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涧

cháo jiàn [ chao jian]
繁体 巢澗
注音 ㄔㄠˊ ㄐ一ㄢˋ

词语释义

指传说中尧时隐士许由洗耳﹑巢父饮牛的颍水。语本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

词语解释

  1. 指传说中 尧 时隐士 许由 洗耳、 巢父 饮牛的 颍水 。语本 晋 皇甫谧 《高士传·许由》:“ 尧 又召为九州长, 由 不欲闻之,洗耳於 潁水 滨。时其友 巢父 牵犊欲饮之…… 巢父 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 明 陈子龙 《富春渚》诗:“譁嚣愧 巢 涧,拙薄负华簪。”

引证解释

⒈ 指传说中尧时隐士许由洗耳、 巢父饮牛的颍水。

语本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尧又召为九州长, 由不欲闻之,洗耳於潁水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 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
明陈子龙《富春渚》诗:“譁嚣愧巢涧,拙薄负华簪。”

巢涧的网络释义

巢涧

  • 巢涧是汉语词汇,拼音cháo jiàn ,指传说中 尧 时隐士 许由 洗耳、 巢父 饮牛的 颍水。
  • 汉字详情

    cháo [chao]
    部首: 304
    笔画: 11
    五笔: VJS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VVWD
    四角: 22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下边是树木,木上是三只鸟和鸟窝。合起来表示鸟栖于树窝上。本义:鸟窝)

    (2) 同本义

    巢,鸟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说文》

    鸟之所乳谓之巢。——《小尔雅》

    夏则居橧巢。——《孔子家语·问礼》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诗·召南·鹊巢》

    (3) 又泛指其他动 物的巢穴

    长安城南有鼠衔黄蒿、柏叶,上民冢柏及榆树上为巢。——《汉书·五行志》

    (4) 又泛指蜂、蚁、兽的窝。如:巢车(古代的一种兵车。用以瞭望敌军。车上有用辘轳升降的瞭望台,人在台中,如鸟在巢,故名);巢聚(谓聚集在巢穴中)

    (5) 古人住的巢穴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韩非子·五蠹》

    (6) 敌人或盗贼盘踞的地方 。如:巢窠(盘踞之地);巢薮(指盗匪或敌人盘踞之地)

    (7) 姓

    动词

    (1) 筑巢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楚辞·屈原·涉江》

    (2) 又如:巢幕(筑巢于帷幕之上。喻处境危险)

    (3) 居住;栖息 。如:巢居子(泛指隐士);巢栖(指隐居)

    英文翻译

    nest, living quarter in tree

    方言集汇

    ◎ 粤语:caau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au2 [宝安腔] cau2 [梅县腔] cau2 [客语拼音字汇] sau2 [客英字典] cau2 [台湾四县腔] cau2 [海陆丰腔] cau2 [东莞腔] ciu2
    ◎ 潮州话:c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鉏交平聲開口二等zrau/draudʒʰau
    jiàn [jian]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UJG
    五行:
    仓颉: ELSA
    四角: 371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间声。本义:夹在两山间的水沟)

    (2) 同本义

    涧,山夹水也。——《说文》

    于涧之中。——《诗·召南·采蘩》

    时鸣春涧中。——唐· 王维《鸟鸣涧》

    陕西大涧。—— 宋· 沈括《梦溪笔谈》

    溪涧。——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涧谷(溪涧山谷);涧籁(山涧的水声)

    (4) 涧谷,山谷 。如:涧水(山谷中的溪水);涧流(山谷中的水流);涧井(山谷,山凹);涧栖(居住在山谷中)

    (5) 古代数词。万万沟为涧,即10 64

    (6) 水名

    一曰涧水,出宏农西安东南入 洛。——《说文》

    (7) 源出河南渑池县东北,东南流会渑水,东流经新安县南,到洛阳市西折,东南入洛河

    英文翻译

    brook, mountain stream

    方言集汇

    ◎ 粤语:gaan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