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包

fēng bāo [ feng bao]
注音 ㄈㄥ ㄅㄠ

词语释义

封缄。亦指封缄着财物﹑文书等的封套。

词语解释

  1. 封缄。亦指封缄着财物、文书等的封套。

    唐 元结 《心规》:“其甚也,则须封包裹塞,不尔,有灭身亡家之祸。” 端木蕻良 《曹雪芹》第二章:“茶客们看了这字条,有的认为是打诗谜的;有的以为是送花会封包的。”

引证解释

⒈ 封缄。亦指封缄着财物、文书等的封套。

唐元结《心规》:“其甚也,则须封包裹塞,不尔,有灭身亡家之祸。”
端木蕻良《曹雪芹》第二章:“茶客们看了这字条,有的认为是打诗谜的;有的以为是送花会封包的。”

封包的国语词典

在网路上传送资料时,须先将资料依既定之格式切割一个个小块,此一小块称之为封包(Packet)​。资料以封包的方式在网路上传输,每个封包分为表头区(header)​和资料区(data block)​两部分。表头部分定义了该封包之最终目的的IP位址和封包在网路上的处理方式。所谓处理方式是依该封包的种类(如IP封包、TCP封包、UDP封包……)​而有所不同。

封包的网络释义

封包 (指封缄着财物、文书等的封套)

  • 封包:fēng bāo 封缄。亦指封缄着财物、文书等的封套。 唐 元结 《心规》:“其甚也,则须封包裹塞,不尔,有灭身亡家之祸。” 端木蕻良 《曹雪芹》第二章:“茶客们看了这字条,有的认为是打诗谜的;有的以为是送花会封包的。”
  • 封包的翻译

    英语: to package up, (computer networking)​ packet
    法语: empaqueter, paquet (réseau informatique)​

    封包造句

    其上还有软体可监督封包的传送与接收,并可组合、分拆封包,以及解读封包内容所使用的标准。
    我愿意送上一个红封包,让中国残障孩子福乐满溢。
    这时女家院内必有人隔门要“红包儿”,娶客就把红封包递过去,里边才开大门。
    用这些资料,桥接器建立桥接表格,用此表格决定传送封包或阻挡封包传送。
    侦听局域网内的密码,对接收到的封包进一步分析,解析出应用层协议,获得密码。
    内用防潮塑料袋或铝箔袋密封包装,外用纸板箱包装运送。
    在金属圈内滴封包封胶,填充在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四周,隔绝传感器芯片与外界环境的接触。
    请为您的账户输入密码,一封包含确认码的邮件将发送到您的邮箱,当您接到确认码后,您就可以为您账户选择新的密码了。
    特种工业缝纫机,封包封袋设备。
    更有一些按捺不住春心的小姑娘谙达情书,只是我连看都没看那些用特别精美的信封包装着的信。
    内用防潮塑料袋或铝箔袋密封包装,外用纸板桶包装运送。
    经密封包装后灭菌,无菌、无热原。
    霍特导弹采用单发密封包装,外包装开始曾用过塑料箱包装,后来改用金属筒包装。
    但是这些线路确实组成了一个环型结构。令牌环网使用了一个复杂的令牌传递系统,以此决定是哪一台计算机、在什么时候可以发送数据封包。
    对于封包抵达的处理,基于榷重的基础下,依序将封包置入一连串之窗框中,因而形成一伫列。
    一封包含确认码的邮件会发送到该用户邮箱。根据提示操作即可返回站点重新设置密码。
    目前主打产品有蒸煮袋、水煮袋包装,各类八边封包装,自动包装、凹印纸盒、广告膜、等系列包装品类。
    本文对双铝箔自动填充热封包装机工艺过程进行了剖析,对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
    蓝芽技术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它提供了多种资料传送率,多种封包类型,低功率运作而且对安全通信的支持。
    桥接器可以在任何时间送出的封包,当有一个网路埠有变动时或变成传送的状态时。只要有其它的网路埠在同一组桥接号码中。

    汉字详情

    fēng [feng]
    部首: 307
    笔画: 9
    五笔: FFF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GGDI
    四角: 441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金文字形,左边象土上长着丰茂的树木形,右边是一只手(又,后来写作“寸”),表示聚土培植。《说文》:“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 郭沫若曰:“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此习于今犹存。然其事之起,乃远在太古。太古之民多利用自然林木以为族与族间之畛域,西方学者所称为境界林者是也。”。 李孝定曰:“封之本义当以 郭说为是, 许训乃后起之义。字象植树土上,以明经界。爵诸侯必有封疆,乃其引申义。”本义:疆界;田界)

    (2) 同本义

    所封封域。——《周礼·春官·保章氏》

    田有封洫。——《左传·襄公三十年》

    使田有封洫。——《吕氏春秋·乐成》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左传·僖公三十年》

    (3) 又如:封内,封外(天子或诸侯的领地之内或外);封守(边防;封疆);封界,封略(疆界;边境);封洫(区分田界的水沟);封畔(国界)

