嵚崎

qīn qí [ qin qi]
繁体 嶔崎
注音 ㄑ一ㄣ ㄑ一ˊ

词语释义

亦作“嵚奇”。

险峻;不平。

比喻品格卓异。

词语解释

  1. 亦作“ 嶔奇 ”。

    1.险峻;不平。 汉 王延寿 《王孙赋》:“生深山之茂林,处崭巖之嶔崎。”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上嶔崎而蒙笼,下深沉而浇激。”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二:“踰万松之峻岭,设两关而嶔崎。”

  2. 比喻品格卓异。

    宋 秦观 《南都新亭行寄王子发》诗:“亭下嶔崎 淮海 客,末路逢公诗酒共。” 清 姚鼐 《论书绝句》之五:“本是嶔奇可笑人,衰羸今况髮如银。”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嶔奇”。 险峻;不平。

汉王延寿《王孙赋》:“生深山之茂林,处崭巖之嶔崎。”
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上嶔崎而蒙笼,下深沉而浇激。”
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二:“踰万松之峻岭,设两关而嶔崎。”

⒉ 比喻品格卓异。

宋秦观《南都新亭行寄王子发》诗:“亭下嶔崎淮海客,末路逢公诗酒共。”
清姚鼐《论书绝句》之五:“本是嶔奇可笑人,衰羸今况髮如银。”

嵚崎的国语词典

山势险峻的样子。

嵚崎的网络释义

嵚崎

  • 嵚崎,拼音qīn qí,意思是险峻;比喻品格卓异。
  • 汉字详情

    qīn [qin]
    部首: 325
    笔画: 12
    五笔: MQQW
    五行:
    仓颉: UOPO
    四角: 2278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山势高峻,高险

    嘉曾氏之归耕兮,慕历阪之嵚崟。——张衡《思玄赋》

    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2) 又如:嵚岑(高峻);嵚崖(高险的山崖);嵚崟(山高的样子);嵚崎(形容山高峻)

    (3) 倾斜 。如:嵚斜;嵚嵚;嵚岩

    英文翻译

    lofty, towering

    方言集汇

    ◎ 粤语:jam1

    宋本广韵

    [qi]
    部首: 325
    笔画: 11
    五笔: MDSK
    五行:
    仓颉: UKMR
    四角: 2472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山,奇声。本义:崎岖,地面高低不平的样子)

    (2) 同本义

    崎岖,倾侧也。——《广雅》

    (3) 又如:崎崟(山峰高低不平的地方);崎岭(形容山路险阻不平)

    (4) 险峻

    英文翻译

    rough, uneven, jagged, rugged

    方言集汇

    ◎ 粤语:kei1
    ◎ 客家话:[梅县腔] ki1 [台湾四县腔] ki1 ki2 gia5 [客英字典] ki1 ki2 [客语拼音字汇] ki1 [宝安腔] ki1 [海陆丰腔] ki1 ki2 gia5
    ◎ 潮州话:ki1(khi) gia6(kiă)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奇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khie/qyekʰĭ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