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肯

qǐ kěn [ qi ken]
注音 ㄑ一ˇ ㄎㄣˇ

词语释义

岂肯 qǐkěn

(1)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肯”

既然是你先动了手,我岂肯与你善罢甘休?
how can one agrees to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how can one agrees to]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肯既然是你先动了手,我岂肯与你善罢甘休? 岂肯,汉语拼音qǐ kěn,ㄑㄧˇ ㄎㄣˇ,怎能。

岂肯的网络释义

岂肯

  • 岂肯,汉语拼音qǐ kěn,是一个汉语词语,释义为怎么肯、怎么能够。
  • 近义词

    岂肯造句

    从来天生万物,各有匹偶。今既付我如是之才,如斯之美,又岂肯使我有鳏在下?亦必生有一才美之女,以作蒹葭好合。天花藏主人。
    人若遇见仇敌,岂肯放他平安无事地去呢?
    况满汉大臣官员将家奴不依法决罚,殴责立毙者,皆系按其情事分别议处,重则革职,轻则降调,定例森然,联岂肯稍存歧视?
    周永、陆桂平、刘柱和马振安四人岂肯让冷月寒一人孤身犯险,也紧随其后与蒙面人战在一处,方山也不甘落后,带着平时里几个最好的兄弟,杀入战阵。
    至于清源派,全派皆是女子,自有主见,又岂肯听我青天宗之令?
    葡萄树回答说,我岂肯止住使神和人喜乐的新酒,飘摇在众树之上呢?
    “余下的一千四百五十两,既不现成,这样一个厚交,弟岂肯过为逼勒,情愿将原约撤回,另立一纸借券,只求改日如数见赐。
    无花果树回答说、我岂肯止住所结甜美的果子、飘飖在众树之上呢。
    简直要让人笑破了肚子,几何课竟变成了图画课!如此喜剧的事大家岂肯放过?转眼间,只见男女同学轮番走上讲台。
    国有已困之形,人有不困之志。君民效死,与城俱碎,岂肯为城下之盟哉。
    黄龙不知利害,岂肯善罢甘休,又从另一边扑上。
    杀子之仇,痛彻心扉,两位熊虎之将岂肯甘心,一心谋划如何复仇。
    但只一件,那说不好的,本是恶霸强徒,我偏访恶治他,岂肯还说我好的道理?这说我好的,一定他也是个好人,到底不埋没了我为国为民之心,这就是了。
    但我岂肯为了这些无意识的引诱而迷恋到一个十足的南洋人!
    早知日后闲争气,岂肯今朝错读书。
    二妇非淫奔者,又素不相得,岂肯随一人?且淫奔必避人,岂有白昼公行,缓步待追者耶?其为神谴信矣。
    万里是个把细的人,仓卒之间,岂肯倾心吐胆。
    你岂能用套绳将野牛笼在犁沟之间。它岂肯随你耙山谷之地。

    汉字详情

    qǐ,kǎi [qi,kai]
    部首: 325
    笔画: 6
    五笔: MNB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USU
    四角: 22717

    详细解释

    副词

    (1) (形声。从壴( zhù)省,微省声。壴,陈列乐器。( kǎi)本义:回师时献功之乐)

    (2) “岂”假借作虚词,用在句中或句首,表示反问。

    (3) 相当于“难道”,“怎么”

    岂非计久长。——《战国策·赵策》

    岂若吾乡邻。——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岂其愤世疾邪者耶。——明· 刘基《卖柑者言》

    岂独一琴哉。——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4) 又如:岂奈(何奈,无奈);岂不尔思(怎能不思念你);岂有他哉(表示没有其他原因)

    (5) 相当于何况 。如:岂况(何况)

    (6) 其

    (7) 表示祈使。如:岂不可(怎么不可以)

    (8) 表示估计、推测。相当于也许、莫非

    将军岂有意乎。——《战国策·燕策》

    (9) 又

    荆卿岂无意哉。

    将军岂愿见之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10) 又

    将军岂有意乎。

    (11) 又如:岂有(也许有)

    kǎi

    形容词

    同“恺”( kai)。安乐

    王在在镐,岂乐饮酒。——《诗·小雅·鱼藻》

    既见君子,孔燕岂弟。——《诗·小雅·蓼萧》

    英文翻译

    how? what?

    方言集汇

    ◎ 粤语:hei2
    ◎ 潮州话:ka2

    宋本广韵

    kěn [ken]
    部首: 444
    笔画: 8
    五笔: HEF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MB
    四角: 21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肉,从冎( guǎ)省。本义:着骨之肉) 同本义

    肎,骨间肉肎肎着也。——《说文》。俗字误作肯。

    技经肯綮之未尝。——《庄子·养生主》

    (2) 又如:肯綮

    动词

    (1) 假借为“可”。表示应允,同意

    太后不肯。——《战国策·赵策》

    留为小吏,不肯。——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2) 又如:劝说了半天,他才肯了;肯认(认可,同意);肯可(赞成,同意);肯首(点头表示同意);肯酒(允婚酒。表示女方应允亲事)

    (3) 愿意,心甘情愿、乐意

    莫肯我顾。——《诗·魏风·硕鼠》

    客肯为靖郭君末寡人乎。——《战国策·齐策》。注:“犹可也。”

    不肯者,可以肯也。——《谷梁传·宣公三年》

    秦王不肯击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李伶即又不肯授我。—— 明·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大将军仁慈不肯发令。——《广东军务记》

    (4) 又如:肯干;他肯吗?肯吃苦;肯心儿(心甘情愿);肯心(心甘情愿;顺心);肯道(愿意)

    副词

    (1) 恰恰 。如:肯分(恰恰;凑巧)

    (2) 〈方〉∶表示时常、易于

    你又拿我作情,倒说我小性儿,行动肯恼。——《红楼梦》

    (3) 又如:这几天肯下雨

    英文翻译

    willing; consent to, permit

    方言集汇

    ◎ 粤语:hang2 ho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en3 ken3 [客语拼音字汇] hen3 ken3 [客英字典] ken3 [梅县腔] hen3 ken3 [台湾四县腔] hen3 ken3 [东莞腔] ken3 [陆丰腔] ken3 hen3 [宝安腔] ken3 he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三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等登開上聲開口一等kʰəŋkhongx/qonk

    岂肯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