峯岫

fēng xiù [ feng xiu]
繁体 峰岫
注音 ㄈㄥ ㄒ一ㄡˋ

词语释义

1.亦作"峰岫"。 2.犹峰峦。

词语解释

  1. 亦作“峰岫”。犹峰峦。

    南朝 宋 宗炳 《画山水序》:“峰岫嶤嶷,云林森渺。” 唐 裴迪 《青龙寺昙壁上人院集》诗:“迤邐峯岫列,参差閭井分。”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庵僧 慈明 甚夸西南一带峯岫,不减 石笋矼 ,有‘秃颅朝天’、‘ 达摩 面壁’诸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峰岫”。犹峰峦。

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峰岫嶤嶷,云林森渺。”
唐裴迪《青龙寺昙壁上人院集》诗:“迤邐峯岫列,参差閭井分。”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庵僧慈明甚夸西南一带峯岫,不减石笋矼,有‘秃颅朝天’、‘ 达摩面壁’诸名。”

峯岫的网络释义

峯岫

  • 峯岫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fēng xiù ,亦作“峰岫”。 犹峰峦。
  • 汉字详情

    fēng [feng]
    部首: 325
    笔画: 10
    五笔: MTDH
    仓颉: UHEJ
    四角: 22504

    英文翻译

    peak, summit; hump of camel

    方言集汇

    ◎ 粤语:fung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ung1 [宝安腔] fung1 [台湾四县腔] fung1 [陆丰腔] fung1 [海陆丰腔] f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敷容平聲開口三等pʰĭwoŋphyung/phivng
    xiù [xiu]
    部首: 325
    笔画: 8
    五笔: MMG
    五行:
    仓颉: ULW
    四角: 2576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山,由声。本义:山穴)

    (2) 同本义

    岫,山穴也。——《说文》

    山有穴曰岫。——《尔雅》

    王鲔岫居。—— 左思《吴都赋》

    崖深岫险,云生岭上。——《西游记》

    山上朝来云出岫,随风一去未曾回。——辛弃疾《添字浣溪沙》

    (3) 又如:岫居(居于山穴);岫幌(山洞居室的窗户)

    (4) 峰峦,山或山脉的峰顶

    薄云断绝西风紧,鹤鸣远岫霜林锦。——《西游记》

    采薇山阿,散发岩岫。——嵇康《忧愤诗》

    (5) 又如:岫壑(山谷)

    英文翻译

    mountain peak; cave, cavern

    方言集汇

    ◎ 粤语:zau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iu5 [台湾四县腔] ciu5 [梅县腔] ciu5 [客语拼音字汇] qiu4 [海陆丰腔] ciu6 [宝安腔] ci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似祐去聲開口三等zĭəuzsiuh/szi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