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
(2) 同本义
屈,拗曲。——《广韵》
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正字通》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易·系辞》
猬缩蠖屈。——马中锡《中山狼传》
不可屈伸。——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安能屈豪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屈膝叩首。——清· 方苞《狱中杂记》
不当屈。——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如:屈指询算(迷信指用手指占算);屈律(弯曲的样子);屈卮(有弯曲把手的酒杯);屈申(屈伸。屈曲和伸展);诎屈(曲折;弯曲);屈伸(屈曲);屈屈(弯弯曲曲);屈蠖(曲身的尺蠖)
(4) 委屈;冤屈
不可屈致。——《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书一屈字。——明· 高启《凫藻集·书博鸡者事》
求一屈己。——清· 刘开《问说》
被诬负屈。——清· 张廷玉《明史》
(5) 又如:屈官司(冤枉官司);屈致(随便招请,使人受到委屈);屈事(冤枉事);屈驰(委屈);屈气(怨气);屈漾(屈央,屈恙。冤枉);屈厄(委屈困顿)
(6) 屈服
屈人之兵。——《孙子·谋政》
屈人之兵而非战。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7) 又如:宁死不屈;大丈夫能屈能伸;屈挠(屈服顺从);屈伏(屈服)
(8) 治理,收治
顺彼长道,屈此群丑。——《诗·鲁颂·泮水》
(9) 强迫
力不胜,皆屈为僮。——柳宗元《童区寄传》
(10) 压抑 。如:屈抑(压抑);屈束(压抑约束)
(11) 缠绕 。如:屈蟠(盘曲);屈郁(盘结、旋绕)
(12) 理亏
理屈词穷。——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形容词
(1) 假借为“崛”。高起,突出
而得屈起在此位者也。——《汉书·叙传上》
(2) 假借为“倔”。直傲不屈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kut7 [客英字典] kiut7 [台湾四县腔] kiut7 [梅县腔] kiut7 [客语拼音字汇] kiud5 kud5 kud6 vud5 [沙头角腔] kut7 [陆丰腔] kiut7 [海陆丰腔] kiut7 [东莞腔] ku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双手捧着尊,从酉,从収( )。小篆从酋,从収。或作寸。本义:酒器)(2) 同本义 尊,酒器也。——《说文》。字亦作罇。 辩六尊之名物。——《周礼·大宗伯》。司农注:“献尊、象尊、著尊、壶尊、大尊、山尊。” 尊用牺象山罍。——《礼记·明堂位》 侧尊。——《仪礼·士冠礼》 形似酒尊。——《后汉书·张衡传》 皆隐在尊中。 尊则振龙。 一尊还酹江月。——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 又如:携尊(端起酒器);尊觯(尊谭。泛指酒器);尊爵(泛指礼器或酒器);尊彝(尊、彝均为古代酒器);尊中弩(酒尊中的弩影) (4) 行使行政的和常常是司法的职责的地方官员 。如:邑尊;县尊 动词 (1) 敬重;推崇 尊贤而重士。——汉· 贾谊《过秦论》 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论语》 (2) 又如:尊人(尊敬他人);尊上(尊敬长上);尊明(尊敬地对待并明示于人);尊贤(尊敬贤者);尊优(尊敬优待);尊齿(敬重年长者) (3) 重视 牟夷非卿而书,尊地也。——《左传》 置诗、书、重攻战,尊首级。——《新唐书》 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礼记·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意思是君子尊崇高尚的道德品质,然后归结到由勤问好学入手。言:论。德性:高尚的道德品质。道:经由,名词用如动词。且:况且、并且、而且,表递进的连词。先:指先提出来,动词。子思:孔伋,孔子的孙子,传说《中庸》是他作的。)—— 清· 刘开《问说》 (4) 又如:尊用(重用);尊异(格外重视) (5) 减损 子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墨子》 (6) 撙。节制;谦抑 谦尊而光。——《易·谦》 大者不难卑身尊位以下之。——《韩非子·说疑》 (7) 又如:尊节(克制;遵守法度);尊让(克制谦让) (8) 同“遵”。遵行,遵从 尊五美,屏四恶。——《论语·尧曰》 行既已尊之。——《韩诗外传》 守者必善,而君尊用之,然后可以守也。