嶒崚
注音
ㄘㄥˊ ㄌ一ㄥˊ
词语释义
高而险峻貌;不平貌。
词语解释
高而险峻貌;不平貌。
《文选·张协<七命>》:“既乃琼巘嶒崚,金岸崥崹。” 吕向 注:“嶒崚……险高貌。” 明 刘基 《长安有狭邪行》:“嶒崚磨为光,窊坳辗成渠。” 清 黄景仁 《八月十六夜登景阳阁》诗:“内桥东去 冶城 西,杰阁嶒崚望眼迷。”
引证解释
⒈ 高而险峻貌;不平貌。
引《文选·张协<七命>》:“既乃琼巘嶒崚,金岸崥崹。”
吕向注:“嶒崚……险高貌。”
明刘基《长安有狭邪行》:“嶒崚磨为光,窊坳辗成渠。”
清黄景仁《八月十六夜登景阳阁》诗:“内桥东去冶城西,杰阁嶒崚望眼迷。”
嶒崚的网络释义
嶒崚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崚嶒”(
):形容山高的样子。英文翻译
towering, lofty, steep
方言集汇
◎ 粤语:ca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en2 zen1 [台湾四县腔] zen1 cen2 [梅县腔] cen2 [海陆丰腔] zen1 cen2 [客语拼音字汇] cen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en2 zen1 [台湾四县腔] zen1 cen2 [梅县腔] cen2 [海陆丰腔] zen1 cen2 [客语拼音字汇] ce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六蒸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繒 | 疾陵 | 從 | 蒸 | 平聲 | 蒸 | 開口三等 | 蒸 | 曾 | zing/dziong | dzʰĭə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