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

sì yuàn [ si yuan]
注音 ㄙˋ ㄩㄢ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寺院 sìyuàn

(1) 指供奉神佛的庙宇,有时也指其他宗教的修道院

temple;monastery

词语解释

  1. 佛寺的总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谷水》:“其地是 曹爽 故宅,经始之日,於寺院西南隅得 爽 窟室,下入土可丈许。”《西游记》第八回:“久闻 金山寺 好个寺院,我就往 金山寺 去。” 孙犁 《关于<铁木前传>的通信》:“徒步走到那里,在寺院听一整夜佛号,她们也跟着念。”

  2. 指其他宗教的修道院、神学院等。

    韩北屏 《非洲夜会·非斯印象》:“最壮观的寺院,当然是嘉鲁因大学。”

引证解释

⒈ 佛寺的总称。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谷水》:“其地是曹爽故宅,经始之日,於寺院西南隅得爽窟室,下入土可丈许。”
《西游记》第八回:“久闻金山寺好个寺院,我就往金山寺去。”
孙犁《关于<铁木前传>的通信》:“徒步走到那里,在寺院听一整夜佛号,她们也跟着念。”

⒉ 指其他宗教的修道院、神学院等。

韩北屏《非洲夜会·非斯印象》:“最壮观的寺院,当然是嘉鲁因大学。”

寺院的国语词典

佛寺的通称。

寺院的网络释义

寺院

  • 寺院:读音sìyuàn;英文名temple;monastery;指供奉佛菩萨的庙宇场所,有时也指其他宗教的修道院。但一般是指佛教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寺院是出家人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是佛教信徒顶礼膜拜的地方,也是出家僧众修行的所在,后来逐步发展为具有多种综合功能的建筑群。
  • 寺院的翻译

    英语: cloister, temple, monastery, CL:
    德语: Kloster (S, Rel)​, Tempel (S, Rel)​
    法语: bonzerie

    寺院造句

    这座古老的寺院见证了数代王朝的兴衰。
    他隐居寺院后,岁月就随着晨钟暮鼓而一天天消逝了。
    寺院是一个清静的地方。
    寺院里响起了洪亮的钟声。
    为了祈求灵验,他跑遍了长安大大小小的寺院。
    作为一座皇家寺院,崇圣寺亲眼见证了帝王家的各种传奇经历。
    和尚道士吃十方,寺院有田产,当了和尚、道士就不必服兵役、劳役,不出身丁钱米和其他苛捐杂税,逃避了赋税,吃一碗现成饭,成为不劳而食的合法的游民。
    他忙的不亦乐乎,那位老禅师则在两座寺院中间的隔墙那边饶有兴致地看着。
    僧伽理事会总管泰国的几万个寺院,理事会并没有禁止和尚们看世界杯赛,但理事会表示,和尚们不应因此影响正常的宗教活动。
    建于一千多年前,是一座水中寺院。寺院以小巧玲珑见称,景色秀丽,建筑物独具一格。
    中岳嵩山上有多处寺院,特别是禅宗寺院少林寺的中国功夫响誉世界。
    整座寺院犹如一座闪烁着珠光宝气的园林,立意布局,主题思想,分明突出;而蟠扎剪裁,色调搭配,虚实结合,烘云托月,均有妙趣横生巧夺天工之处。
    保护寺院,控制僧尼,奖掖高僧,弘扬佛教文化,使佛教发展纳入理性的轨道,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近前一看,寺院残破不堪,冷冷清清,黄云白草,阒无人声。
    佛像和菩萨雕塑供奉在寺院里,让人们拜祭。
    唐宋两代是大相国寺的鼎盛时期,北宋时期的大相国寺更是盛极一时,成为全国最大的佛教寺院,其建筑恢宏,有“金碧辉映,云霞失容”之称。
    老堪布是这个寺院里最年长最受尊敬的人物。
    好不容易度过苦难的寺院,散发出安定人心的气氛,那是一种静谧沈稳,带点残破的古寺风情。佛寺的宝塔、水塘等构筑而成的孤寂静土趣味迎接我们。寿岳章子。
    请问你这座寺院的戒坛在哪里?
    木文根据调查所得及相关的藏汉文史料,对该地区苯教诸寺的创建历史、寺院组织、学经系统等进行简要考述。

