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浼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犹尘污。
宋 刘弇 《李宰新成假山》诗:“无为议真假,自可蠲尘浼。”
犹言打扰。对人有所请求的客气话。
宋 欧阳修 《与韩忠献王书》:“向輒以拙诗尘浼台听,寻蒙特赐宠和,不惟以慰寂寥,而雄文大句,固已警动人之耳目。” 宋 司马光 《应诏言朝政阙失状》:“臣窃不自揆,伏念父子受国厚恩,备位侍从,曏在朝廷,屡以狂瞽尘浼圣聪。”
引证解释
⒈ 犹尘污。
引宋刘弇《李宰新成假山》诗:“无为议真假,自可蠲尘浼。”
⒉ 犹言打扰。对人有所请求的客气话。
引宋欧阳修《与韩忠献王书》:“向輒以拙诗尘浼台听,寻蒙特赐宠和,不惟以慰寂寥,而雄文大句,固已警动人之耳目。”
宋司马光《应诏言朝政阙失状》:“臣窃不自揆,伏念父子受国厚恩,备位侍从,曏在朝廷,屡以狂瞽尘浼圣聪。”
尘浼的网络释义
尘浼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尘土)
(2) 同本义
湫隘嚣尘。——《左传·昭公三年》。注:“土也。”
尘埃也。——《庄子·逍遥游》
而游于尘垢之外。——《庄子·齐物论》
朱尘筵些。——《楚辞·招魂》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渭城朝雨浥轻尘。—— 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 又如:浮尘;降尘;灰尘(尘土);一尘不染;尘封(盖满灰尘);尘涓(尘埃与一滴水。比喻细微);尘芥(尘土与草芥。比喻无价值的东西);尘沙(因风飞扬的灰沙)
(4) 喻庸俗肮脏或指庸俗肮脏的事物
春不得避风尘。——晁错《论贵粟疏》
惊尘蔽天。——马中锡《中山狼传》
(5) 又如:尘陋(凡俗浅陋)
(6) 尘世,人世间,俗间。又称:尘间;尘浊;尘市;尘域;尘堀;尘区;尘海 。如:红尘(旧称繁华的社会,也泛指人世间);尘凡(凡尘;尘世)
(7) 踪迹;业迹 。如:步后尘;前尘(遗尘。从前的或从前经历的事)
(8) 重量单位。十埃为“尘”
(9) 姓
动词
(1) 蒙上灰尘,弄脏
无将大车,祗自尘兮。——《诗·小雅·无将大车》
(2) 又如:尘颜(尘容);尘黩(玷污);尘面(尘污的脸面);尘目
谦词,有污尊目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in2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沾污;玷污
浼,污也。从水,免声。——《说文》
所浼者多矣。——《淮南子·人间训》
尔焉能浼我哉?——《孟子·公孙丑上》
(2) 又如:浼渎(玷污、亵渎。多用作谦词)
(3) 央求;请求 。如:浼人(请托别人);浼求(托求);浼止(劝阻,阻止)
(4) 买;换取
到花月三更一笑回,春宵一刻千金浼。——明· 汤显祖《紫钗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ui3 mien3 [台湾四县腔] mui3 mi3 [宝安腔] mui3 [海陆丰腔] mui3 mi3 [客语拼音字汇] me4
◎ 潮州话:毛嫣2(免)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浼 | 武罪 | 明 | 灰 | 上聲 | 賄 | 合口一等 | 灰 | 蟹 | muaix/muoj | muɒ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