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皮

fēng pí [ feng pi]
注音 ㄈㄥ ㄆ一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封皮 fēngpí

(1) a 〈方〉信封

envelope

(2) 把…裹起来用的东西

包起来用的纸是封皮

(3) 图书的封面

paper wrapping

词语解释

  1. 封条。

    宋 苏轼 《论叶温叟分擘度牒不公状》:“省部今依勑命指挥,出给到空名度牒三百道,并封皮。”《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知县﹞又发两张封皮,将菴门封锁不题。”

  2. 书刊或簿籍的封面。

    宋 欧阳修 《试笔·学书费纸》:“曩时尝见 王文康公 戒其子弟云:‘吾平生不以全幅纸作封皮。’” 丁玲 《杨妈的日记》:“我喜欢这本子,是蓝色的封皮,里面有许多小小的格子,张张纸都白得可爱。”

  3. 包装器物的外皮。

  4. 信封。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将简帖儿拈,把妆盒儿按,开拆封皮孜孜看,颠来倒去不害心烦。”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五:“ 萧队长 瞅着红帖子,封皮写的是:‘ 萧 工作队长殿。’”

引证解释

⒈ 封条。

宋苏轼《论叶温叟分擘度牒不公状》:“省部今依勑命指挥,出给到空名度牒三百道,并封皮。”
《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知县﹞又发两张封皮,将菴门封锁不题。”

⒉ 书刊或簿籍的封面。

宋欧阳修《试笔·学书费纸》:“曩时尝见王文康公戒其子弟云:‘吾平生不以全幅纸作封皮。’”
丁玲《杨妈的日记》:“我喜欢这本子,是蓝色的封皮,里面有许多小小的格子,张张纸都白得可爱。”

⒊ 包装器物的外皮。

⒋ 信封。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将简帖儿拈,把妆盒儿按,开拆封皮孜孜看,颠来倒去不害心烦。”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五:“萧队长瞅着红帖子,封皮写的是:‘ 萧工作队长殿。’”

封皮的国语词典

物件或书函的外皮。

封皮的网络释义

封皮

  • 封皮,也称封面、外封、皮子、书封(精装称书壳),包在书芯外面,有保护书芯和装饰书籍的作用,封皮分面(封面)与里(封里)和封一、封二(属前封),封三、封四(属後封)。
  • 封皮的翻译

    英语: outer skin, envelope, cover, (legal)​ seal
    法语: peau extérieure, enveloppe, couverture, sceau (juridique)​

    封皮造句

    这些书的背面封皮上有镀金文字。
    内容忘了,结构还记得,这套灵材名录,封皮很不牢靠,最是适合拆卸,那于成义还曾经在里面包过其他内容的东西看过,当时那庄文举也没发现。
    用于加固书本封皮或合订本书脊的浆硬加厚织布。
    书页中不似封皮上的破旧不堪,光洁的白纸上赫然印着雄健的行草……。
    梁如洁打开皱巴巴的封皮,一页页地翻下去,眼泪再次滴落下来。
    请帮我把办公桌上的那个瓦灰色封皮的笔记本拿过来。
    我一时兴起抽出一本破旧的栗木封皮书并打开了它。
    有的换个封皮订个线,有的脱脱酸,溜口晾干就行了。
    明白了,内部资料,封皮要什么材料的?
    童年时那盏伴随入眠的温馨小灯,如何幻化成了风化场所的妖冶红灯笼?揭开书的封皮,一连串出版乱象令人战栗。
    你看不到悲伤的影子,因为泪水已经被爱火亲吻上;你寻不到烦恼的封皮,因为生活已经被新月亲吻上;你只闻到幸福的味道,因为心灵已经被快乐亲吻上!亲吻情人节,愿你和美好亲吻下!
    从画廊回来的路上,我又路过了那家咖啡馆,想起前些天这儿还是一家书店,当时在贴近地板那一层的书架上,立着一本红色布面封皮的美术书。
    我看到他们的那家咖啡馆墙上贴着法国电影的海报,和一个卖封皮上有来自哥本哈根广告的笔记本的文具店比邻。
    不用问,我们已相思,对话中成为真挚的朋友,向你们诉愿,是自自然然的事,我要到草原去,去晒黑自己,晒黑日记蓝色的封皮,去吧朋友,那片美丽的牧场属于你,朋友,去吧。
    盒子里面藏的是几张纸和两本红封皮党证。
    这本书的封皮上画着一个坐落在大平原上的西部村庄。
    用爱情的笔著成一本书,里面写满了思念和牵挂,呵护与疼爱,真情与痴情,真爱与真心,宽容与信任,七月二十日这天,用祝福做封皮送给你,书的名字叫做“妻爱你”,祝你幸福快乐,我。
    我已经累得没力气抱怨多么想玩俄罗斯方块了,于是拿起妈妈放在沙发前面的封皮破旧的精装版小说读了起来。
    民警将三千多个假文凭证件的封皮以及电脑、过塑机等制假设备和一千多枚假公章全数扣押,王玲和韩强被带回刑警队接受进一步调查。
    以你的笑容为封皮,以你的幸福为内容,以你的安详为封底,我将这爱的日记,封存心底,日记情人节到了,送上我真挚的祝福,感谢有你陪伴的每一天。

