传》
左迁九江郡司马。—— ·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demote

词语解释

  1. 降官,贬职。

    《汉书·朱博传》:“﹝ 朱博 ﹞迁为大司农。岁餘,坐小法,左迁 犍为 太守。” 南朝 梁 沉约 《立左降诏》:“是故减秩居官,前代通则;贬职左迁,往朝继轨。” 唐 柳宗元 《送李渭赴京师序》:“过 洞庭 ,上 湘江 ,非有罪左迁者罕至。” 明 李攀龙 《送皇甫别驾往开州》诗:“ 吴下 诗名诸弟少,天涯宦迹左迁多。”

  2. 向东部迁徙。

    《隋书·礼仪志六》:“自 晋 左迁,中原礼仪多缺。”

引证解释

⒈ 降官,贬职。

《汉书·朱博传》:“﹝朱博﹞迁为大司农。岁餘,坐小法,左迁犍为太守。”
南朝梁沉约《立左降诏》:“是故减秩居官,前代通则;贬职左迁,往朝继轨。”
唐柳宗元《送李渭赴京师序》:“过洞庭,上湘江,非有罪左迁者罕至。”
明李攀龙《送皇甫别驾往开州》诗:“吴下诗名诸弟少,天涯宦迹左迁多。”

⒉ 向东部迁徙。

《隋书·礼仪志六》:“自晋左迁,中原礼仪多缺。”

左迁的国语词典

降职、贬官。古人尊右而卑左,故称官吏被贬降职为「左迁」。《三国志.卷二二.魏书.卢毓传》:「虽听毓所表,心犹恨之,遂左迁毓,使将徙民为睢阳典农校尉。」唐.白居易〈琵琶行.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也作「左降」、「左转」。

左迁的网络释义

左迁

  • 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犹言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汉书·周昌传》: “左迁”,颜师古注:“是时尊右而卑左,故谓贬秩位为左迁。”宋·戴埴《鼠璞》:“汉以右为尊。谓贬秩为左迁,仕诸侯为左官,居高位为右职。”后世沿用之。
  • 左迁造句

    中山平,拜幽州刺史,豪奢放逸,左迁上谷太守。
    待到父死后,伯阳连坐,左迁晋州员外别驾,不久发配流徙岑表在路途中自杀。
    上周,纪检委公布了内陆欠发达省份地区的被免职或左迁的官员列表,他们被指挥霍资金以修建豪华办公大楼。
    按照遥远的另一个混得空间地球之上华夏国的汉朝时代,讲究左卑右尊也就是左迁为贬职、右迁为升官、因此右护法实际上高于左护法。
    顷之,坐诏书脱误,左迁骁骑将军,积其前事也。
    而那些左迁谪戍之人一瞥这比自己境遇还悲惨的荒凉之地,死的心都有,更没有了吟诗作对的情怀了。
    汉恒帝时期便担任过太尉,后来因为因犯颜直谏曾多次左迁,这一点令刘宏很是欣赏,但是这些都不是刘宏看重他的原因。

    汉字详情

    zuǒ [zuo]
    部首: 311
    笔画: 5
    五笔: DAF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M
    四角: 401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手的象形。本义:辅佐,从旁帮助。后作“佐”)

    (2) 同本义

    左,手相左助也。——《说文》。俗字作“佐”。

    以左右民。——《易·象上传》

    予欲左右有民。——《虞书》

    实左右商王。——《诗·商颂·长发》

    以左右刑罚。——《周礼·士师》

    左右就养无方。——《礼记·檀弓》。注:“谓扶持之。”

    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易·泰》

    朕且继礼左助听政。——《后汉书·殇帝纪》

    (3) 贬谪,从朝廷下放到地方为官

    左,谪官为左迁。自汉起至 唐,亦谓去朝廷为州县曰左迁。——《增韵》

    (4) 又如:左除(降级授职);左降(贬官);左退(降官;贬职);左宦(降官;贬职);左授(降官;贬职);左转(降官;贬职);左黜(降官;贬职);左迁(降官;贬职);左官(降官;贬职)

    (5) 见外,把某人当外人看待

    今居分之土而官之,是左之也。——《国语》

    名词

    (1) 左手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诗·王风·君子阳阳》

    (2) 又如:左书(左手写字);左癖(左撇子)

    (3) 方位名。与“右”相对

    虚左。——《史记·魏公子列传》

    (4) 又如:左侍下(左边);左势下(左边);左符(符契的左半);左驸(车箱左侧的立木);左骖(左马。三马驾车中左边的马)

    (5) 地理上常以东为左

    疾逸道左。——唐· 李朝威《柳毅传》

    淮左名都。—— 宋· 姜夔《扬州慢》

    左天都。——《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6) 又如:山左(太行山以东的地方,过去也专指山东省);江左;左畔(东方);左序(东厢房);左海(海居于东;东海)

