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峦叠嶂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山,峯(
)声。本义:山顶)(2) 同本义
峯,山耑也。——《说文新附》
夹岸高山…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吴均《与朱元思书》
(3) 又如:山峰(山的突出的尖顶);高峰;孤峰;峰岫,峰朵,峰头;峰腹(山峰中部)
(4) 最高点;顶点 。如:洪峰;眉峰;登峰造极;主峰(山脉的最高峰)
(5) 拔地而起的高山 。如:峰脚(山麓);峰岚(山中云雾);峰岭(山岭)
(6) 突起 。如:驼峰;峰牛(封牛)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fung1 [客语拼音字汇] fung1 [客英字典] fung1 [台湾四县腔] fung1 [东莞腔] fung1 [宝安腔] fung1 [海陆丰腔] fung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峯 | 敷容 | 滂 | 鍾 | 平聲 | 冬 | 開口三等 | 鍾 | 通 | phyung/phivng | pʰĭwoŋ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山,羉(
)声。本义:小而尖的山)(2) 同本义
峦,山小而锐者。——《说文》
登峦而远望兮。——《楚辞·自悲》。注:“小山也。”
陟玉峦兮逍遥。——《楚辞·守志》。注:“山脊曰峦。玉峦,昆仑山也。”
丘峦崩摧。——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山峦(连绵的山);峦壑(峰峦和山谷);峦峤(峭拔的山峰)
(4) 泛指山
谕以封峦。——《史记·司马相如传》。集解:“山也。”
簸丘跳峦。——《汉书·扬雄传》
陵峦超壑。——张衡《西京赋》
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王勃《滕王阁序》
(5) 又如:峦丘(山丘);峦穴(山穴);峦谷(山谷)
(6) 山脉,相连的群山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唐·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之三
(7) 山脊、山梁
城堡冈峦。——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山峦为晴雪所说。——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象物体叠放在“俎”上。本义:重叠)
(2) 同本义
曡,重也,积也。——《苍颉篇》
阳始出奥舒、曡。——《书·太元乐》。注:“积也。”
虽累叶百叠,而富强相继。——《文选·左思·吴都赋》
(3) 又如:叠石为山;叠暴(显露;指人激动时青筋鼓出来);叠字(单字的重叠);叠雪(重叠飞扬的雪花)
(4) 折,折叠,交叠,指用对折或交叠的方法减少长度或宽度 。如:叠被子;叠衣服
(5) 振作
只好叠着精神,稳着步儿,探着腰儿,挺着胸儿…望前而行。——《镜花缘》
(6) 轻击 。如:叠鼓(轻轻地连续击鼓)
(7) 惧怕
莫不震叠。——《诗·周颂·时迈》
副词
连续;接连 。如:叠次(迭次。一次又一次);叠连(重复;连接);叠接(连续收到)
量词
(1) 堆在一起或逐个堆放的大量东西 。如:一叠纸;一叠钞票
(2) 一簇结合着的但并非捆在一起的相似的条状物 。如:她的手中拿着一叠信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tah8 (thâh)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山,章声。本义:高险的山,如屏障的山峰)同本义
嶂,峰嶂。——《广韵》
嶂,山峰如屏障也。——《增韵》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宋· 范仲淹《渔家傲》
(2) 又如:嶂表(山外);嶂气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zong5 [客英字典] zhong5 [台湾四县腔] zong5 [梅县腔] zhong5 [陆丰腔] zhong5 [客语拼音字汇] zong4 [海陆丰腔] zhong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障 | 之亮 | 章 | 陽開 | 去聲 | 漾 | 開口三等 | 陽 | 宕 | cjangh/tjanq | tɕĭa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