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陷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诬陷。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四折:“须不是 王枢密 屈陷他的。”《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因 王生 是个书生,屈陷多时,怜他无端,改‘贜物’做了‘原主’,也是知县好处。”
引证解释
⒈ 诬陷。
引元无名氏《谢金吾》第四折:“须不是王枢密屈陷他的。”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因王生是个书生,屈陷多时,怜他无端,改‘贜物’做了‘原主’,也是知县好处。”
屈陷的网络释义
屈陷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
(2) 同本义
屈,拗曲。——《广韵》
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正字通》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易·系辞》
猬缩蠖屈。——马中锡《中山狼传》
不可屈伸。——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安能屈豪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屈膝叩首。——清· 方苞《狱中杂记》
不当屈。——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如:屈指询算(迷信指用手指占算);屈律(弯曲的样子);屈卮(有弯曲把手的酒杯);屈申(屈伸。屈曲和伸展);诎屈(曲折;弯曲);屈伸(屈曲);屈屈(弯弯曲曲);屈蠖(曲身的尺蠖)
(4) 委屈;冤屈
不可屈致。——《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书一屈字。——明· 高启《凫藻集·书博鸡者事》
求一屈己。——清· 刘开《问说》
被诬负屈。——清· 张廷玉《明史》
(5) 又如:屈官司(冤枉官司);屈致(随便招请,使人受到委屈);屈事(冤枉事);屈驰(委屈);屈气(怨气);屈漾(屈央,屈恙。冤枉);屈厄(委屈困顿)
(6) 屈服
屈人之兵。——《孙子·谋政》
屈人之兵而非战。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7) 又如:宁死不屈;大丈夫能屈能伸;屈挠(屈服顺从);屈伏(屈服)
(8) 治理,收治
顺彼长道,屈此群丑。——《诗·鲁颂·泮水》
(9) 强迫
力不胜,皆屈为僮。——柳宗元《童区寄传》
(10) 压抑 。如:屈抑(压抑);屈束(压抑约束)
(11) 缠绕 。如:屈蟠(盘曲);屈郁(盘结、旋绕)
(12) 理亏
理屈词穷。——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形容词
(1) 假借为“崛”。高起,突出
而得屈起在此位者也。——《汉书·叙传上》
(2) 假借为“倔”。直傲不屈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kut7 [客英字典] kiut7 [台湾四县腔] kiut7 [梅县腔] kiut7 [客语拼音字汇] kiud5 kud5 kud6 vud5 [沙头角腔] kut7 [陆丰腔] kiut7 [海陆丰腔] kiut7 [东莞腔] ku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阜( );从臽,臽( )亦声。据金文,象人掉进陷阱形。本义:坠入,掉进)(2) 同本义 陷,高下也。一曰陊也。——《说文》 不可陷也。——《论语》。孔注:“下也。” 上陷而不振。——《国语·鲁语》。注:“坠也。” 一拥而入,人马俱陷。——《三国志通俗演义》 (3) 又如:陷狱(入狱);沉陷(地面陷下去) (4) 陷溺,淹没 陷没而死。——宋· 文天祥《 后序》 (5) 又如:陷溺 (6) 陷害 三长史皆害汤( 张汤),欲陷之。——《史记》 (7) 又如:诬陷(诬告陷害);陷灭(陷害诛灭) (8) 攻破 战常陷坚。——《史记》 (9) 又如:陷敌(陷队。冲入敌阵);陷坚(攻破敌军坚强的阵地。同陷锐) (10) 陷入,落在不利的境地 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 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11) 又如:陷败(遭到失败);陷误(陷入误区);陷身(身陷泥坑、火坑) 名词 (1) 陷阱 。诱捕猎物或诱杀动物用的坑 鱼可使之吞钩,虎可使之入陷。——《齐丘子》 (2) 又如:陷车(古时押解犯人的囚车) (3) 缺点;过失 陷而入于恭。——《国语》 (4) 又如:缺陷(欠缺或不够完善的地方) 英文翻译submerge, sink, plunge; trap
方言集汇◎ 粤语:haam6 ham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am3 [客英字典] ham3 [海陆丰腔] ham5 [客语拼音字汇] ham4 [宝安腔] ham3 [东莞腔] ham3 [台湾四县腔] ham5 [梅县腔] ham5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去五十八陷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