    (7) 后多泛指旁边

    臣以臣守有职,不得攀号于道左。——欧阳修文

    (8) 又如:左邻(左近。邻近,附近)

    (9) 在直书而左行的文字中,特指右后

    复作故事滑稽之语六章,编之于左。——《史记》

    (10) 证据;证人

    廷尉定国考问,左验明白。——《汉书》

    帝愈,召洎问状, 洎引 马周为左。——《新唐书·刘洎传》

    (11) 又如:左验(左证。证人;证据)

    (12) 御者,赶车的人

    左旋右抽,中军作好。——《诗·郑风·清人》

    (13) 姓

    形容词

    (1) 指进步、革命的派别或思潮 。如:左联;思想极左;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

    (2) 与众不同,异于常规 。如:左脾气;左性(性情固执,遇事不肯变通)

    (3) 错误,荒谬 。如:你想左了;左建外易(用不正当的手段建立政权,变革法度);左计(与事实相背的打算。引申为失策);左错(差错)

    (4) 部分或全部不同 。如:意见相左

    (5) 偏僻,离中心城市很远

    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曹丕《与吴质书》

    (6) 不正,偏邪

    左,人道尚右,以右为尊,故非正之术曰左道。——《增韵》

    (7) 又如:左道(邪门旁道。多指非正统的巫蛊、方术等);左道术(邪法)

    副词

    (1) 向左

    欲左,左。——《史记·殷纪》

    (2) 又如:左回(向左方旋转);左射(向左方射);左衽(衣襟向左);左转(向左方旋转);左顾(向左方观看)

    英文翻译

    left; east; unorthodox, improper

    方言集汇

    ◎ 粤语:zo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o3 [海陆丰腔] zo3 [梅县腔] zo3 [宝安腔] zo3 [客语拼音字汇] zo3 [东莞腔] zo3 [台湾四县腔] zo3 [沙头角腔] zo3 [陆丰腔] zo3
    ◎ 潮州话:z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三哿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臧可上聲開口一等cax/zaatsɑ
    qiān [qian]
    部首: 306
    笔画: 6
    五笔: TFP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HJ
    四角: 323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辵”表移动。形声字声旁有时有表意作用,此即一例。本义:向高处迁移)

    (2) 同本义

    迁,登也。——《说文》

    迁,徙也。——《尔雅》

    迁,移也。——《广雅》

    既其女迁。——《诗·小雅·巷伯》

    出自幽谷,迁于乔马。——《诗·小雅·伐木》

    (3) 又如:迁莺(指迁升飞翔的黄莺。喻登第)

    (4) 晋升或调动

    帝迁明德。——《诗·大雅·皇矣》

    迁至栘中。——《汉书·李广苏建传》

    迁为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

    迁我如振落叶。——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迁淳安知县。——《明史》

    (5) 又如:迁于乔木(比喻升官);迁除(指官吏的升调委派);迁乔(官吏由低职升到高职位);迁封(加封爵位);迁官(晋升官爵)

    (6) 徙居;搬动

    二曰询国迁。——《周礼·小司寇》。注:“谓徒都改邑也。”

    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孟子·梁惠王下》

    盘庚之迁。—— 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战守迁皆不及施。——宋· 文天祥《后序》

    (7) 又如:迁次(移居,迁移);迁幸(旧指天子迁居他处);迁神(移灵,移柩);迁海(从濒海之地向内地迁徙);迁祔(迁徙墓地);迁冗(迁徙逃散);迁京(迁都);迁座(迁移灵座);迁土(迁离乡土);迁宅(犹迁居);迁邻(迁居择邻)

    (8) 变更,变动

    有百世不迁之宗。——《礼记大传》。注:“犹变易也。”

    饬令,则法不迁。——《韩非子·饬令》

    其迁极渐。——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9) 又如:事过境迁;迁正(变异历制);迁易(改变);迁染(人的性情被习俗沾染而有所改变);迁兰变鲍(在无形中渐渐受影响而同化);迁日(更改日期)

    (10) 死亡 。如:迁神(死亡);迁形(死亡);迁徂(离去);迁殂(犹去世);迁神(僧人逝世);迁逝(犹死去;离去)

    (11) 流放;放逐

    怒而迁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及夫大逆不道,然后掩捕而迁之。——唐· 柳宗元《封建论》

    (12) 又如:迁放(流放);迁逐(贬斥放逐);迁窜(迁逐流放)

    (13) 贬谪,降职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14) 又如:迁斥(贬斥,放逐);迁臣(指贬斥远地的官吏);迁削(谪降削职);迁凑(迁就凑合);迁寺(谪降削职)

    (15) 离散

    成而不迁。——《国语·晋语》。注:“离散也。”

    (16) 又如:迁逃(逃走;逃离);迁逝(消逝,流失);迁摇(离散动摇)

    英文翻译

    move, shift, change; transfer; relocate a capital city

    方言集汇

    ◎ 粤语:c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蒼先先開平聲開口四等tsʰienchen/c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