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度

duì bǐ dù [ dui bi du]
注音 ㄉㄨㄟˋ ㄅ一ˇ ㄉㄨ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对比度 duìbǐdù

(1) 指荧光屏上图像各部分之间的明暗对比程度

setup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显像管荧光屏上图像的最亮部分与最暗部分亮度的比值。对比度愈大,亮暗层次愈分明,显示的图像愈清晰。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如果在一张照片里面没有主导色调,我们可以轻松地通过使用亮度-对比度来选择正确的色调。
2、使用偏光滤镜,刚可以一定程度上消除反射、提高对比度;调整偏光滤镜直到得到您想要的效果。
3、它们看上去真棒,尤其是在更大尺寸时,然而,假如有足够的对比度,它们有时也能成功地运用于正文文本。
4、“我们也想拥有一种能够对图像进行智能化处理以提高对比度和颗粒度的植入装置”,他说道。
5、它包括的操作有对比度增强、剪切、缩放、几何弯曲和频率范围处理。
6、如果显示器没有图像显示,首先确保正确设置亮度和对比度的调节进行正确的设置。
7、视频处理器引导每个电极传输出代表一个物体的轮廓、亮度和对比度的信号,信号会跳动着由光神经细胞传输到大脑。
8、对于阅读者来说,幸运的是,该公司计划今年推出新屏幕,新产品将拥有更快的反应时间,并提供两倍于现有产品的对比度。
9、与颜色和对比度相似,关闭级联样式表是查找问题的最简单方法。
10、有趣的是,他的做的幻灯片在标准屏幕上看起来不错:较低的屏幕对比度,没有黑框。
11、你可以用亮度-对比度来让颜色更犀利。
12、亚马逊网站大多是白色,这是从对比度和可读性来说的最好的颜色。
13、能看清长城的最远距离取决于成像系统(眼睛)的角度分辨率以及长城与它周围环境的对比度。
14、蓝色字体印在浅蓝色纸上不能产生足够的对比度而难于阅读。
15、在消费者和设备制造商的愿景清单中,更佳的电子阅读器屏幕对比度名列前茅。
16、我们眼睛中不同的细胞用来提取不同的颜色、对比度、背景和前景等信息。
17、图3显示了一个高对比度、大字体的但是图标的尺寸没有改变的主题的例子。
18、第三方产品提供附加的功能,如放大全系统字体的“主题”,或者提供背景和前景之间高对比度的主题。
19、考虑高对比度、色彩,和大字体的系统设置,或提供特定的备选方案。
20、文章中的图片已经过了裁剪和强调以增加对比度,镜片处理工具已被移除。
21、当然,我们从高到低、从小到大反复测试过不同的字体,大小,对比度和背景。
22、效果包括去饱和度,灰度级,反转,亮度,对比度调整,色调,饱和度调整,以及浮雕,虚化等效果。
23、有一个对应高对比度设计的大字体。
24、插入之后你可以自定义布局、大小、旋转、修建、倾斜、对比度、水印以及甚至添加特效。
25、所有影响整体形象的修改,如色彩、饱和度、色阶、对比度,都应首当其冲,再进行细节性的编辑和修整。
26、人眼所见土卫一的自然颜色可能是均匀的灰色或黄色,但这张拼接图经过了增强对比度,以显示其他波长的光的差异。
27、一些是标准设计问题,比如颜色要形成足够的对比度、在版面中提供足够的指引信息以及在内容的逻辑区域周围安排足够的空白。

