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势

jiù shì [ jiu shi]
繁体 就勢
注音 ㄐ一ㄡˋ ㄕˋ

词语释义

就势 jiùshì

(1) 趁势;顺势,即顺着动作上便利的形势

对手扑过来,我就势把他摔倒在地
making use of momentum

词语解释

  1. 趁机;顺便。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三折:“寡人呵,万里烟尘你也合嗟讶,就势儿把吾当諕。”《金瓶梅词话》第一回:“ 武松 寻思:我就势把这大虫拖下岗子去。” 沙汀 《淘金记》十:“他伸直腰,拍拍桌子,就势挨近 彭胖 坐下。”

引证解释

⒈ 趁机;顺便。

元白朴《梧桐雨》第三折:“寡人呵,万里烟尘你也合嗟讶,就势儿把吾当諕。”
《金瓶梅词话》第一回:“武松寻思:我就势把这大虫拖下岗子去。”
沙汀《淘金记》十:“他伸直腰,拍拍桌子,就势挨近彭胖坐下。”

就势的国语词典

趁著形势上的便利。

如:「你回来的时候,就势帮我带一瓶酱油,好吗?」

就势的网络释义

就势

  • 就势,指趁势;顺势,即顺着动作上便利的形势。如:对手扑过来,我就势把他摔倒在地。
  • 就势造句

    它们依山就势,负阴抱阳,以良好的生态格局和优美的景光效果,与大自然浑然一体。
    杰夫把她拉了起来,他站在那儿,就势抓住了倚墙而立的一棵树。
    随之而来的,是一个足够温暖的温度,头皮在接收到的那一刻迅速将这惊人的触感传导到中枢神经。男人并没有勉强地将他的正脸掰过来,只是就势在手掌离开的时候,低身亲吻了他的发,却是此刻能给的全部温柔。
    作者随形就势,挖脏去绺,遮瑕显瑜,立体圆雕出羊衔如意之景象,羊匍匐侧身,身姿柔和,一只小羊同样翘首盼望,透露出浓浓母子之情。
    我们兄弟手足情深,如果你们一人武功不行,就势必会拖累了四人,你们愿意因为自己努而到头来累死兄弟吗?
    正因为干涸湖床的微妙的地貌变化,影响了局部组成成分的变化,这就势必影响干涸湖床的光谱特征,从而形成“大耳朵”。
    白河农家院美丽的白河蜿蜒百里,跨越延庆、怀柔、密云三县,其间随山就势,形成白河峡谷。
    他岣嵝的身躯弯成一个弓形,同时右手一指,射空的飞剑在空中就势一个旋转,爆发出一股凌厉的剑气。
    韦不凡没有减慢速度的迹象,而是就势快速的用左右脚扣了几下球,见聂文成不上当又在他面前踩起了单车。
    出此高难题目,本想刁难一下就势黜落。
    因此,在职业中专的语文教学中实施激励教学也就势在必行。
    故而我对这种大合影一向作为一种负担,有一次想溜开,不想被主持人捉住,就势送入前排边上多余的一座,结果反而又引起了别人的种种猜测和不满。
    雷声峰的建筑群,依山就势,布局灵活,朴素自然,较少人工雕凿、强化安排的痕迹。
    贤臣身带残疾,焉能行走得动,只得又雇了两个赶程驴,搭上褥套;小西扶持施公骑上,然后自己就势也就乘上,前后顺着大道行去。
    那门徒便就势靠著耶稣的胸膛、问他说、主阿、是谁呢。
    就势运力,脚蹬手抓,浑身使劲,只听得脚下干土簌簌下落,整团树根都在晃动,泥沙俱下,然而,这一切已经不重要了。
    在这庄严世界里没有梦。但这里私下传闻,物质无穷之惟一目的就是为灵魂提供不尽清泉,以减轻灵魂求知的渴望,这种渴望是永远止不住的,因为要止住这种渴望就势必消灭灵魂本身。埃德加·爱伦·坡。
    后沟古村民居建筑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土穴窑居,其特点是依崖就势、随形生变、层窑叠院、参差别致。
    番人虽顽梗,须杀进他三关,就势如破竹了。
    那大汉听风辨器,猿臂轻舒,反手将长箭抄在手中,就势在马臀上轻轻一扎,一带缰绳,那马一声长鸣,离开官道,向旷野里泼剌剌撒腿奔去。

    汉字详情

    jiù [jiu]
    部首: 225
    笔画: 12
    五笔: YID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YFIKU
    四角: 039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京尤会意。“京”意为高,“尤”意为特别。本义:到高处去住)

    (2) 同本义

    就,就高也。从京从尤。尤,异于凡也。——《说文》。桂馥注:“此言人就高以居也。” 孔广居注:“京,高丘也。古时洪水横流,故高丘之异于凡者人就之。”

