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派

zuǒ pài [ zuo pai]
注音 ㄗㄨㄛˇ ㄆㄞ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左派 zuǒ pài

1.  发表反对观点或主张变革,主张通过改良或革命改变现有秩序(尤指政治体制)的个人或团体。

the Left; leftist;

2.  倡导这种观点的人占据的象征地位;不同于保守立场的激进立场。

词语解释

  1. 在阶级、政党、集团内,政治思想进步或革命的一派。

引证解释

⒈ 在阶级、政党、集团内,政治思想进步或革命的一派。

左派的国语词典

法国大革命时的国民议会中,激进的或革命的代表,聚在议场左边,因通称激进分子为「左派」。今则通指对现存社会经济及政治秩序的看法,采行激进变革的某团体或个人。

左派的网络释义

左派

  • 在近现代政治中,左派是指社会中维护社会中下层利益,支持改变旧的不合理社会秩序,创造更为平等的财富和基本权利分配的群体。
  • “左派”这一名词源自法国大革命时期,在制宪会议中第三等级的代表坐在左侧,支持共和制、大众政治运动和世俗化。
  • 1848年的六月革命,第一国际的组织者视自己为法国大革命左派的后继者,左派的概念逐渐形成。“左派”在欧洲适用于一些革命运动的推动者,特别是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和共产主义,也可用来称呼社会民主主义者。在当代政治话语中,“左派”通常是指社会自由主义者或社会主义者。
  • 左派的翻译

    英语: (political)​ left, left wing, leftist
    德语: politisch linker Partei (S, Pol)​, links (Adj, Pol)​
    法语: gauche (politique)​, de gauche, aile gauche

    左派造句

    对会议厅里的这些人来说,“统治阶级”的极度狡诈和左派面临的巨大困难都是上天注定的。
    英国的中间偏左派已经江郎才尽,至少暂时如此。
    这次他高票当选,左派居功自恃,纷纷前来领赏。
    其实多数的反对票都来自极左派,因为他们认为这一援救基金计划会让银行腰包鼓起,而让欧洲大众掏了腰包。
    我们关注的恰恰是行销机构忽略的问题,企业的管理似乎从极左派,游移到极右派,从右脑思考游移到左脑思考。
    请自称左派别再拿毛杀刘青山张子善讽今。
    我们发现,左派逐渐掌权并成为国际革命理想的代言人。
    虽然在决议过程中,左派势力有被保守政团逼着吠影吠声的味道。
    当有人热血汹涌骨头发贱大跳忠字舞时,他不是左派,也不是右派,他是奴才!与极左、极右相对立的,是中庸之道。
    土耳其伊斯坦堡城伊斯提卡拉购物区的镇暴警察,为了驱散反以色列的左派抗议者而喷射瓦斯。
    不管是谁掌握权力,最初左派中的多数人一直反对集权。
    总统想利用国会强行通过在一代人看来也许是最具野心的国内议题,但他发现自己被右派中伤,被左派咒骂,还被中间派抛弃。
    这些人中,有两位是左派,有两位是中间派。
    匈牙利两轮大选中中左派很可能大获全胜,而极右派也可能大显身手。
    中国左派经济学家没水平,右派经济学家没良心!导致国内多年来的改革开放让人盲目相信市场化。
    物极必反,穷极思变,左派力量卷土重来,反映了拉美民众探索一条新道路的愿望。
    有些人确故意装聋作哑,比如欧洲的左派。
    左派经济学家回应,公企员工平均要比私企员工收到更好教育,不管谁是谁非,有三点很明确,工会抑制了员工间的收入不均,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同时保护在职员工不被解雇。
    ——这里是左派大佬又一次乱引史料。
    商界把他看做是左派,标新立异,企图通过征收累进税重新分配财富。

    汉字详情

    zuǒ [zuo]
    部首: 311
    笔画: 5
    五笔: DAF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M
    四角: 401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手的象形。本义:辅佐,从旁帮助。后作“佐”)

    (2) 同本义

    左,手相左助也。——《说文》。俗字作“佐”。

    以左右民。——《易·象上传》

    予欲左右有民。——《虞书》

    实左右商王。——《诗·商颂·长发》

    以左右刑罚。——《周礼·士师》

    左右就养无方。——《礼记·檀弓》。注:“谓扶持之。”

    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易·泰》

    朕且继礼左助听政。——《后汉书·殇帝纪》

    (3) 贬谪,从朝廷下放到地方为官

    左,谪官为左迁。自汉起至 唐,亦谓去朝廷为州县曰左迁。——《增韵》

    (4) 又如:左除(降级授职);左降(贬官);左退(降官;贬职);左宦(降官;贬职);左授(降官;贬职);左转(降官;贬职);左黜(降官;贬职);左迁(降官;贬职);左官(降官;贬职)