对比度的网络释义

对比度

  • 对比度指的是一幅图像中明暗区域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间不同亮度层级的测量,差异范围越大代表对比越大,差异范围越小代表对比越小,好的对比率120:1就可容易地显示生动、丰富的色彩,当对比率高达300:1时,便可支持各阶的颜色。但对比率遭受和亮度相同的困境,现今尚无一套有效又公正的标准来衡量对比率,所以最好的辨识方式还是依靠使用者眼睛。
  • 在暗室中,白色画面(最亮时)下的亮度除以黑色画面(最暗时)下的亮度。更精准地说,对比度就是把白色信号在100%和0%的饱和度相减,再除以用Lux(光照度,即勒克斯,每平方米的流明值)为计量单位下0%的白色值(0%的白色信号实际上就是黑色),所得到的数值。对比度是最白与最黑亮度单位的相除值。因此白色越亮、黑色越暗,对比度就越高。严格来讲我们指的对比度是屏幕上同一点最亮时(白色)与最暗时(黑色)的亮度的比值,不过通常产品的对比度指标是就整个屏幕而言的,例如一个屏幕在全白屏状态时候亮度为500cd/m2,全黑屏状态亮度为0.5cd/m2,这样屏幕的对比度就是1000:1。
  • 对比度造句

    如果在一张照片里面没有主导色调,我们可以轻松地通过使用亮度-对比度来选择正确的色调。
    使用偏光滤镜,刚可以一定程度上消除反射、提高对比度;调整偏光滤镜直到得到您想要的效果。
    它们看上去真棒,尤其是在更大尺寸时,然而,假如有足够的对比度,它们有时也能成功地运用于正文文本。
    “我们也想拥有一种能够对图像进行智能化处理以提高对比度和颗粒度的植入装置”,他说道。
    它包括的操作有对比度增强、剪切、缩放、几何弯曲和频率范围处理。
    如果显示器没有图像显示,首先确保正确设置亮度和对比度的调节进行正确的设置。
    视频处理器引导每个电极传输出代表一个物体的轮廓、亮度和对比度的信号,信号会跳动着由光神经细胞传输到大脑。
    对于阅读者来说,幸运的是,该公司计划今年推出新屏幕,新产品将拥有更快的反应时间,并提供两倍于现有产品的对比度。
    与颜色和对比度相似,关闭级联样式表是查找问题的最简单方法。
    有趣的是,他的做的幻灯片在标准屏幕上看起来不错:较低的屏幕对比度,没有黑框。
    你可以用亮度-对比度来让颜色更犀利。
    亚马逊网站大多是白色,这是从对比度和可读性来说的最好的颜色。
    能看清长城的最远距离取决于成像系统(眼睛)的角度分辨率以及长城与它周围环境的对比度。
    蓝色字体印在浅蓝色纸上不能产生足够的对比度而难于阅读。
    在消费者和设备制造商的愿景清单中,更佳的电子阅读器屏幕对比度名列前茅。
    我们眼睛中不同的细胞用来提取不同的颜色、对比度、背景和前景等信息。
    第三方产品提供附加的功能,如放大全系统字体的“主题”,或者提供背景和前景之间高对比度的主题。
    考虑高对比度、色彩,和大字体的系统设置,或提供特定的备选方案。
    文章中的图片已经过了裁剪和强调以增加对比度,镜片处理工具已被移除。
    当然,我们从高到低、从小到大反复测试过不同的字体,大小,对比度和背景。

    汉字详情

    duì [dui]
    部首: 307
    笔画: 5
    五笔: CFY
    五行:
    仓颉: EDI
    四角: 744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口,从“丵”( zhuó,即,古“丛”字,象草木丛生。),从寸。寸,法度也。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伪,言多非诚,故去其口,以从土。本义:应答)

    (2) 同本义

    对,答也。——《广韵》

    听言则对。——《诗·大雅·桑柔》

    叶公问 孔子于 子路, 子路不对。——《论语·述而》

    唐且对曰:“臣未尝闻也。”

    王语暴以好乐, 暴未有以对也。——《孟子·梁惠王下》

    冠者对。——《仪礼·士冠礼》。注:“应也。”

    对曰:“非礼也敢辞。”——《仪礼·曲礼》。注:“答问也。”

    操唤 杨修问之, 修以鸡肋之意对。——《三国演义》

    (3) 又如:无言以对;对当(对答;安排);对嘴(争辩;争吵);对理(讲理;对证);对番(对证后理曲);对状(受审问时答述案情);对日(回答有关太阳问题的故事)

