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乏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穷竭困顿。
宋 范仲淹 《议守》:“馈输满道,千里不絶,国用民力,日以屈乏。”
引证解释
⒈ 穷竭困顿。
引宋范仲淹《议守》:“馈输满道,千里不絶,国用民力,日以屈乏。”
屈乏的网络释义
屈乏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
(2) 同本义
屈,拗曲。——《广韵》
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正字通》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易·系辞》
猬缩蠖屈。——马中锡《中山狼传》
不可屈伸。——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安能屈豪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屈膝叩首。——清· 方苞《狱中杂记》
不当屈。——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如:屈指询算(迷信指用手指占算);屈律(弯曲的样子);屈卮(有弯曲把手的酒杯);屈申(屈伸。屈曲和伸展);诎屈(曲折;弯曲);屈伸(屈曲);屈屈(弯弯曲曲);屈蠖(曲身的尺蠖)
(4) 委屈;冤屈
不可屈致。——《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书一屈字。——明· 高启《凫藻集·书博鸡者事》
求一屈己。——清· 刘开《问说》
被诬负屈。——清· 张廷玉《明史》
(5) 又如:屈官司(冤枉官司);屈致(随便招请,使人受到委屈);屈事(冤枉事);屈驰(委屈);屈气(怨气);屈漾(屈央,屈恙。冤枉);屈厄(委屈困顿)
(6) 屈服
屈人之兵。——《孙子·谋政》
屈人之兵而非战。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7) 又如:宁死不屈;大丈夫能屈能伸;屈挠(屈服顺从);屈伏(屈服)
(8) 治理,收治
顺彼长道,屈此群丑。——《诗·鲁颂·泮水》
(9) 强迫
力不胜,皆屈为僮。——柳宗元《童区寄传》
(10) 压抑 。如:屈抑(压抑);屈束(压抑约束)
(11) 缠绕 。如:屈蟠(盘曲);屈郁(盘结、旋绕)
(12) 理亏
理屈词穷。——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形容词
(1) 假借为“崛”。高起,突出
而得屈起在此位者也。——《汉书·叙传上》
(2) 假借为“倔”。直傲不屈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kut7 [客英字典] kiut7 [台湾四县腔] kiut7 [梅县腔] kiut7 [客语拼音字汇] kiud5 kud5 kud6 vud5 [沙头角腔] kut7 [陆丰腔] kiut7 [海陆丰腔] kiut7 [东莞腔] ku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名词 (1) 古代射礼唱靶者用以避箭的器具,其形略似屏风 乏,春秋传曰,反正为乏。——《说文》。按,容也。从反正,推事。受矢者为正,避矢者为乏。 故文反正为乏。——《左传·宣公十五年》 凡乏用革。——《仪礼·大射仪》 乏参侯道。——《仪礼·乡射礼》。注:“容谓之乏,所以为获者御矢也。” (2) 无功伏安,电抗性伏安单位 动词 (1) 假借为贬。物质财富短缺 振乏绝。——《吕氏春秋·季春》。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战国策·齐策》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史记·货殖列传序》 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 (2) 又如:乏资(缺乏费用);乏力(缺少气力);不乏其人 (3) 荒废;耽误 子往矣,无乏吾事。——《庄子·天地》 自严奏答无滞,不敢安寝,头目臃肿,事幸无乏。——《明史》 (4) 没有,无 。如:乏趣(无味,没有兴味);乏手(手头不宽裕);乏角儿(没有名气的演员) 形容词 (1) 不正 。如:乏样子(丑陋的相貌) (2) 疲乏;无力 因其劳乏而乘之。——《新五代史·周德威传》 (3) 又如:乏倦(疲倦);乏乏(很疲倦);人困马乏 (4) 使土地贫瘠的,或使丧失力量或功效的 。如:乏地 (5) 无能的,不中用的 我想昭君娘娘跟那 西施娘娘难道都是这种乏样子吗?——《老残游记》 (6) 又如:乏角儿(演技不高、没有名气的演员) (7) 穷困 。如:乏用(手头拮据);乏竭(竭尽;穷困);乏窘(穷困艰难) 英文翻译lack; poor
方言集汇◎ 粤语:fat6
◎ 客家话:[梅县腔] fat8 [台湾四县腔] fat8 [客英字典] fat8 [东莞腔] fap8 [沙头角腔] fat8 [宝安腔] fat8 [海陆丰腔] fat8 [陆丰腔] fat8 [客语拼音字汇] fad6 ◎ 潮州话:huag8【潮州】huêg8 (hûak 旧时:hûet)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入三十四乏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