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戏

duì shǒu xì [dui shou xi]
注音 ㄉㄨㄟˋ ㄕㄡˇ ㄒ一ˋ

词语释义

百戏杂技的一种。 方言。把戏;花招。

对手戏造句

喜剧感十足;有一场著名的“真理之口”的戏,两人的对手戏旗鼓相当,这也是派克从影生涯中少见的喜剧镜头。
据悉,李小萌原定的角色润叶与王雷有很多对手戏,但她却放弃这个机会,改演剧中弟弟孙少平的红颜知己田晓霞。
该剧是一出花脸老生的唱工戏,花脸演员安平和文武老生傅希如第一次同台主演,并有大量的对手戏。
喜剧演员王迅此次是首次拍摄网剧,并饰演“多疑型”人格,更与与老戏骨詹小楠搭档对手戏。
爱上演对手戏的演员?完全不可能。因为你要走机位、要背台词,演戏的瞬间你脑子实在太清楚了。你不可能投入自己真实的感情。除非是生理反应。
一旦我对他的态度改变,两人的磁场也同步转变,彼此对抗的对手戏就瞬间中止,他就不会在我面前,呈现出那样的人格特质,于是,我就过关了。
在该片中,计春华和李连杰演对手戏,其扮演的秃鹰心狠手辣、穷凶极恶但大获成功,因秃鹰一角而声名鹊起,被誉为“中国金牌反派明星”。
人生总有一个镜头叫做相遇,人生总有一个情节叫做相爱,人生总有一个故事叫做相守,人生就是一出戏,现在,邀请你做主角,和我演对手戏。
我就特积极主动地充当副导演帮别人搭词,有很多对手戏的演员都是我特别敬爱佩服的表演艺术家,比如斯琴高娃大姐,雷恪生老师,王庆祥老师,张秋芳姐姐等等。
作为影帝级演员的黄秋生被演员杨梵爆料称在演对手戏中假戏真做。
气氛非常僵冷,伊莎贝拉打圆场说“我倒觉得,就传奇性来说,徐先生的经历甚至比陈大帅还要精彩,遑论郑泽如,双雄戏的话,肯定是陈徐的对手戏。
虽然与身穿低胸裙的梁敏仪、内地女星胡然等四大美女演对手戏,但发哥仍面不改容。
随着剧情发展,任东霖与佟大为这对“连襟组合”逐渐笑话百出,引领收视,在戏外任东霖透露,两人演对手戏时曾因为脱口而出的东北方言笑场。
爱情是一场对手戏,要两个人一起演出才能继续,就像是你的故作柔弱可以救回男人的尊严,而男人则用行动来证明他很重视你。
在剧中饰演巫刚的女儿、与冯远征大演对手戏的“唐梦云”周显欣一上台,就有观众大叹,“太像巩俐了”。
当他穿梭巴黎和伦敦,见到妻子跟男演员拍摄对手戏时,往往很容易给太太的影迷激怒,变得猜疑嫉妒。
在与谭东妻子扮演者凌宗英演对手戏时,袁永恒着力从内心深处表达对谭东的崇敬之情。
此外,他和新鲜出炉的最佳男配角蒋志光之间的对手戏,也保你乐得合不拢嘴。
罗嘉良与女扮男装的田海蓉演对手戏。
这两位演员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对手戏,戏内讲述安顿因为在争夺芳心的比较中略胜一筹而尽他所能地嘲笑奚落汤尼。

汉字详情

duì [dui]
部首: 307
笔画: 5
五笔: CFY
五行:
仓颉: EDI
四角: 744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口,从“丵”( zhuó,即,古“丛”字,象草木丛生。),从寸。寸,法度也。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伪,言多非诚,故去其口,以从土。本义:应答)

(2) 同本义

对,答也。——《广韵》

听言则对。——《诗·大雅·桑柔》

叶公问 孔子于 子路, 子路不对。——《论语·述而》

唐且对曰:“臣未尝闻也。”

王语暴以好乐, 暴未有以对也。——《孟子·梁惠王下》

冠者对。——《仪礼·士冠礼》。注:“应也。”

对曰:“非礼也敢辞。”——《仪礼·曲礼》。注:“答问也。”

操唤 杨修问之, 修以鸡肋之意对。——《三国演义》

(3) 又如:无言以对;对当(对答;安排);对嘴(争辩;争吵);对理(讲理;对证);对番(对证后理曲);对状(受审问时答述案情);对日(回答有关太阳问题的故事)