    汉字详情

    fēng [feng]
    部首: 307
    笔画: 9
    五笔: FFF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GGDI
    四角: 441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金文字形,左边象土上长着丰茂的树木形,右边是一只手(又,后来写作“寸”),表示聚土培植。《说文》:“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 郭沫若曰:“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此习于今犹存。然其事之起,乃远在太古。太古之民多利用自然林木以为族与族间之畛域,西方学者所称为境界林者是也。”。 李孝定曰:“封之本义当以 郭说为是, 许训乃后起之义。字象植树土上,以明经界。爵诸侯必有封疆,乃其引申义。”本义:疆界;田界)

    (2) 同本义

    所封封域。——《周礼·春官·保章氏》

    田有封洫。——《左传·襄公三十年》

    使田有封洫。——《吕氏春秋·乐成》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左传·僖公三十年》

    (3) 又如:封内,封外(天子或诸侯的领地之内或外);封守(边防;封疆);封界,封略(疆界;边境);封洫(区分田界的水沟);封畔(国界)

    (4) 坟堆;土堆

    而五人者亦得以加其土封。——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土堆或形状像坟的堆积物

    所谓平原者,下泽也。虽有小封,不得为高。——《管子》

    (6) 国土,土地

    土地之大,封内千里。——《荀子》

    (7) 泛指书信

    封来江渺渺,信去雨冥冥。——李商隐《酬令狐郎中见寄》

    (8) 封建主义的简称

    (9) 封山,山名 。在今浙江省德清县西南

    (10) 姓

    动词

    (1) 分封土地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宋· 苏洵《六国论》

    故太公望封于 营丘。——《史记· 货殖列传序》

    (2) 又如:封国(封土立国);封爵(封土授爵);封赋(受封田地的赋税);封邑(赐给领地以为食邑)

    (3) 帝王把爵位及土地赐给臣子也叫封

    安緼王即位,封公子为 信陵君。——《史记·魏公子列传》

    刘良佐者,故弘光四镇之一,封 广昌伯。—— 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4) 又如:分封(古代帝王社祭,以五色土为坛,分封诸侯则割方色之土,以茅草包之,授予受封者,作为分封土地的表示);封名(封爵赐姓);封拜(赐爵授官);封侯(封拜侯爵)

    (5) 堆土植树为界;培土

    将何以封矣。——《国语·楚语下》

    于是封之,崇四尺。——《礼记·檀弓下》

    开阡陌封疆。——《史记·商君书》

    (6) 又如:封植(封土植树);封树(堆土植树以固疆界);封表(堆土以作标记);封殖(壅土培育)

    (7) 古代帝王打胜仗筑土坛以祭天也叫封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 堆土筑坟

    封王子比干之墓。——《礼记》

    (9) 用加盖印章的纸条贴在门、箱或其他容器的口上以防开启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史记·项羽本纪》

    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10) 又如:封押(缄封签押);封包(封缄);封册(封缄玉册);封志(封识,封记);封检(加盖印记的封口)。又指用密封物或结扎物把容器弄严,防止空气流通。如:把酱菜坛子封好

    (11) 界限,局限

    余不敢以麋鹿自封也。——徐光启《甘薯疏序》

    民族者,非封于汉属而已。—— 章炳麟《复仇是非论》

    (12) 封闭(以封记关闭,使不能动用、通行或随便打开);堵塞

    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战国策·燕策》

    (13) 又如:封贮(封存,贮藏);封藏;封锢(严密关锁);封关(封锁关口);封灵(盖棺)

    (14) 用新加燃料或其他物质把火盖住 。如:炉子封了吗?

