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口

chà kǒu [ cha kou]
注音 ㄔㄚˋ ㄎㄡ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岔口 chàkǒu

(1) 道路的分岔处

road junction

词语解释

  1. 道路分岔的地方。

引证解释

⒈ 道路分岔的地方。

岔口的国语词典

道路的分岔处。

如:「到了前面岔口,两人分道扬镳。」

岔口的网络释义

岔口

  • 岔口,是指道路分岔的地方。通常用来形容一条主干道延伸过程中出现分干道的地方。
  • 岔口的翻译

    英语: junction, fork in road
    法语: embranchement, carrefour, croisement

    岔口造句

    老师要求我们在前面的岔口跟紧队伍,防止走失。
    岔口右面是从前的监狱,阴森恐怖。
    其实和你说人生意义的人多了,人生路上的岔口就多了,选择也多了,你未必需要这么多选择的。
    你又带着一脸明媚与白衣黑发在路的岔口出现。
    每一个岔口的选择其实没有真正的好与坏,只要把人生看成是自己独一无二的创作,就不会频频回首如果当初做了不一样的选择。
    一些话即使再难开口都要讲,生根的植物也会拔地而起,那些话就像是贴着皮肤生长的另一层皮肤,在说出去的一刹那就会拉扯得血肉模糊万般疼痛。可是绕不开。走了再远的路依然像鬼打墙,千回百转地回归命运的岔口,天光泯灭,乌鸦沿着低空飞行。
    一路走来,尽是芦苇荡,只是这小小石碣湖,便是港汊纵横,芦苇交错,三步一岔口,五步一分道,没划多远,晁勇便感觉分不清方向。
    几人停在三岔口等了半天,仍是不见二人归来,肖扬有些耐不住性子,于是对李老棍子说道“我回去找找他们。
    世界太大,人海茫茫,总是遇不见那个对的人;世界又太小,芸芸众生,纵使有很多分岔口,总是会在终点遇见那个对的人。想对你说:亲爱的,是天定,让你我相遇、相爱、相伴,我们会一直恩爱幸福到老!
    人的一生中需要经历各种各样的选择,就像一条不断出现分岔口的道路。
    的三岔口,往南十里之遥就是朝阳堡,往西是一条崎岖不平、百折千回的小路,通往西边重重叠叠、高耸入云的大山深处。
    我想您可能会喜欢三岔口。它很受欢迎。
    鱼嘴岔是一个水陆岔口,一面可以去榆树林,一面通孟楼河和京杭大运河。
    心燎如过隙白驹般健步至小径深处,不料遇上分岔口,又使心燎陷入麻烦之中。
    闲话少说,我举起手机转过拐角继续前进,走了差不多也就十几米的距离,前面突然出现了一个岔口,两个洞口就像一双黑洞无神的眼睛,显得无比深邃和诡异。
    最后他们来到一个地方,河流分成三支,这地方现在有一个名叫三岔口的小镇,在蒙大拿州。
    到了分岔口,你就该学会分道扬镳。
    他身边老有一个背着图囊的小通信兵,形影不离;在路上一遇到有疑问的岔口,他就找出地图来查看一下。
    药慎行这才看到,自己正置身于一个胡同岔口前,前方一条出路,左边还有一条斜进去的路。
    有些人,抓住了就是抓住了,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只能说情深缘浅。人生的旅途中有太多的岔口,一转身也许就是一辈子。在上一个路口我们熟悉彼此,在下一个路口我们或许就陌生了。

    汉字详情

    chà [cha]
    部首: 325
    笔画: 7
    五笔: WVMJ
    五行:
    仓颉: CSHU
    四角: 8077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山,从分。本义:山脉分岐的地方)

    (2) 山脉或道路分岐的地方 。如:岔路口

    (3) 在活动过程出的麻烦事 。如:放心吧,出不了岔

    (4) 乱子,事故 。如:岔头(岔子;差错);他开车从未出过岔

    动词

    (1) 错开 。如:把两个会岔开

    (2) 转移主题 。如:两人正要争吵时,我给岔开了

    (3) 在他人谈话中插话 。如:岔断(打断他人的讲话);拿话岔开

    英文翻译

    diverge, branch off; fork in road

    方言集汇

    ◎ 粤语:caa1 caa3
    ◎ 客家话:[梅县腔] ca1 [台湾四县腔] ca5 [客语拼音字汇] ca4 [宝安腔] ca5 (ca1) [客英字典] ca1 ca5 [海陆丰腔] ca5 [东莞腔] ca5
    ◎ 潮州话:ca1

    宋本广韵

    kǒu [kou]
    部首: 319
    笔画: 3
    五笔: KKKK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R
    四角: 60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口,人所以言食也。——《说文》

    且夫口三五之门也。——《国语·晋语》

    口之为言达也。——《春秋·元命苞》

    口者心之门户。——《鬼谷子·捭阖》

    勺饮不入口七日。——《左传·定公四年》

    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口腹(指饮食);口分(口福);口滑(指吃东西失去控制;说话不谨慎);口辅(面颊。辅:颊);口眼弗闭(放心不下;死不瞑目);口里摆菜碟儿(比喻嘴上说得很好,但无实惠)

    (4) 出入通过的地方

    山有小口。——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由接官亭至城门口。——《广东军务记》

    俱会大通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彭蠡之口有 石钟山焉。—— 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又如:井口;矿井口;火山口

    (6) 人口,人口数量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7) 又

    视高曾祖时口已不下五六十倍。

    (8) 又

    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

    (9) 又如:口赋(古时按人口征收的赋税);口合不敷(口粮不够,难以度日);口井(计口分田,实行井田制)

    (10) 言语 。如:口声(议论;舆论;口实;话柄);口重(言语太重,使人难以接受)

    (11) 口才

    王有女陵,慧有口。——《汉书·淮南王刘安传》

    (12) 又如:口沸(说话滔滔不绝,如水之沸腾);口困(说破了嘴);口稳(说话谨慎);口拙(不善言语);口卞(口才;能言善辩)口坠天花(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

    (13) 指牲口的年龄 。如:口小(牲口年龄小);口硬(指牲口年龄较小,较壮的)

    (14) 关口。指长城的关口 。如:口外(长城以北的地区。亦指关外);口内(泛指长城以内的地区)

    (15) ∶性质相同或相近单位的管理系统 。如:归口;农林口;丝毛织品的生产单位应归轻纺口儿管理

    (16) 通商码头,港口 。如:五口通商;口澳(港口)

    (17) 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刀口不捲。——《水浒传》

    (18) 边、沿、圈,物的外缘或边界、常成弯形或圆形 。如:碗口;杯口

    形容词

    口头的。嘴说的,说话的,非书写的 。如:口词(案件中原告或被告的口供);口谈(口头禅;冠冕堂皇的话);口论(口头论说);口对(口头回答)

    量词

    (1) 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发炮数口。——《广东军务记》

    (2) 又如:三口之家;一口井;二口猪;一口钢刀

    英文翻译

    mouth; open end; entrance, gate

    方言集汇

    ◎ 粤语:ha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eu3 heu3 [宝安腔] kiu3 hiu3 [客语拼音字汇] heu3 keu3 [东莞腔] keu3 [梅县腔] heu5 keu3 [陆丰腔] keu3 [客英字典] keu3 heu3 [台湾四县腔] kieu3 heu3 [海陆丰腔] kieu3 heu3
    ◎ 潮州话:k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后上聲開口一等kʰəukhux/q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