    (3) 靠近;走近;趋向

    就,即也。——《广韵》

    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礼记·曲礼》

    不就利,不违害。——《庄子·齐物论》

    不知就先,不知就后。——《庄子·大宗师》

    禹趋就下风,立而问焉。——《庄子·天地》

    夫子休就舍。——《庄子·说剑》

    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去故乡而就远兮。——《楚辞·九章·哀郢》

    还来就菊花。——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就吾求寒衣。——《资治通鉴·唐纪》

    持就火炀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就童子试。——清· 周容《芋老人传》

    (4) 又如:就书(前往从学);就利(趋利,求利);就第(归回宅第;回家);就和(接近)

    (5) 归于

    处工就官府,处商就井市。——《国语》

    (6) 又如:就化(归顺,向化);就班(按次序归位);就款(归顺臣服)

    (7) 担任;开始从事 。如:去就(担任或不担任职务);就列(就位。任职);就事(就职);就田(从事耕种)

    (8) 下;搭着吃 。如:炒鸡蛋就饭;就菜;花生仁就酒

    (9) 完成;成功

    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战国策·齐策》

    组已就而效之,其组异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以就懿德。——《后汉书·列女传》

    瞬息可就。——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指物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

    某业所就。——清· 黄宗羲《原君》

    (10) 又如:就亲(成就婚事,成亲);就名(成就功名)

    (11) 终,尽 。如:就命(去死;毕命)

    (12) 迁就;将就

    刑罚不审则有辟就。——《管子》

    (13) 又如:半推半就;牵就;就着(就便;顺便);就滑(随便;方便)

    (14) 受;被 。如:就戮(受戮,被杀);就缚(受绑,受擒);就封(受封);就决(受死刑)

    (15) 登上;开始,启

    于是荆轲就车而去。——《史记·刺客列传》

    (16) 又如:就道(上路);就涂(上路,动身)

    副词

    (1) 立刻,马上 。如:春天就要来了

    (2) 和…一样早 。如:今天早晨雨就停了

    (3) 一…就… 。如:他下课后就到图书馆去了

    (4) 只,仅仅 。如:就你一个来吗?

    (5) 事实正是如此 。如:工具就在房里,你自己找吧!

    (6)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自然怎么样 。如:不斗争就不能前进

    介词

    (1) 在 。如:就理(内情)

    (2) 从

    就其不忘一芋。——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就中

    (4) 组成介词结构,引进所要说明的对象或范围,常跟后面的“说”、“看”、“而论”等相呼应 。如:就字面上看

    (1) 偏偏 。如:你不让我干,我就要干!

    (2) 表示决意或意图 。如:今天天气这么好,我就要去

    表示假设或让步关系,相当于“假如”、“即使” 。如:就让(即使;就算)

    英文翻译

    just, simply; to come, go to; to approach, near

    方言集汇

    ◎ 粤语:zau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iu5 [宝安腔] ciu3 [梅县腔] ciu5 [客语拼音字汇] qiu4 [沙头角腔] tsieu5 [台湾四县腔] ciu5 [东莞腔] ciu3 [海陆丰腔] ciu6 [陆丰腔] ci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疾僦去聲開口三等dzʰĭəuziuh/dziow
    shì [shi]
    部首: 217
    笔画: 8
    五笔: RVYL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IKS
    四角: 554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力,埶( )声。本义:权力;权势)

    (2) 同本义

    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史记·货殖列传序》

    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明史·海瑞传》

    (3) 又如:势家(有权势的豪家大族);失势(失去权势);权势(权柄和势力);势子(趋炎附势的人);势利(权势和利益);势任(掌握权势的重要职位);势利场(争权夺利的地方)

    (4) 力量;威力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 秦。—— 宋· 苏洵《六国论》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资治通鉴》

    (5) 又如:声势(声威和气势);势耀(势力威望);势倾人主(威风势力压倒了皇帝);势派(气势;气派)

    (6) 形势;情势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汉· 贾谊《过秦论》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 又如:势促(形势所迫);势面(世面);势穷力屈(形势窘迫,力量衰竭);大势所趋;守势;势胜(形势优越)

    (8) 姿态

    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9) 又如:装腔作势

    (10) 形状;样式;架式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11) 又如:势相

    模样(样子);势况(样子,模样);势沙(势杀、势煞、势霎。样子;模样);势样(样子;姿势)

    (12) 自然界或物体的形貌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13) 人及动物的睾丸

    淫者割其势。——《晋书·刑法志》

    (14) 又如:势不知有无(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而忘记了一切。势:指男子生殖器)

    (15) 物理学名词 。亦称“位”。根据它可以算出在某范围内任一点的强度或速度的不同函数中的任一函数

    (16) 势头;趋势;时机

    三保见敌势可乘,急挥帜。——《清稗类钞·战事类》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庙之中。——《史记·项羽纪赞》

    (17) 又如:势如破竹

    (18) 姓

    英文翻译

    power, force; tendency

    方言集汇

    ◎ 粤语:sai3
    ◎ 潮州话:s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