    形容词

    (1) 高

    登封泰山,降坐明堂。——《汉书》

    (2) 大 。如:封豕(大猪);封豕长蛇(大猪和长蛇。喻大恶元凶);封羊(一种大羊);封兽(古指大象)

    英文翻译

    letter, envelope; feudal

    方言集汇

    ◎ 粤语:fu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ung1 [客英字典] fung1 [宝安腔] fung1 [梅县腔] fung1 [陆丰腔] fung1 [沙头角腔] fung1 [客语拼音字汇] fung1 [海陆丰腔] fung1 [东莞腔] fung1 ga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府容平聲開口三等pyung/pivng
    [pi]
    部首: 515
    笔画: 5
    五笔: HC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DHE
    四角: 402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2) 同本义

    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说文》

    皮,剥也。——《广雅》

    皮面抉眼。——《战国策·韩策》

    皮瓠以为蓄。——《释名》

    (3) 又如:皮面

    (4) 酥脆的东西变韧 。如:花生放皮了;饼皮了

    名词

    (1) 兽皮 。带毛叫皮,去毛叫革。引申指人的皮肤或动植物表面的一层组织

    孤执皮帛。——《周礼·大宗伯》。注:“虎豹皮。”

    俪皮。——《仪礼·士昏礼》。注:“鹿皮。”

    事之以皮币。——《孟子》

    禽兽之皮足衣也。——《韩非子·五蠹》

    (2) 又如:皮条(用皮子做成的绳、带);皮鼓(军用小鼓);皮松肉紧(喻指淡漠;宽泛);皮甲(用兽皮制的软甲);皮船(古时用牛皮蒙罩船身以御矢石的战船);皮胶(用动物皮熬成的粘性物质);皮舰(古代用牛皮蒙罩船身以防御矢石的战舰)

    (3) 皮毛;皮革

    岛夷皮服。——《书·禹贡》

    (4) 又如:皮排(古代以皮革制作的鼓风器具);皮笠(古代革制的笠形帽);皮袋(皮制的袋);皮裘(毛皮的衣服);皮褂(用毛皮做的上衣);皮裳(用毛皮做的衣裳);皮褥(毛皮做的垫褥);皮箧(皮箱);皮侯(古代以兽皮为饰的箭靶)

    (5) 包或围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6) 又如:书皮;饺子皮;馄饨皮。也叫“皮子”

    (7) 指某些薄片状的东西 。如:铜皮;铅皮;豆腐皮

    形容词

    (1) 引申为表面的,肤浅的 。如:皮肤之见(肤浅的见解);皮相(外貌);皮面(表面);皮里春秋(表面不做文章,心里有所褒贬);皮壳(包裹在外面的坚硬外皮)

    (2) 顽皮;调皮 。如:这孩子真皮!;皮着脸(厚着脸皮);皮缠(纠缠);皮赖歪派(蛮不讲理);皮科儿(逗乐打趣的言语)

    (3) 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的 。如:他老挨批,都皮了

    (4) 用轧棉机把棉子和杂质分离了的 。如:皮棉

    英文翻译

    skin, hide, fur, feather; outer

    方言集汇

    ◎ 粤语:pei4
    ◎ 客家话:[东莞腔] pi2 cak7 [海陆丰腔] pi2 [客英字典] pi2 [沙头角腔] pi2 [梅县腔] pi2 pi5 [陆丰腔] pi3 [宝安腔] pi2 [台湾四县腔] pi2 [客语拼音字汇] p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羈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bie/byebʰĭe

    封皮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