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露

chén lù [ chen lu]
繁体 塵露
注音 ㄔㄣˊ ㄌㄨˋ

词语释义

1.微尘滴露,喻事物微小不足称。 2.犹言风霜,比喻辛劳。 3.尘飞露干,比喻时间短促。

词语解释

  1. 微尘滴露,喻事物微小不足称。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冀以尘露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况学仙之士,未必有经国之才,立朝之用,得之不加尘露之益,弃之不觉毫釐之损者乎!” 宋 司马光 《言遣奠札子》:“此虽圣明所自知,然臣区区尚欲以尘露之微,助山海之大,庶几万一或有所益焉。”

  2. 犹言风霜,比喻辛劳。

    《宋书·谢庄传》:“陛下今蒙犯尘露,晨往宵归,容恐不逞之徒,妄生矫诈。” 唐 元稹 《报雨九龙神文》:“是月己巳,刺史 稹 以二从事蒙受尘露,百里诣龙,为七邑民赴诉不雨。”

  3. 尘飞露干,比喻时间短促。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三二:“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引证解释

⒈ 微尘滴露,喻事物微小不足称。

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冀以尘露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
晋葛洪《抱朴子·释滞》:“况学仙之士,未必有经国之才,立朝之用,得之不加尘露之益,弃之不觉毫釐之损者乎!”
宋司马光《言遣奠札子》:“此虽圣明所自知,然臣区区尚欲以尘露之微,助山海之大,庶几万一或有所益焉。”

⒉ 犹言风霜,比喻辛劳。

《宋书·谢庄传》:“陛下今蒙犯尘露,晨往宵归,容恐不逞之徒,妄生矫诈。”
唐元稹《报雨九龙神文》:“是月己巳,刺史稹以二从事蒙受尘露,百里诣龙,为七邑民赴诉不雨。”

⒊ 尘飞露干,比喻时间短促。

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之三二:“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尘露的国语词典

尘埃和露水。比喻细微不足道。

尘露的网络释义

尘露

  • 《尘露》是曹植创作的文献。
  • 汉字详情

    chén [chen]
    部首: 338
    笔画: 6
    五笔: IF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FG
    四角: 90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尘土)

    (2) 同本义

    湫隘嚣尘。——《左传·昭公三年》。注:“土也。”

    尘埃也。——《庄子·逍遥游》

    而游于尘垢之外。——《庄子·齐物论》

    朱尘筵些。——《楚辞·招魂》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渭城朝雨浥轻尘。—— 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 又如:浮尘;降尘;灰尘(尘土);一尘不染;尘封(盖满灰尘);尘涓(尘埃与一滴水。比喻细微);尘芥(尘土与草芥。比喻无价值的东西);尘沙(因风飞扬的灰沙)

    (4) 喻庸俗肮脏或指庸俗肮脏的事物

    春不得避风尘。——晁错《论贵粟疏》

    惊尘蔽天。——马中锡《中山狼传》

    (5) 又如:尘陋(凡俗浅陋)

    (6) 尘世,人世间,俗间。又称:尘间;尘浊;尘市;尘域;尘堀;尘区;尘海 。如:红尘(旧称繁华的社会,也泛指人世间);尘凡(凡尘;尘世)

    (7) 踪迹;业迹 。如:步后尘;前尘(遗尘。从前的或从前经历的事)

    (8) 重量单位。十埃为“尘”

    (9) 姓

    动词

    (1) 蒙上灰尘,弄脏

    无将大车,祗自尘兮。——《诗·小雅·无将大车》

    (2) 又如:尘颜(尘容);尘黩(玷污);尘面(尘污的脸面);尘目

    谦词,有污尊目

    英文翻译

    dust, dirt, ashes, cinders

    方言集汇

    ◎ 粤语:can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in2

    宋本广韵

    lòu,lù [lou,lu]
    部首: 802
    笔画: 21
    五笔: FKHK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BRMR
    四角: 10164

    详细解释

    lòu

    动词

    (1) 显出;冒出 。如:露刃(刀剑出鞘);露光;露相;露白(露于外。白:银子)

    (2) 另见

    名词

    (1) (形声。从雨,路声。本义:露水)

    (2) 同本义

    露,润泽也。——《说文》。段注:“泽与露叠韵。五经通义曰:和气津凝为露。蔡邕月令曰:露者,阴之液也。按,露之言胪也。故凡陈列表见于外曰露。” 朱曰:“士气津液从地而兴,若薄以寒气,即结而为霜。”

    阳气胜则散为雨露。——《多戴礼记·曾子天圆》

    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3) 又

    白露未已。

    朝露待日晞。——《乐府诗集·长歌行》

    人生如朝露。——《汉书·李广苏建传》

    (4) 又如:雨露(雨和露。比喻恩惠);露草(沾露的草;植物名);露师(军队蒙受风霜雨露,住宿在外);露水姻缘(短暂的、不正当的男妇关系)

    (5) 水气

    白露横江。——苏轼《赤壁赋》

    (6) 糖浆,糖汁。如:果子露;玫瑰露;荷叶露

    (7) 滋润;恩泽 。如:露雨(比喻恩泽);露脸(比喻脸如露珠般晶莹润泽)

    (8) 通“路”。道路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诗·邶风·式微》

    朝群臣于露门。——《周书·武帝纪上》

    动词

    (1) 显露;显现在外

    今乐远出以露威灵。——《文选·扬雄·长杨赋》

    都邑露。——《荀子·富国》。注:“谓无城郭墙垣。”

    乃露布上书。——《后汉书·李云传》。注:“露布,谓不封也。”

    止露尻尾。——《聊斋志异·狼三则》

    袒胸露乳。——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赤身露体;藏头露尾;抛头露面;露白(财宝被人看见);露天生意(〈方〉∶摆摊卖货);露堂(室外;露天);露止(栖宿在屋外或野外);露立(露天站立);露布(指不封口的公文或布告)

    (3) 滋润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诗·小雅·白华》

    (4) 庇护

    智子之道善矣,是先生覆露子也。——《国语》

    (5) 败坏

    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左传》

    (6) 另见 lòu

    英文翻译

    dew; bare, open, exposed

    方言集汇

    ◎ 粤语:lau6 lou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u5 [沙头角腔] lu5 [陆丰腔] lu5 [海陆丰腔] lu5 [梅县腔] lu5 [东莞腔] lu5 [台湾四县腔] lu5 [宝安腔] lu5 [客语拼音字汇] l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洛故去聲開口一等loh/luh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