——《墨子》 (9) 置酒,把酒倒入杯、碗、尊中 夫奥老妇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礼记》 (10) 又如:尊醮(酌酒) (11) 尊奉 见其尊己也。——唐· 韩愈《原毁》 尊尚勇武。——宋· 苏轼《教战守》 形容词 (1) 尊贵;高贵 天子者,执位圣尊。——《荀子》 位尊而无功。——《战国策·赵策》 媪尊长安君之位。 履至尊。——汉· 贾谊《过秦论》 非尊于齐楚… 始吾读孟轲书,然后知 孔子之道尊。—— 唐· 韩愈《读》 德隆望尊。——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又如:尊大(尊贵伟大;至高至大);尊安(尊贵安泰);尊客(尊贵的宾客);尊遂(尊贵显达);尊胜(尊贵;尊严);尊肃(尊贵庄严);尊优(地位尊贵,生活优裕);尊爵(尊贵的爵位) (3) 高,高出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易·系辞》 虞庆为屋,谓匠人曰:“屋太尊。”——《韩非子》 (4) 又如:尊远(高远);尊位(高位);尊者(称辈分或地位高的人);尊盛(位高势盛);尊属(辈分高的亲属);尊官(高官) (5) 年龄大 间有年尊人不识羞耻,亦复为之。——吴自牧《梦梁录》 一族之中,惟李清年齿最尊,推为族长。——《醒世恒言》 (6) 又如:尊老(称年高的长辈);尊年(高龄);尊宿(年老而有名望的高僧);尊齿(高龄) (7) 庄重;隆重 。如:尊礼(隆重的礼仪);尊严(庄重肃穆) (8) 重要;紧要 为客治饭而自藜藿,名尊于实也。——《淮南子》 (9) 又如:尊要(重要);尊秘(重要而深秘) 代词 (1) 敬词 (2) 对帝王、官吏的称呼。如:尊王、尊君(称帝王);尊官(对官员的敬称) (3) 称呼父亲(1) 称别人的父亲。如:尊上,尊大人(称人父母);尊大君(称人父亲);尊甫、尊公(称别人父亲);尊侯(敬称别人父亲);尊堂(敬称他人母亲);令尊 (2) 称自己的父亲、母亲。如:尊慈,尊萱(对自己母亲的敬称);家尊。亦以称“伯叔” (4) 对长辈的称呼。如:尊上(尊长) (5) 对一般人的敬称。如:尊篆(您的大名,客气说法);尊人(旧时称他人父母的敬词);尊官(尊敬的客官);尊壶(尊夫人);尊兄(对同辈年长者或己兄、他兄或朋友、共事者之间的敬称);尊姓(对人姓氏敬称);尊门(对人家族敬称) 量词 (1) 称盛酒器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唐· 杜甫《春日怀李白》 (2) 称塑像 龛中各有人像一尊,手中各持种种乐器作吹奏式。——郭沫若《女神之再生》 (3) 又如:一尊佛像 (4) 称大炮 。如:五十尊大炮 英文翻译respect, revere, venerate; honor
方言集汇◎ 粤语:zeon1 zyun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un1 [台湾四县腔] zun1 [梅县腔] zun1 [东莞腔] zun1 [客语拼音字汇] zun1 [陆丰腔] zun1 [客英字典] zun1 [海陆丰腔] zun1 [宝安腔] zun1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三魂
详细解释形容词 (1) (形声。从木,王声。本义:弯曲;不正) (2) 同本义 枉,邪曲也。——《说文》 是犹立直木而求其景之枉也。——《荀子·王霸》 枉道速祸。——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枉用三尺。——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枉法营私(曲解、破坏法律,以谋求私利);枉矢(不直的箭);枉径(弯曲的小路);枉策(弯曲的马鞭);枉路(弯曲的道路);枉渚(弯曲之渚);枉木(曲木,弯木);枉直(曲与直。比喻是非、好坏) (4) 邪恶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 (5) 又如:枉上(不正之君主);枉邪(邪恶不正,亦指邪恶不正的人);枉情(邪念) (6) 乱的 。如:枉攘(纷乱的样子) 动词 (1) 使受冤屈 恒人见枉。——《论衡·问孔》 其枉民也。——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枉状(歪曲事实,诬告别人的状文);枉滥(枉法恣肆,使人无辜受害);枉结(冤屈难解的事件);枉抑(冤屈);枉陷(冤枉陷害;无故陷害) (3) 绕道 。如:枉帆(谓船绕道而行) (4) 违背 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白居易《重赋》 (5) 又如:枉戾(谓歪曲颠倒);枉屈(歪曲,违背);枉墨矫绳(比喻违背准绳、准则);枉道事人(本谓违背正道侍奉人) (6) 凌弱 。如:枉桡(违法曲断;偏私不公,使有理不申);枉曲(谓违法曲断;不公正) (7) 谦词。谓使对方受屈 枉车骑过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亲枉车骑。 (8) 又如:枉驾(屈尊以相访。称人走访的敬词);枉骑(屈尊相访。即枉驾);枉人(谓枉劳人,麻烦别人);枉才(指被埋没的人才);枉口(屈服改口);枉问(敬词。犹言承蒙问候);枉访(屈尊就访);枉语(屈尊告诉) 副词 (1) 徒然,白费 还有枉抛心力处,多于五柳赋闲情。——唐· 崔道融《读杜紫微集》 (2) 又如:枉费工夫;枉言(白说,空说);枉沐(白白地蒙受);枉苦(徒然;白白地);枉劳(徒劳);枉说(徒然说,白说);枉杀(白费;辜负) 英文翻译useless, in vain; bent, crooked