(4) 两者相对;面对

贼易之,对饮酒,醉。——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5) 又如:对食(面对食物;古时宫人相约为夫妇,称为对食);对枰(下棋);对峙(相对峙立);对酒(面对着酒。饮酒);对酌(相对饮酒);对月(向月);对向(应对趋走);对床(两人对床而卧);对棋(相对下棋);对扬(面君奏对)

(6) 相当;相配

帝作邦作对。——《诗·大雅·皇矣》。注:“配也。”

木大而茎叶格对。——《吕氏春秋·审时》。注:“等也。”

(7) 又如:对头亲(门当户对的亲事);对头(适当的婚配;配偶;冤家;仇敌);对时对景(正符合当时的情景、场合);对合(利息和本钱相等);对越(配称);对坎儿(双方情况正好符合);对治(相匹敌)

(8) 核对,比照着检查

以两司奏状对勘,以防虚伪。——沈括《梦溪笔谈》

(9) 又如:对读(校对);对笔迹;对数字;对理(对质);对保(出具书面保证后,向保证人核对以证明保证属实的一种手续)

(10) 搀和 。如:这酒是对了水的

(11) 对待,以特定方式待

夫一人奋死可以对十。——《韩非子·初见秦》

(12) 又如:他对我不错

(13) 平分成两份 。如:对股劈;对开;对分

(14) 扬;显扬;指扬威

以对于天下。——《诗·大雅·皇矣》

对扬以辟之。——《礼记·祭统》

(15) 婚娶 。如:对亲;对值(男女订为婚姻)

(16) 抵押

我们围着庄子的这几块地,年终不是有二百多银子的租子吗?就把这个对给他,合他说明白了,按月计利,不论年份,银到归赎。——《儿女英雄传》

(17) 较量,为争夺优势或胜利而激烈斗争 。如:对仗(交战)

(18) 拼,冒生命危险去做 。如:对副(收拾;杀掉);对命(拼命;偿命)

(19) 朝着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乐府诗集·木兰诗》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 柳永《雨霖铃》

(20) 又如:斜边对直角;弧对圆心角

(21) 对人无愧,不辜负 。如:对得起,对得住;对不过(对不起);对不住(对不起。对人有愧)

名词

(1) 配偶

择对不嫁,至年三十。——《后汉书·逸民传·梁鸿》

(2) 对手,敌对者

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三国志·诸葛亮传》

(3) 又如:对儿(对手;对头)

(4) 对策,一种反措施,用以反对、抑制或抵消另一种措施、办法或手段 。如:对子(办法)

(5) 对子,对偶的词句;又指对联 。如:喜对;五言对;对笔(写对联的一种笔);对儿(对联)

(6) 姓

形容词

(1) 意见、判断或程序上正确 。如:他拒绝这一建议很对;你说得对,先生;意见很对;数目不对;猜对了;对,就这么办

(2) 相互;两人在一起 。如:对谈;对饮;对掌(共同掌管);对理(共同审理);对食(共同进餐)

量词

用于按性别、左右、正反等配合的人和物 。如:他们是天生的一对;一对杯子;一对柜子;一对伙伴

介词

(1) 朝,向——用作虚词,表示动作的对象 。如:对他的父亲谈及此事;对你的牙是凉了点;对耕作的危害;对财产的权利

(2) 对待。用法大致同“对于” 。如:对任何人不怀恶意

英文翻译

correct, right; facing, opposed

方言集汇

◎ 粤语:deoi3

宋本广韵

shǒu [shou]
部首: 432
笔画: 4
五笔: RTGH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Q
四角: 205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2) 同本义

手,拳也。——《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

艮为手。——《易·说卦》

三阴在手。——《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

则不手拜。——《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

头至手曰拜手。——《公羊传·宣公六年》注

携手同行。——《诗·邶风·北风》

携手同归。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邶风·击鼓》

(3) 又如:手纽(手铐);手杻(手铐之类的刑具);手脚了得(手脚厉害,指有武功);手帕交(旧时妓女间的结拜姐妹);手击子(和尚念经时手中所敲的有柄小磬);手本(下属见上司所呈的名帖);手式(犹手势,以手作势示意);手灵(手指灵巧);手械(手铐);手梏(手铐);手格(徒手搏斗);手理(手掌的纹路)