    汉字详情

    [si]
    部首: 307
    笔画: 6
    五笔: FFU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GDI
    四角: 4034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小篆字形,从寸,之声。寸,与法度有关。本义:古代官署的名称。秦以官员任职之所,通称为寺。如:大理寺(职掌审核刑狱案件))

    (2) 同本义

    寺,廷也,有法度者也。——《说文》

    寺,治也,官舍也。——《一切经音义》

    寺,官舍也。——《三苍 》

    寺,官也。——《广雅》。按,朝中官曹所止理事之处。

    令骑奴还至寺门。——《汉书·何竝传》。注:“诸官曹之所,通呼为寺。”

    城郭官寺。——《汉书·元帝纪》。注:“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

    列寺七里。——左思《吴都赋》

    (3) 又如:寺正(大理寺正卿的略称);寺舍(官舍。官署办公的房子;佛教僧侣的房舍);寺库(古时寺观里设的当铺);寺省(古时中央行政机构“省”和“寺”的合称);寺曹(九卿官署);寺署(官署);寺卿(九寺大卿的简称);寺棘(大理寺的别称);寺丞(官署中的佐吏)

    (4) 佛教的庙宇

    寺,汉西域白马驼经来,初止于 鸿胪寺,遂取寺名,创置 白马寺。——《广韵》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又如:寺宇(寺院);寺刹(寺和塔);寺主(主管佛寺事务的僧人);寺庵(僧和尼所居的寺庙);寺寝(祠庙的后殿)

    (6) 某些宗教供礼拜、讲经的处所 。如:礼拜寺;摩尼寺;特指伊斯兰教礼拜讲经的地方

    清真寺

    (7) 奄人,内监。古代皇宫内供使令的小臣

    未见君子,寺人之令。——《诗·秦风·车邻》

    匪教匪诲,时维妇寺。——《诗·大雅·瞻卬》

    齐寺人 貂。——《左传·僖公二年》

    阍,门者也,寺人也。——《谷梁传·襄公二十九年》

    (8) 又如:寺人(太监,古代宫内供使的小臣,东汉后专指宦官)

    (9) 姓

    英文翻译

    court, office; temple, monastery

    方言集汇

    ◎ 粤语:zi6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si4 [客英字典] sii5 cih5 [东莞腔] cu3 [梅县腔] se5 [陆丰腔] sii5 [沙头角腔] su3 [宝安腔] su3 [海陆丰腔] sii6 cih6 [台湾四县腔] sii5 cih5
    ◎ 潮州话:ri7 [潮阳]z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祥吏去聲開口三等zsih/sziohzĭə
    yuàn [yuan]
    部首: 212
    笔画: 9
    五笔: BPFQ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NLJMU
    四角: 73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 ),完声。“阜”是土山,与土、建筑有关。本义:庭院,院子。房屋围墙以内的空地)

    (2) 同本义

    院,垣也。——《广雅》

    院,周垣也。——《玉篇》

    有垣墙者曰院。——《增韵》

    深院月明人静。——汉· 司马光《西江月》

    (3) 又如:前院;后院;深宫大院

    (4) 四周有墙垣围绕、自成部分的房屋

    院东五里。——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院僧夜闻大呼。——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驰往油画院。——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画院(书院)

    (6) 房屋周围的垣墙 。如:场院

    (7) 林园

    试茗蜀井冈,看花 竹西院。—— 柳贯《送郭子昭经历赴淮东诗》

    (8) 娼楼妓馆 。如:院门(院子。妓院)

    (9) 仆人 。如:院子(宋、明、清初戏曲小说中称仆人为院子);院公(对他人奴仆的尊称。常见于元、明戏曲小说中)

    (10) 官署

    早晨七点钟上院,九点下来。——《官场现形记》

    (11) 又如:殿院;枢密院;行政院;院上行知(保举已得朝廷批准,由巡抚衙门通知本人的文书);院君(有封号的妇人;亦尊称官吏,财主之妻);院长(宋朝指军吏节级。后来也称衙门中的公人);院子家(给皇帝传递饮食的人)

    英文翻译

    courtyard, yard, court; school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2 jyun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en5 [客英字典] jen5 [陆丰腔] jan6 jan5 [宝安腔] jen5 [东莞腔] jen5 [台湾四县腔] jen5 jan5 [客语拼音字汇] yan4 [梅县腔] jan5
    ◎ 潮州话:in7(īⁿ) [揭阳、潮阳]ngin7(ngī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官平聲合口一等ghuan/huanɣuɑ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