方言集汇◎ 粤语:wong2
◎ 客家话:[陆丰腔] wong3 [梅县腔] nong5 wong3 [沙头角腔] wong3 [客英字典] vong3 [台湾四县腔] wong3 nong3 nong5 [东莞腔] wong3 [宝安腔] wong3 [客语拼音字汇] vong3 [海陆丰腔] wong3 nong3 nong5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三十六養
详细解释动词 (1) (形声。从页( ),头。表示与头有关。雇声。本义:回头看)(2) 同本义 顾,环视也。——《说文》 顾见汉骑 司马吕马童。——《史记·项羽本纪》 顾瞻周道。——《诗·桧风·匪风》 眷言顾之,潸焉出涕。——《诗·小雅·大东》 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论语·乡党》 庄子持竿不顾。——《庄子·秋水》 友人惭,不下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方正》 荆轲顾笑 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战国策·燕策》 (3) 又如:顾瞻(回首环视;眷顾;关照);顾盼生辉(一回首,一注目,都有无限光彩。比喻眉目传神);顾返(回头,回家);顾笑(回头而笑);顾望(回视,观望。有谦让、畏忌或踌躇不前的意思) (4) 观看,瞧 顾我则笑。——《诗·邶风·终风》 惠顾前好。——《左传·宣公十二年》 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聊斋志异·促织》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5) 又如:四顾无人;相顾一笑;顾观(观看);顾眺(眺望,远望);顾影惭形(看着身影,心感内疚) (6) 访问,拜访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三国志·诸葛亮传》 (7) 又如:光顾;枉顾;三顾茅庐;顾聘(拜访聘请);顾访(探视访问);顾临(过访) (8) 照顾,关怀 子布、 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魏风·硕鼠》 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不顾思义。——《汉书·李广苏建传》 (9) 又如:顾睦(照顾);顾揽(照管);顾管(照顾,照管);顾报(顾念报答) (10) 眷念,顾及 屈平既嫉之,虽流放,眷顾 楚国,系心 怀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战国策·齐策》 (11) 又如:顾惯(顾念);顾哀(眷念哀怜);顾思(眷顾思念);顾重(顾念重视) (12) 反省 。如:顾省(省察);顾愆(反省自己的过失) (13) 顾虑;考虚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楚辞·屈原·涉江》 (14) 如:顾畏(顾虑畏惧);顾惮(顾忌);顾累(忧虑麻烦);顾忧(操心) (15) 通“雇”。出钱请人做事 天下女徒已论,归家,顾山钱月三百。——《汉书·平帝纪》 如此使用民财以顾其功。——《汉书·晁错传》 (16) 又如:顾倩(雇用);顾募(雇佣征募);顾唤(雇请) 名词 商店称来买货的人 。如:惠顾;主顾;顾客 副词 (1) 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而”、“不过”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史记·魏公子列传》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战国策·燕策》 (2) 反而,却 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战国策·秦策一》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又如:顾荷(反而受到) 英文翻译look back; look at; look after
方言集汇◎ 粤语:gu3
宋本广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