嵯峨

cuó é [ cuo e]
注音 ㄘㄨㄛˊ ㄜˊ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嵯峨 cuó’é

(1) 形容山势高峻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杜甫《江梅》
山顶嵯峨
怪石嵯峨
high and steep(mountain)

词语解释

  1. 山高峻貌。

    《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山气巃嵸兮石嵯峨,谿谷崭巖兮水曾波。” 王逸 注:“嵯峨嶻嶭,峻蔽日也。” 唐 唐彦谦 《送许户曹》诗:“将军楼船发浩歌,云檣高插天嵯峨。”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投吴》:“宝殿嵯峨对紫宸,帘櫳映碧云。” 峻青 《海滨仲夏夜》:“这儿的山,没有 江 南的山那样纤巧秀丽,但却非常雄伟、嵯峨。”

  2. 指高耸的山。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 欧阳公 謫 夷陵 时,诗云:江上孤峰蔽緑萝,县楼终日对嵯峨。”

  3. 屹立。

    唐 姚合 《送潘传秀才归宣州》诗:“ 李白 坟三尺,嵯峨万古名。” 宋 范成大 《春日览镜有感》诗:“习气不解老,壮心故嵯峨。” 清 侯方域 《与任王谷论文书》:“运骨於气者,如纵舟长江大海间……苟能操舵覘星,立意不乱,亦自可免漂溺之失。此 韩 欧 诸子所以独嵯峨於中流也。” 柳亚子 《论诗六绝句》之四:“ 浙 西一老自嵯峨,门下诗人亦未讹。”

  4. 坎坷不平。

    明 钱士升 《满庭芳》词:“往事千端,閒愁万斛,世情无数嵯峨。”

  5. 形容盛多。

    《文选·陆机<前缓声歌>》:“长风万里举,庆云鬱嵯峨。” 刘良 注:“嵯峨,云盛貌。” 唐 韦应物 《送苏评事》诗:“嵯峨夏云起,迢递山川永。”

嵯峨的国语词典

山势高峻的样子。

嵯峨的网络释义

嵯峨

  • 嵯峨,汉语词汇。
  • 拼音:cuó é
  • 形容山势高峻,也指坎坷不平,或者形容盛多。
  • 嵯峨造句

    其地五峰高耸,山峰形状各异,环列如屏,山上青松如画,怪石嵯峨。
    绝神山庄古朴典雅,雄伟壮观,巧妙的建筑,构造出嵯峨威严的宫殿,碧波荡漾的湖泉,绿草如茵的平原,古树参天的森林,还有峰峦起伏的群山围抱着半个山庄。
    尽日惊风吹木叶,极目嵯峨,一丈天山雪。去去丁零愁不绝,那堪客里还伤别。若道客愁容易辍,除是朱颜,不共春销歇。一纸乡书和泪摺,红闺此夜团圞月。纳兰容若 
    云遮峰顶,日转山腰;嵯峨仿佛接天关,崒嵂参差侵汉表。岩前花木舞春风,暗吐清香;洞口藤萝皮披宿雨,倒悬嫩线。飞云瀑布,银河影浸月光寒;峭壁苍松,铁脚铃摇龙尾动。山根雄峙三千界,峦势高擎几万年。施耐庵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李白 
    玉带滩前不远处,有一个多块黑色巨石组成的岸礁,屹立在南海波浪之中,状如垒卵,突兀嵯峨,那便是“圣公石”。
    我小时候,就听说过溥仪皇帝的弟弟溥杰的大女儿,应该是格格吧,和日本小伙子热恋,因为母亲嵯峨浩子的反对,双双自杀,演出了悲烈而令人惋惜的一幕。
    燕喜园原是岭南名胜海阳湖畔的一座园林,园内亭台楼阁、林木繁茂、奇石嵯峨、涧曲泉甘。
    江梅唐杜甫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苍龙山脉之中,落雁山无意是当中比较出众的一座,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飞瀑流泉,景色秀丽;悬崖叠嶂,耸峙嵯峨;茂林幽谷,曲折迂回;飞瀑流泉,碧潭清涧。
    绿岛四周被裙状珊瑚礁围绕,再加上临海高峭的台地崖,经海水侵蚀,岩石嵯峨雄伟,景色浑然天成。
    位于嵯峨二尊院附近,平日隐藏的很好,一到秋天才会特别开放,相对其他热门景点这是一处赏枫叶的冷门场所,但表现的却相当的“火热”。
    这里的景色,云雾缭绕,山势雄壮,峰峦峭拔,怪石嵯峨,流泉飞瀑,鬼斧神工,茂林修竹,古木参天,奇花异草,山明水秀。
    嵯峨对秦国,合沓藏荆关。
    这里风光奇特,悬崖峭壁,险石嵯峨,奇松怪木,羁石攀生,古塞石城,残垣霞染,一峰独耸,直插云霄。
    仰望天湖山,只见那嵯峨黛绿的群山,满山蓊郁荫翳的树木与湛蓝辽阔的天空,缥缈的几缕云恰好构成了一幅雅趣盎然的淡墨山水画。
    闽赣边界的武夷山脉丹霞地貌褶皱之间,巨石嵯峨,相峙如城,赣江源水由此涌出,是县遂曰石城。
    大哥,我一路行来,经历许多山水,都是那嵯峨险峻之处,更不似此山好景,果然的幽趣非常。
    东南天柱,群峰兀立,危崖罗列,怪石嵯峨。
    在一处峡谷中,云萧站立于原地,深深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周围悬崖叠嶂,耸峙嵯峨,茂林幽谷,曲折迁回,飞瀑流泉,碧潭清涧,一切都如画中仙境一般。

    汉字详情

    cuó [cuo]
    部首: 325
    笔画: 12
    五笔: MUDA
    五行:
    仓颉: UTQM
    四角: 28712

    详细解释

    (形声。从山,差声。本义:山势高峻) 同本义

    嵯,山貌也。——《说文》

    嵯,高也。——《广雅》

    崔巍嵯峨。——《史记·司马相如传》

    英文翻译

    high, towering; irregular, rugged

    方言集汇

    ◎ 粤语:co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o2 [海陆丰腔] co2 [梅县腔] co1 co5 [客语拼音字汇] ca1 [宝安腔] co1 ca1 [台湾四县腔] co2
    ◎ 潮州话:c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楚宜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ʧʰĭechrie/chye
    é [e]
    部首: 325
    笔画: 10
    五笔: MTRT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UHQI
    四角: 2375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山,我声。本义:山势高峻。常“峨峨”连用)泛指高大

    峨,嵯峨也。——《说文》

    峨,高也。——《广雅·释诂四》

    冠浮云之峨峨。——《楚辞·惜贤》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明· 魏学洢《核舟记》

    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 皋之业耶。—— 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又如:峨然(高貌);峨巍(高魇样子);峨舸(高大的船);峨冠(高的冠冕);峨冕(高冠)

    英文翻译

    lofty

    方言集汇

    ◎ 粤语:ngo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o2 [梅县腔] ngo2 [台湾四县腔] ngo2 [客语拼音字汇] ngo2 [宝安腔] ngo2 [客英字典] ngo2 [沙头角腔] ngo2
    ◎ 潮州话:ng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何平聲開口一等ngaŋ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