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坻

chuān dǐ [ chuan di]
注音 ㄔㄨㄢ ㄉ一ˇ

词语释义

河岸。

词语解释

  1. 河岸。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一:“陈赏越丘山,酒肉踰川坻。” 南朝 梁 任昉 《赠郭桐庐》诗:“ 涿 令行春返,冠盖溢川坻。” 宋 王安石 《荷花》诗:“亭亭风露拥川坻,天放娇嬈岂自知。”

引证解释

⒈ 河岸。

汉王粲《从军》诗之一:“陈赏越丘山,酒肉踰川坻。”
南朝梁任昉《赠郭桐庐》诗:“涿令行春返,冠盖溢川坻。”
宋王安石《荷花》诗:“亭亭风露拥川坻,天放娇嬈岂自知。”

川坻的网络释义

川坻

  • 川坻:河岸。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一:“陈赏越丘山,酒肉逾川坻。” 南朝 梁 任昉 《赠郭桐庐》诗:“ 涿 令行春返,冠盖溢川坻。”
  • 汉字详情

    chuān [chuan]
    部首: 103
    笔画: 3
    五笔: KTHH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LLL
    四角: 22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左右是岸,中间是流水,正像河流形。本义:河流)

    (2) 同本义

    川,贯川通流水也。——《说文》。按,象水直达之形。

    水之出于他水,沟流于大水及海者,命曰川水。——《管子·度地》

    有川衡。——《周礼·地官》

    利涉大川。——《易·需》

    百川沸腾。——《诗·小雅·十月之交》

    如川之方至。——《诗·小雅·天保》

    川壅为泽。——《左传·宣公十二年》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 又如:川源(河川的源头);顺尊(取自河川的祭品);川游(游泳渡河);川口(河口);川水(江河之水);川防(河堤);川谷(河谷);川坻(河岸);川岗(河畔的山岗)

    (4) 平地;平野

    敕勒川,阴山下。——北朝乐府《敕勒川》

    (5) 又如:平川;米粮川;川境(地域);川地(平旷的地带)

    (6) 四川省的简称 。如:川盐;川墨;川货;川蜀(四川省)

    (7) 旅途 。如:川费(旅费);川程(旅途)

    形容词

    把食物放到沸水里稍微一煮。通“氽” 。如:川丸子

    英文翻译

    stream, river; flow; boil

    方言集汇

    ◎ 粤语:cyun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on1 [海陆丰腔] chon1 [梅县腔] chon1 [东莞腔] con1 [客语拼音字汇] con1 [沙头角腔] con1 [台湾四县腔] con1 [宝安腔] con1 [陆丰腔] cho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穿昌緣仙A合平聲合口三等仙Atɕʰĭwɛnchjyen/tcven
    dǐ,chí [di,chi]
    部首: 334
    笔画: 8
    五笔: FQAY
    五行:
    仓颉: GHPM
    四角: 42140

    详细解释

    chí

    名词

    (1) 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坻,小渚也。——《说文》

    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小渚曰沚,小沚曰坻。——《尔雅》

    得坻则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宛在水中坻。——《诗·秦风·蒹葭》

    (2) 另见

    名词

    (1) 山坡

    坻,坂也。——《埤苍》

    (2) 又如:坻颓(山崩;山崩之声)

    (3) ——地名用字。河北省有宝坻县

    (4) 另见 chí

    英文翻译

    an islet, a rock in a river; an embankment; to stop

    方言集汇

    ◎ 粤语:ci4 dai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ih2 zih3 [梅县腔] chii2 chi2 [海陆丰腔] chi2 zhi3 [客英字典] chi2
    ◎ 潮州话:多衣2(抵)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直尼脂B開平聲開口三等脂Bɖʰidrii/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