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

sōng shān [ song shan]
注音 ㄙㄨㄥ ㄕㄢ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山名。在河南省登封县北,为五岳之中岳。古称外方﹑太室,又名崇高﹑嵩高。其峰有三:东为太室山,中为峻极山,西为少室山。

词语解释

  1. 山名。在 河南省 登封县 北,为五岳之中岳。古称 外方 、 太室 ,又名 崇高 、 嵩高 。其峰有三:东为 太室山 ,中为 峻极山 ,西为 少室山 。

    唐 宋之问 《下山歌》:“下 嵩山 兮多所思,携佳人兮步迟迟。” 唐 白居易 《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诗:“ 嵩山 表里千重雪, 洛水 高低两颗珠。”

引证解释

⒈ 山名。在河南省登封县北,为五岳之中岳。古称外方、太室,又名崇高、嵩高。其峰有三:东为太室山,中为峻极山,西为少室山。

唐宋之问《下山歌》:“下嵩山兮多所思,携佳人兮步迟迟。”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诗:“嵩山表里千重雪, 洛水高低两颗珠。”

嵩山的国语词典

山名。中国五岳中的中岳。位于河南省登封县,为秦岭余脉。长约六十公里,由太室、少室等山组成。名胜包括中岳庙、观星台、嵩阳书院、少林寺等。

嵩山的网络释义

嵩山 (五岳之一)

  • 嵩山,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崇山”,西周时成称为 “岳山”,以嵩山为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定嵩山为中岳,始称“中岳嵩山”。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登封市西北部,西邻古都洛阳,东临古都郑州,属伏牛山系。介于东经112°56′07″~113°11′32″,北纬34°23′31″~34°35′53″。
  • 嵩山总面积约为450平方公里,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共72峰,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主峰峻极峰位于太室山,高1491.7米;最高峰连天峰位于少室山,高1512米。嵩山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东通郑汴,西连十三朝古都洛阳,是古京师洛阳东方的重要屏障,素为京畿之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和道教圣地,功夫之源。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亲临。《诗经》有“嵩高惟岳,峻极于天”的名句。
  • 嵩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中国名胜风景区,为五岳中的中岳。2004年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3月,嵩山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0年8月,坐落在嵩山腹地及周围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 嵩山的翻译

    英语: Mt Song in Henan, central of the Five Sacred Mountains
    德语: Songshan (einer der fünf Heiligen Berge des Daoismus in China, Provinz Henan, China)​ (Eig, Geo)​
    法语: Song Shan

    嵩山造句

    这名内卫一手拿黑账,指着说道“杨统领有命,经查衡州知府张世贵收受嵩山派贿赂,鱼肉百姓至使衡州一地民怨沸腾,现将该员就地革职,羁押府衙听从惩办,给我拿下!”。
    华山离我们太室山多远,少室山离太室山多远?如果少林真的打定主意灭掉我们嵩山,等他们赶来,我们都被挫骨扬灰好几遍了。
    众人转过头去,只见一众嵩山派弟子鱼贯而进。
    “春至和庶物,风来想故人”,“依德念前人,仰东海高门西平望族;馨香昭祀事,为嵩山壮色洛水增辉”。
    是的,读者们都随令狐冲与仪琳,见证莫大先生如何刺杀嵩山费彬;可惜,实际上在当日的江湖上,再没有人见过,再没有人知道。
    令狐冲知道是嵩山派左盟主的五岳令旗,令旗所到之处,犹如左盟主亲到,五岳剑派门下,无不凛遵持旗者的号令。
    中岳嵩山,为我国五岳名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世界地质公园。
    嵩山少林寺将以唐代风格重建戒坛院。
    古人游访嵩山太室,莫不以登峻极峰为美谈。
    随后,由于军队内部的权利争斗险些丧命,一度心灰意冷,到河南嵩山落发为僧。
    那时嵩山有一个道士叫浮丘公,接他上嵩山。
    言老太公一怒之下,不惜血本,把儿子送到与嵩山派合作办学的神岳武馆学徒三年,图的就是挣一个嵩山派认可的朱印许可出山证明。
    从郑州出发,攀登嵩山三皇寨,一定要经南门好汉坡登山,如此才能深刻体验山中仙境“三皇禅院”、千米悬空栈道中深山藏古寺的意境。
    少林寺景区位于嵩山西麓的少室山阴,由少林寺、塔林、初祖庵、达摩洞、二祖庵、永泰寺、少室阙等著名景点组成。
    此言倒非虚声恫吓,这嵩山弟子倘若当真伤了他的幼子,定会激起公愤,群起而攻,嵩山弟子那就难逃公道。
    三凤看见嵩山二老由下面飞上来,忽然心中一动,认定下面有宝,冲冬秀使了个眼色,二人纵起剑光,一跃而下。
    皇家采石场位于嵩山余脉的小陉山中,这里的石头石质温润,软硬适中,适宜加工,便于雕刻。
    经过一番努力,最终登至嵩山最高峰——峻极峰。
    嵩山地区人尽皆知的“天上竹林,地下少林”的说法,就起源于“竹林寺升天”的传说故事。
    南北朝时,著名的嵩山道士寇谦之与其他道教徒也开始画道教的神仙图。

