岌峨
注音
ㄐ一ˊ ㄜˊ
词语释义
亦作'岌峩'。
高貌。
倾颓貌。
词语解释
亦作“ 岌峩 ”。高貌。
三国 魏 曹植 《九咏》:“冠北辰兮岌峨,带长虹兮凌厉。” 宋 朱松 《送志宏西上》诗:“岳立培塿中,喜此高岌峨。”
倾颓貌。
宋 欧阳修 《思二亭送光禄谢寺丞归滁阳》诗:“宾欢正諠譁,翁醉已岌峨。”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岌峩”。
⒉ 高貌。
引三国魏曹植《九咏》:“冠北辰兮岌峨,带长虹兮凌厉。”
宋朱松《送志宏西上》诗:“岳立培塿中,喜此高岌峨。”
⒊ 倾颓貌。
引宋欧阳修《思二亭送光禄谢寺丞归滁阳》诗:“宾欢正諠譁,翁醉已岌峨。”
岌峨的网络释义
岌峨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山,及声。本义:山高;高耸)
(2) 同本义
岌,山高貌。——《说文新附》
(3) 又如:岌嶷(高峻的样子);岌峨(高;倾颓的样子)
(4) 泛指其他事物之高
侧看岸旋转,白浪若山岌。——孔平仲《二十二日大风发长芦》
(5) 危险 。如:岌嶪(危急;高峻的样子);岌岌不可终日
英文翻译
perilous, hazardous; high, steep
方言集汇
◎ 粤语:gap6 kap1
◎ 客家话:[梅县腔] kip7 [台湾四县腔] kip7 [客语拼音字汇] kib5 [宝安腔] kip7 [客英字典] kip7 [海陆丰腔] kip7
◎ 客家话:[梅县腔] kip7 [台湾四县腔] kip7 [客语拼音字汇] kib5 [宝安腔] kip7 [客英字典] kip7 [海陆丰腔] kip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岌 | 魚及 | 疑 | 緝B | 入聲 | 緝 | 開口三等 | 侵B | 深 | ngip/ngyp | ŋĭĕp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山,我声。本义:山势高峻。常“峨峨”连用)泛指高大
峨,嵯峨也。——《说文》
峨,高也。——《广雅·释诂四》
冠浮云之峨峨。——《楚辞·惜贤》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明· 魏学洢《核舟记》
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 皋之业耶。—— 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又如:峨然(高貌);峨巍(高魇样子);峨舸(高大的船);峨冠(高的冠冕);峨冕(高冠)
英文翻译
lofty
方言集汇
◎ 粤语:ngo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o2 [梅县腔] ngo2 [台湾四县腔] ngo2 [客语拼音字汇] ngo2 [宝安腔] ngo2 [客英字典] ngo2 [沙头角腔] ngo2
◎ 潮州话:ngo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o2 [梅县腔] ngo2 [台湾四县腔] ngo2 [客语拼音字汇] ngo2 [宝安腔] ngo2 [客英字典] ngo2 [沙头角腔] ngo2
◎ 潮州话:ng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莪 | 五何 | 疑 | 歌 | 平聲 | 歌 | 開口一等 | 歌 | 果 | nga | ŋ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