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递

céng dì [ ceng di]
繁体 層遞
注音 ㄘㄥˊ ㄉ一ˋ

词语释义

1.层层递进。 2.逐级递送。 3.修辞格的一种。用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来表达层层递进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层层递进。

    严复 《原强》:“夫 中国 今日之民,其力、智、德三者,苟通而言之,则经数千年之层递积累,本之乎山川风土之攸殊,导之乎刑政教俗之屡变,陶钧炉锤而成此最后之一境。”

  2. 逐级递送。

    《清史稿·刑法志三》:“凡诉讼在外由州县层递至於督抚,在内归总於三法司。”

  3. 修辞格的一种。用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来表达层层递进的意思。

引证解释

⒈ 层层递进。

严复《原强》:“夫中国今日之民,其力、智、德三者,苟通而言之,则经数千年之层递积累,本之乎山川风土之攸殊,导之乎刑政教俗之屡变,陶钧炉锤而成此最后之一境。”

⒉ 逐级递送。

《清史稿·刑法志三》:“凡诉讼在外由州县层递至於督抚,在内归总於三法司。”

⒊ 修辞格的一种。用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来表达层层递进的意思。

层递的国语词典

凡两个以上的事物,有大小轻重等比例,依次序层层递进的修辞法,称为「层递」。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层递的网络释义

层递

  • 层递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céng dì,是把要表达的意思按照大小、多少、高低、轻重、远近等不同程度逐层排列的写法。
  • 层递造句

    就总体而言,其故事结构的编排大体有层递、正反相较、并列编排等几种方式。
    各层高度逐渐低矮,塔身宽度层层递减,使塔的轮廓微微内收、挺拔俊秀,呈四角锥体状,为中国重楼建筑与印度塔身构造巧妙结合的产物。
    整个建筑以照壁、南神门、山门、香亭为中轴,左右对称,南低北高,层层递进,高低起伏,参差错落,布局严谨。
    基于分层递阶控制的思想将双处理器应用于不同层次,分别实现高速复杂运算和运动实时控制。
    大庸朝以武立国,一百三十六洲,每洲设大武府,是朝廷最高地方武力象征,洲下又有郡武府,层层递减,这铁牌便是唐海郡下颁郡府铁牌,一共十六枚。
    本文就自主式水下潜器的模型,给出了该潜器分为四层的分层递阶控制系统及分层递阶控制的仿真结果。
    从最低层基本单元系统求解开始,由低层向高层递升,直至最高层。
    采用四层递阶结构模式:指标层、领域层、准则层、目标层可科学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度的计量指标体系,作为衡量区域综合发展水平的方法。
    从“古者诗三千余篇”到“三百五篇”,是一个在自然选择淘汰与人工整理双重作用下的层层递减的历史过程,不存在十去其九式的一蹴而就的情况。
    利用两层递阶结构和模糊逻辑对城市交通干线进行实时协调控制。
    不但可以逐层递推头皮下各层组织结构上的电位分布,而且减少了计算量。

    汉字详情

    céng [ceng]
    部首: 327
    笔画: 7
    五笔: NFC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SMMI
    四角: 772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尸,尸者象屋形,从屋省。本义:楼房)

    (2) 同本义

    层,重屋也。——《说文》

    珠殿连云,金层辉景。——刘孝绰《栖隐寺碑》

    (3) 又如:层楹(高楼大厦)

    (4) 构成整个事物的一个层次 。如:里层;上下层;外层;富矿层;阶层;大气层

    形容词

    (1) 重叠

    高堂邃宇,槛层轩些。——《楚辞·招魂》

    (2) 又

    层台累榭。

    巡曾楹而空楹。——《文选·江淹·别赋》

    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层观(重叠高耸的宫观楼宇);层台(多层的高台);层云(重重云层);层澜(叠起的波浪)

    (4) 高 。如:层穹(形容天清气朗,天空高远);层空(高空);层霄(天空高远的地方)

    (5) 起伏的 。如:层波(起伏的波浪)

    副词

    重复,连接不断

    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量词

    (1) 量的单位,用于重叠的、有层次的事物

    云盖三层。——《山海经·海外西经》

    (2) 又如:一层油漆;一层薄冰;两层玻璃,五层楼

    (3) 可以分项分步的东西 。如:更上一层楼;进一层想

    英文翻译

    storey, layer, floor, stratum

    方言集汇

    ◎ 粤语:cang4

    宋本广韵

    [di]
    部首: 306
    笔画: 10
    五笔: UXHP
    五行:
    吉凶:
    仓颉: YCNH
    四角: 383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虒( )声。本义:轮流;交替)

    (2) 同本义

    递,更易也。——《说文》

    国之递甚也。——《战国策·齐策六》

    二八侍宿射递代些。——《楚辞·招魂》

    诈术递用。——《吕氏春秋·先巳》

    合场递进。——傅毅《舞赋》

    日月递炤(照)。——《荀子·天论》

    (3) 又如:递嬗(不断地更迭、变化);递代(互相替换);递衣(轮流换穿同一件衣服);递兴(交替兴起);递迁(更易变化)

    (4) 传;传送 。如:恭敬地递上;递钟(传杯,把盏);递传帖(递送帖子);递局(递眼色;示意);递夫(古代在驿站间运送官方货物的役仆);递铺(传送官方文书或货物的驿站);递禀(向上级呈关报告);递盏(传杯饮酒);递盗(转移偷盗之物)

    (5) 特指通过驿站传递公文、货物等

    驿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宋· 沈括《梦溪笔谈》

    (6) 如:递运(转运;驿站运输)

    (7) 押送 。如:递解还乡(押送犯人返回原籍);递发(挥送);递流(放逐)

    副词

    (1) 顺次地;一个一个地

    向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如:递加;递减;递相(顺次,一个接一个,各自);递转(依次转动);递演(逐步演变);递毁(依次毁废);递化(顺次改变);递日(一日接一日)

    名词

    (1) 驿站 。如:递铺(驿站,邮局);递卒(驿站的役卒);递角(邮包)

    (2) 驿车;驿马

    黄衣小使录姓名,领出长安乘递行。—— 唐· 白居易《缚戎人》

    英文翻译

    hand over, deliver; substitute

    方言集汇

    ◎ 粤语:dai6
    ◎ 潮州话:din5(tîⁿ) [饶平、潮阳]di5(tî)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