    (4) 两者相对;面对

    贼易之,对饮酒,醉。——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5) 又如:对食(面对食物;古时宫人相约为夫妇,称为对食);对枰(下棋);对峙(相对峙立);对酒(面对着酒。饮酒);对酌(相对饮酒);对月(向月);对向(应对趋走);对床(两人对床而卧);对棋(相对下棋);对扬(面君奏对)

    (6) 相当;相配

    帝作邦作对。——《诗·大雅·皇矣》。注:“配也。”

    木大而茎叶格对。——《吕氏春秋·审时》。注:“等也。”

    (7) 又如:对头亲(门当户对的亲事);对头(适当的婚配;配偶;冤家;仇敌);对时对景(正符合当时的情景、场合);对合(利息和本钱相等);对越(配称);对坎儿(双方情况正好符合);对治(相匹敌)

    (8) 核对,比照着检查

    以两司奏状对勘,以防虚伪。——沈括《梦溪笔谈》

    (9) 又如:对读(校对);对笔迹;对数字;对理(对质);对保(出具书面保证后,向保证人核对以证明保证属实的一种手续)

    (10) 搀和 。如:这酒是对了水的

    (11) 对待,以特定方式待

    夫一人奋死可以对十。——《韩非子·初见秦》

    (12) 又如:他对我不错

    (13) 平分成两份 。如:对股劈;对开;对分

    (14) 扬;显扬;指扬威

    以对于天下。——《诗·大雅·皇矣》

    对扬以辟之。——《礼记·祭统》

    (15) 婚娶 。如:对亲;对值(男女订为婚姻)

    (16) 抵押

    我们围着庄子的这几块地,年终不是有二百多银子的租子吗?就把这个对给他,合他说明白了,按月计利,不论年份,银到归赎。——《儿女英雄传》

    (17) 较量,为争夺优势或胜利而激烈斗争 。如:对仗(交战)

    (18) 拼,冒生命危险去做 。如:对副(收拾;杀掉);对命(拼命;偿命)

    (19) 朝着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乐府诗集·木兰诗》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 柳永《雨霖铃》

    (20) 又如:斜边对直角;弧对圆心角

    (21) 对人无愧,不辜负 。如:对得起,对得住;对不过(对不起);对不住(对不起。对人有愧)

    名词

    (1) 配偶

    择对不嫁,至年三十。——《后汉书·逸民传·梁鸿》

    (2) 对手,敌对者

    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三国志·诸葛亮传》

    (3) 又如:对儿(对手;对头)

    (4) 对策,一种反措施,用以反对、抑制或抵消另一种措施、办法或手段 。如:对子(办法)

    (5) 对子,对偶的词句;又指对联 。如:喜对;五言对;对笔(写对联的一种笔);对儿(对联)

    (6) 姓

    形容词

    (1) 意见、判断或程序上正确 。如:他拒绝这一建议很对;你说得对,先生;意见很对;数目不对;猜对了;对,就这么办

    (2) 相互;两人在一起 。如:对谈;对饮;对掌(共同掌管);对理(共同审理);对食(共同进餐)

    量词

    用于按性别、左右、正反等配合的人和物 。如:他们是天生的一对;一对杯子;一对柜子;一对伙伴

    介词

    (1) 朝,向——用作虚词,表示动作的对象 。如:对他的父亲谈及此事;对你的牙是凉了点;对耕作的危害;对财产的权利

    (2) 对待。用法大致同“对于” 。如:对任何人不怀恶意

    英文翻译

    correct, right; facing, opposed

    方言集汇

    ◎ 粤语:deoi3

    宋本广韵

    [bi]
    部首: 402
    笔画: 4
    五笔: XX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PP
    四角: 2271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2) 同本义

    比物四骊。——《诗·小雅·六月》

    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尔雅·释鸟》

    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史记·天官书》

    比其具。——《周礼·世妇》。注:“次也。”

    及献比禽。——《周礼·田仆》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孟子·滕文公上》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战国策·燕策》