    (5) 见外,把某人当外人看待

    今居分之土而官之,是左之也。——《国语》

    名词

    (1) 左手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诗·王风·君子阳阳》

    (2) 又如:左书(左手写字);左癖(左撇子)

    (3) 方位名。与“右”相对

    虚左。——《史记·魏公子列传》

    (4) 又如:左侍下(左边);左势下(左边);左符(符契的左半);左驸(车箱左侧的立木);左骖(左马。三马驾车中左边的马)

    (5) 地理上常以东为左

    疾逸道左。——唐· 李朝威《柳毅传》

    淮左名都。—— 宋· 姜夔《扬州慢》

    左天都。——《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6) 又如:山左(太行山以东的地方,过去也专指山东省);江左;左畔(东方);左序(东厢房);左海(海居于东;东海)

    (7) 后多泛指旁边

    臣以臣守有职,不得攀号于道左。——欧阳修文

    (8) 又如:左邻(左近。邻近,附近)

    (9) 在直书而左行的文字中,特指右后

    复作故事滑稽之语六章,编之于左。——《史记》

    (10) 证据;证人

    廷尉定国考问,左验明白。——《汉书》

    帝愈,召洎问状, 洎引 马周为左。——《新唐书·刘洎传》

    (11) 又如:左验(左证。证人;证据)

    (12) 御者,赶车的人

    左旋右抽,中军作好。——《诗·郑风·清人》

    (13) 姓

    形容词

    (1) 指进步、革命的派别或思潮 。如:左联;思想极左;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

    (2) 与众不同,异于常规 。如:左脾气;左性(性情固执,遇事不肯变通)

    (3) 错误,荒谬 。如:你想左了;左建外易(用不正当的手段建立政权,变革法度);左计(与事实相背的打算。引申为失策);左错(差错)

    (4) 部分或全部不同 。如:意见相左

    (5) 偏僻,离中心城市很远

    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曹丕《与吴质书》

    (6) 不正,偏邪

    左,人道尚右,以右为尊,故非正之术曰左道。——《增韵》

    (7) 又如:左道(邪门旁道。多指非正统的巫蛊、方术等);左道术(邪法)

    副词

    (1) 向左

    欲左,左。——《史记·殷纪》

    (2) 又如:左回(向左方旋转);左射(向左方射);左衽(衣襟向左);左转(向左方旋转);左顾(向左方观看)

    英文翻译

    left; east; unorthodox, improper

    方言集汇

    ◎ 粤语:zo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o3 [海陆丰腔] zo3 [梅县腔] zo3 [宝安腔] zo3 [客语拼音字汇] zo3 [东莞腔] zo3 [台湾四县腔] zo3 [沙头角腔] zo3 [陆丰腔] zo3
    ◎ 潮州话:z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三哿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臧可上聲開口一等cax/zaatsɑ
    pài [pai]
    部首: 331
    笔画: 9
    五笔: IRE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EHHV
    四角: 321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水的支流)

    (2) 同本义

    派,别水也。——《说文》

    百川派别。——左思《吴都赋》

    九派乎浔阳。—— 郭璞《江赋》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

    (3) 又如:九派(一般指长江的很多支流);派流(水的支流)

    (4) 泛指江河的流水 。如:派合(水流汇合)

    (5) 人物、事物的系统、流别 。如:派演天潢(宗族的支派。天潢:皇族);党派;左派;新派;旧派;宗派;死硬派;保守派;宫廷派;派衍(宗教支派,繁衍)

    (6) 气派;风度 。如:派势(派头,气派);派式(派头,模样);派阔(派头);文艺复兴派的油画;正派;官僚派

    (7) 由牛奶、奶油、面粉和不同馅料做成的饼。多作为甜食在饭后吃 。如:苹果派;巧克力派

    动词

    (1) 派遣;差遣 。如:派散(分派散发);派人去办;派拨(调遣);选派(挑选派遣)

    (2) 分配;分摊 。如:派粮;派款;摊派;派索(摊派索取);派开(分配开来);派征(摊派征收);派取(分摊收取);派赏(分配赏给)

    (3) 安排 。如:派拨(安排)

    (4) 指责 。如:派不是(指责;数落)

    量词

    (1) 用于景色、气象、声音、语言等,前面用“一”字 。如:一派新气象;一派胡言

    英文翻译

    school of thought, sect, branch

    方言集汇

    ◎ 粤语:paai1 paai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ai5 [东莞腔] pai5 [海陆丰腔] pai5 [梅县腔] pai5 [沙头角腔] pai5 [客英字典] pai5 [宝安腔] pai5 [客语拼音字汇] pai4 [陆丰腔] pai5
    ◎ 潮州话:pa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五卦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匹卦佳開去聲開口二等phreh/phaehpʰ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