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恤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即屈戌。
明 汤显祖 《紫箫记·送别》:“綺席朱尘笼翠户,银屈卹,紫流苏。”参见“ 屈戌 ”。
引证解释
⒈ 即屈戌。参见“屈戌”。
引明汤显祖《紫箫记·送别》:“綺席朱尘笼翠户,银屈卹,紫流苏。”
屈恤的网络释义
屈恤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
(2) 同本义
屈,拗曲。——《广韵》
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正字通》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易·系辞》
猬缩蠖屈。——马中锡《中山狼传》
不可屈伸。——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安能屈豪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屈膝叩首。——清· 方苞《狱中杂记》
不当屈。——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如:屈指询算(迷信指用手指占算);屈律(弯曲的样子);屈卮(有弯曲把手的酒杯);屈申(屈伸。屈曲和伸展);诎屈(曲折;弯曲);屈伸(屈曲);屈屈(弯弯曲曲);屈蠖(曲身的尺蠖)
(4) 委屈;冤屈
不可屈致。——《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书一屈字。——明· 高启《凫藻集·书博鸡者事》
求一屈己。——清· 刘开《问说》
被诬负屈。——清· 张廷玉《明史》
(5) 又如:屈官司(冤枉官司);屈致(随便招请,使人受到委屈);屈事(冤枉事);屈驰(委屈);屈气(怨气);屈漾(屈央,屈恙。冤枉);屈厄(委屈困顿)
(6) 屈服
屈人之兵。——《孙子·谋政》
屈人之兵而非战。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7) 又如:宁死不屈;大丈夫能屈能伸;屈挠(屈服顺从);屈伏(屈服)
(8) 治理,收治
顺彼长道,屈此群丑。——《诗·鲁颂·泮水》
(9) 强迫
力不胜,皆屈为僮。——柳宗元《童区寄传》
(10) 压抑 。如:屈抑(压抑);屈束(压抑约束)
(11) 缠绕 。如:屈蟠(盘曲);屈郁(盘结、旋绕)
(12) 理亏
理屈词穷。——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形容词
(1) 假借为“崛”。高起,突出
而得屈起在此位者也。——《汉书·叙传上》
(2) 假借为“倔”。直傲不屈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kut7 [客英字典] kiut7 [台湾四县腔] kiut7 [梅县腔] kiut7 [客语拼音字汇] kiud5 kud5 kud6 vud5 [沙头角腔] kut7 [陆丰腔] kiut7 [海陆丰腔] kiut7 [东莞腔] ku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动词 (1) (形声。从心,血声。本义:忧虑) (2) 同本义 恤,忧也。——《说文》 勿恤其孚。——《易·泰》 不印自恤。——《书·大诰》 告而忧恤。——《诗·大雅·桑柔》 不恤国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所图者国恤家仇,所期望者豪杰事功。——明· 张煌言《复郎廷佐书》 (3) 又如:恤功(担忧民众的事务);恤恤(忧虑的样子);恤民(忧虑人民的疾苦) (4) 体恤 朝廷竟无恤赠之典。——《隋唐演义》 恤病讨贰。——《左传》 不知存恤。——《三国志·诸葛亮传》 (5) 又如:恤近忽远(体恤亲近的人而忽略疏远的人);恤金 (6) 怜悯 司寇宜哀狱,台庭幸恤辜。——唐· 沈佺期《移禁司刑》 (7) 又如:恤矜(怜悯) (8) 周济 以恤礼哀寇乱。——《周书·大宗伯》 胡以相恤。——汉· 贾谊《论积贮疏》 存恤贫无告者。——《明史》 隋主闻知大怒,厚恤 麦铁杖等,杀监军 刘士龙,囚 于仲文。——《隋唐演义》 (9) 又如:恤邻(救济近邻);恤贫(救济贫民);恤嫠(救济);恤病(救援有危难的人);恤患(济人于患难) (10) 安置 不遂我遣,恤我九列。——《汉书》 (11) 顾及;顾念 战胜宜阳,不恤 楚交,忿也。——《战国策》 (12) 又如:恤刑(慎用刑法) (13) 抚养 恤孤寡。——《礼记·月令》 恭老恤幼,不忘宾旅。——《孔子家语·弟子行》 (14) 又如:恤孤(抚养孤儿) 名词 (1) 葬仪 俗谚云:“会稽打鼓送恤, 吴兴步担令史。”——《南史》 (2) 又如:恤典(丧葬礼仪) 英文翻译show pity; relieve, help
方言集汇◎ 粤语:seot1
◎ 客家话:[梅县腔] sit7 [陆丰腔] sut7 [客英字典] sut7 sit7 [海陆丰腔] sit7 sut7 [客语拼音字汇] sud6 xid5 [台湾四县腔] sit7 sut7 [宝安腔] sut8 sot8 [东莞腔] sut8 ◎ 潮州话:思温4(戌)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入六術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