    纳比笼中。——《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比肩(肩碰肩,谓高矮差不多);比物(排比同类事物);比集(排比汇集);比缀(编排连缀)

    (4) 连接,接近

    家人失火,屋比延烧。——《史记·汲黯列传》

    (5) 又如:比户(比家,比舍,比屋。一家挨着一家;家家户户);比屋(隔壁);比里(邻里,乡里)

    (6) 比较;考校,核对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涉江》

    (7) 又如:比量(比照);比类(比照旧例);比句(— gōu,核对检查簿籍);比次(考校);比并(相比);比势(较量武艺;比试);比迸(比武较量)

    (8) 及,等到

    比至定陶,再破 秦军。——《史记·项羽本纪》

    (9) 比拟 。如:比象(比像。比拟,象征);比傅(勉强类比并不能相比的事物);比尚(比配)

    (10) 勾结;偏爱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立其子,不为比(偏爱)。——《左传·襄公三年》

    (11) 又如:朋比为奸;比周(勾结);比党(拉帮结派)

    (12) 等同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13) 又如:比伍(等同,匹敌);比伉(匹偶)

    (14) 通“庀”。具备

    比乐官,展乐器。——《周礼·大胥》

    及祭祀,比其具。——《周礼·世妇》

    以敦比其事业。——《荀子·荣辱》

    (15) 官府限期办好公事

    宰严限追比。(追征。县令严定期限,催促交纳。)——《聊斋志异·促织》

    (16) 又如:比捕(限期捉拿人犯);比卯(旧时地方衙门中差役的名簿叫“卯簿”。百姓有欠粮的,按卯簿派差役去催缴,如到期不缴,拘衙受刑叫“比卯”)

    形容词

    (1) 接近;亲近

    使小国事大国,大国比小国。——《周礼·夏官》

    (2) 又如:比近(亲近);比周(亲近);比昵(亲近);比善(和睦亲近);比日(近日;每日);比世(近世,近代);比辰(近时,近日);比者(近来);比岁(近年);比际(此时,这时)

    (3) 密(与“稀”、“疏”相对)

    比,密也。——《说文》

    其比如栉。——《诗·周颂·良耜》

    是与比周。——《左传·文公十八年》。注:“比,近也。周密也。”

    (4) 又如:比甲(马甲)

    (5) 和谐

    声比则应。——班固《汉书》

    名词

    (1) 比喻,比方 。如:比似(如同);比偶(排比对偶);比兴(比与兴);比讽(用“比”的方法讽喻)

    (2) 比较两个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一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 。如:三与五之比,等于五分之三

    (3) 姓

    副词

    (1) 皆,都,同等地

    再战比胜。——《战国策·齐策》

    (2) 又如:比隆(同等兴盛);比行(并行)

    (3) 连续,频频

    比投不释。——《礼记·投壶》

    间者数年比不登。——《汉书·文帝纪》

    比年日蚀。——《汉书·张延寿传》

    三人比坐事死。——《汉书·公孙贺传》

    地比震动。——《汉书·翼奉传》

    比三年日蚀。——《汉书·外戚传》

    始至之时,岁比不登。(登:丰收)——苏轼《超然台记》

    (4) 近来

    臣比在晋也,不敢直言。——《吕氏春秋·先织》

    介词

    (1) 比起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曹操比于 袁绍。——《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他比你高

    (3) 为;替

    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孟子·梁惠王上》

    (4) 及,等到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史记·陈涉世家》

    比至南郡,而 琮已降。——《资治通鉴》

    比去,以手阖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英文翻译

    to compare, liken; comparison; than

    方言集汇

    ◎ 粤语:bei2 bei6 pei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i3 [陆丰腔] bi3 [梅县腔] bi3 [宝安腔] bi3 [东莞腔] bi3 [沙头角腔] bi3 [客语拼音字汇] bi3 [海陆丰腔] bi3 [台湾四县腔] bi3
    ◎ 潮州话:b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部首: 314
    笔画: 9
    五笔: YDAC

    英文翻译

    degree, system; manner; to cons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