    (4) 坟堆;土堆

    而五人者亦得以加其土封。——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土堆或形状像坟的堆积物

    所谓平原者,下泽也。虽有小封,不得为高。——《管子》

    (6) 国土,土地

    土地之大,封内千里。——《荀子》

    (7) 泛指书信

    封来江渺渺,信去雨冥冥。——李商隐《酬令狐郎中见寄》

    (8) 封建主义的简称

    (9) 封山,山名 。在今浙江省德清县西南

    (10) 姓

    动词

    (1) 分封土地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宋· 苏洵《六国论》

    故太公望封于 营丘。——《史记· 货殖列传序》

    (2) 又如:封国(封土立国);封爵(封土授爵);封赋(受封田地的赋税);封邑(赐给领地以为食邑)

    (3) 帝王把爵位及土地赐给臣子也叫封

    安緼王即位,封公子为 信陵君。——《史记·魏公子列传》

    刘良佐者,故弘光四镇之一,封 广昌伯。—— 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4) 又如:分封(古代帝王社祭,以五色土为坛,分封诸侯则割方色之土,以茅草包之,授予受封者,作为分封土地的表示);封名(封爵赐姓);封拜(赐爵授官);封侯(封拜侯爵)

    (5) 堆土植树为界;培土

    将何以封矣。——《国语·楚语下》

    于是封之,崇四尺。——《礼记·檀弓下》

    开阡陌封疆。——《史记·商君书》

    (6) 又如:封植(封土植树);封树(堆土植树以固疆界);封表(堆土以作标记);封殖(壅土培育)

    (7) 古代帝王打胜仗筑土坛以祭天也叫封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 堆土筑坟

    封王子比干之墓。——《礼记》

    (9) 用加盖印章的纸条贴在门、箱或其他容器的口上以防开启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史记·项羽本纪》

    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10) 又如:封押(缄封签押);封包(封缄);封册(封缄玉册);封志(封识,封记);封检(加盖印记的封口)。又指用密封物或结扎物把容器弄严,防止空气流通。如:把酱菜坛子封好

    (11) 界限,局限

    余不敢以麋鹿自封也。——徐光启《甘薯疏序》

    民族者,非封于汉属而已。—— 章炳麟《复仇是非论》

    (12) 封闭(以封记关闭,使不能动用、通行或随便打开);堵塞

    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战国策·燕策》

    (13) 又如:封贮(封存,贮藏);封藏;封锢(严密关锁);封关(封锁关口);封灵(盖棺)

    (14) 用新加燃料或其他物质把火盖住 。如:炉子封了吗?

    形容词

    (1) 高

    登封泰山,降坐明堂。——《汉书》

    (2) 大 。如:封豕(大猪);封豕长蛇(大猪和长蛇。喻大恶元凶);封羊(一种大羊);封兽(古指大象)

    英文翻译

    letter, envelope; feudal

    方言集汇

    ◎ 粤语:fu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ung1 [客英字典] fung1 [宝安腔] fung1 [梅县腔] fung1 [陆丰腔] fung1 [沙头角腔] fung1 [客语拼音字汇] fung1 [海陆丰腔] fung1 [东莞腔] fung1 ga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府容平聲開口三等pyung/pivng
    bāo [bao]
    部首: 202
    笔画: 5
    五笔: QN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PRU
    四角: 277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外边是“勹”。中间是个“巳”( )字,“象子未成形”。“勹”就是“包”的本字。本义:裹)

    (2) 用纸、布等裹东西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诗·召南·野有死麕》

    草木渐包。——《书·禹贡》

    包有鱼。——《易·姤》

    包之以虎皮。——《礼记·乐记》

    (3) 又如:纸包不住火;包缠(包裹缠绕)

    (4) 包含,包容。里面含有

    举一滴可包陵谷。——唐· 李朝威《柳毅传》

    皆包在诸谷中。——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把小费包在内;包函(包有,含有);包吞(包含);包荒(掩饰;遮盖;原谅,宽容)

    (6) 包围。四面围住

    河水分流,包山而过。——《水经注·河水》

    (7) 又如:包络(包围环绕)

    (8) 保证,担保

    包你没事。——萧德祥《杀狗劝夫》

    (9) 又如:包换;包退;包赔;包管(保证;保险;保单);包票

    (10) 约定专用

    烂倾新酿酒,包载下江船。——梅尧臣《村豪诗》

    (11) 又如:全包(全部占有);包饭;包厢;包程;包机

    (12) 承担,即答应负责办好 。如:包销;包办;包产;包工;包医;包教

    (13) 镀上一层 。如:包金;包银

    (14) 做 。如:包饺子

    名词

    (1) 装东西的袋子 。如:书包;旅行包;行李包

    (2) 包裹起来的东西 。如:药包;邮包;包复(包袱。用布包起来的包裹)

    (3) 因碰撞而引起的肿块 。如:脑门儿上碰了个包;脚上起了个包

    (4)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食物 。如:菜包;汤包

    (5) 毡制的圆顶帐篷 。如:蒙古包

    (6) 姓

    量词

    (1) 包装好的一堆单件

    五官掾献橘数包。——《后汉书·杨由传》

    (2) 又如:一包香烟

    英文翻译

    wrap, pack, bundle; package

    方言集汇

    ◎ 粤语:baau1
    ◎ 客家话:[梅县腔] bau1 [台湾四县腔] bau1 [客英字典] bau1 [陆丰腔] bau1 [客语拼音字汇] bau1 [东莞腔] bau1 [沙头角腔] bau1 [宝安腔] bau1 [海陆丰腔] bau1
    ◎ 潮州话:b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布交平聲開口二等pauprau/pe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