    汉字详情

    sōng [song]
    部首: 325
    笔画: 13
    五笔: MYMK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UYRB
    四角: 222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山高

    嵩,中岳嵩,高山也。——《说文新附》

    嵩,高也。——《尔雅·释诂》

    山大而高曰嵩。——《释名·释山》

    崧高维岳。——《诗·大雅·崧高》

    (2) 又如:嵩呼(祝颂皇帝,高呼万岁);嵩崇(高大);嵩峦(高峻的峰峦)

    英文翻译

    high, lofty; one of the 5 peaks, situated in Hunan

    方言集汇

    ◎ 粤语:sung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ung1 sung1 cung1 [海陆丰腔] sung1 [客语拼音字汇] sung1 xiung1 [东莞腔] sung1 [梅县腔] siung1 ciung2 [台湾四县腔] sung1 [陆丰腔] siung1 [宝安腔] s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弓東三平聲開口三等sĭuŋsiung
    shān [shan]
    部首: 325
    笔画: 3
    五笔: MMM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U
    四角: 2277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 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山神);山阿(山中凹曲的地方);山岩(山峰;山崖);山隈(山角);山啜(山岔);山落(山岔;山角落);山孤钉(小山包);山头(绿林好汉占据的山寨;坟地;山墙);山长(科举时代的书院主讲及总领院务者);山主(寺院的主持);山观(山中道观);山关(依山而建的城堡)

    (4) 形状像山的东西

    刃树剑山。——《南齐书·高逸传伦》

    (5) 又如:冰山;鳌山;山枕(枕头。古代枕头多用木、瓷制作,中凹,形似山);山堆阜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山棚(结彩的牌楼;比武台,戏台);山家(佛寺)

    (6) 特指“五岳”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孔传:“高山,五岳。大川,四渎。”

    (7) 又如:山斗(“泰山北斗”的缩略。借指卓有成就令人仰慕的人物);山右(指山西省,西在太行山之右);山左(山东的别称)

    (8) 山墙 。如:山架(把几层木板镶嵌在墙里的架子)

    (9) 指酒肆的楼上

    酒阁名曰厅院,若楼上则又或名为山,一山、二山、三山之类。牌额写过山,非特有山,谓酒力高远也。——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

    (10) 山中。指隐居之处 。如:山谷臣(隐士的自称);山谷之士(隐士);山囚(隐居山野不得志的士人);山巾(山野隐士的便帽)

    (11) 坟 。如:山陵(帝王的陵墓);山园(坟地);山门(墓门)

    (12) 蚕簇。由禾杆、油菜杆搭成的小簇 。如:蚕上山了

    (13) 姓

    形容词

    (1) 大,巨大 。如:山嚷怪叫,太吵人了;山响

    (2) 粗俗

    你道山不山?中了状元一道烟。——《牡丹亭》

    (3) 山野——谦称 。如:山妻(隐士之妻)

    英文翻译

    mountain, hill, peak

    方言集汇

    ◎ 粤语:saan1
    ◎ 客家话:[梅县腔] san1 [海陆丰腔] san1 [客语拼音字汇] san1 [台湾四县腔] san1 [客英字典] san1 [东莞腔] san1 [沙头角腔] san1 [陆丰腔] san1 [宝安腔] sa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八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所閒山開平聲開口二等ʃænsren/sha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