(4) 某些有代替人手作用的机械部分或动物的感触器 。如:扳手;触手;机械手

(5) 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得快射手八百。——《宋书·黄回传》

(6) 又如:国手;能手;助手;多面手;第一把手;水手;拖拉机手;弹药手;手作(手工业者;手艺,本领)

(7) 笔迹

天子识其手,问之,果为书。——《汉书·郊祀志上》

(8) 又如:手墨(亲手写的墨迹);手痕(手迹;笔迹);手卷(只能卷舒供案头欣赏而不能悬挂的长卷)

(9) 手艺;本领

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 宋· 姜夔《满江红》

(10) 又如:手爪(手艺,技艺;手指);手熟(手艺纯熟);手戏(百戏杂技的一种);手高(手段高强);手里有活(手里有些功夫);手长的(手快或手段灵活的人)

(11) 手中;手里。指控制掌握的范围 。如:手掌(手掌心。比喻所控制的范围);手上(指某人统治、管理或当家的时期);手底下(管辖之下,管理之下)

副词

(1) 亲自,亲手

匪手携之。——《诗·大雅·抑》

今存基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手钞(亦作“手抄”。亲手抄录)

动词

(1) 拿着,执持

庄公升坛, 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2) 又如:手瓮(可用手提的盛水陶器);手袂(以手执人衣袖。表示离别依依不舍之情);手谈(下棋);手笔(谓执笔写作);手照(手持的照明用具);手罩(手持的风灯);手磬子(僧尼所用的手持打击乐器);手烛(手执之烛);手镘(以手持镘。作泥水工);手炮(手掷的炸药包)

(3) 用手击杀

博豺狼,手熊罴。——司马相如《上林赋》

(4) 又如:手格(徒手格击);手战(徒手搏斗);手搏(徒手搏斗。指角力、摔跤、拳击之类的搏斗)

(5) 取

宾载手仇。——《诗·小雅·宾之初筵》。传:“取也。”

(6) 又如:人手一册;手影戏(用手向灯取影,显出种种形象的一种技艺)

量词

用于技能;本领 。如:他露了两手绝招

形容词

(1) 亲手所写的 。如:手命(亲手所写的文书);手教(亲自教育);手批(官员亲手批示的公文);手奏(亲手写的奏章)手疏(亲手书写奏章)

(2) 小巧的,便于携带的 。如:手册;手杖

英文翻译

hand

方言集汇

◎ 粤语:sau2
◎ 客家话:[梅县腔] shu3 shiu3 [海陆丰腔] shiu3 [客英字典] shiu3 [宝安腔] su3 siu3 [客语拼音字汇] su3 [陆丰腔] shiu3 [台湾四县腔] su3 [沙头角腔] su3 [东莞腔] si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書九上聲開口三等ɕĭəusjux/sjov
xì,hū [xi,hu]
部首: 412
笔画: 6
五笔: CAT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I
四角: 734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戈。虚( )声。本义:一种兵器)

(2) 同本义

(3) 假借为“麾”。军队中的帅旗

兵罢戏。——《史记·高帝纪》。正义:“大旗也。”

戏下骑从者八百余人。——《汉书·项籍传》。注:“大将之旗。”

(4) 侧翼

戏,三军之偏也。——《说文》。段玉裁注:“偏为前拒之偏,谓军所驻之一面也。”

(5) 指歌舞杂技等的表演

云烟古寺闻僧梵,灯火长桥见戏场。——宋· 陆游《出游》

(6) 又如:戏场(表演歌舞杂技的场子);散戏;猴戏;游戏;排戏;配戏(配合主角演戏);扮戏

(7) 戏剧

那明湖居本是个大戏园子,戏台前有一百多张桌子。——《老残游记》

(8) 又如:戏提调(戏曲演出时负责安排戏码、分配演员、场面调度等事务的人);戏面(假面具);戏头(宋代戏曲演出中的主要角色之一);京戏;黄梅戏

(9) 游戏

尚促织之戏。——《聊斋志异·促织》

(10) 姓

动词

(1) 角斗,角力

少室周为 赵简子之右,闻 牛谈有力,请与之戏,弗胜,致右焉。——《国语·晋语九》。 韦昭注:“戏,角力也。”

(2) 开玩笑,耍笑捉弄

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智襄子戏 韩康子而侮 段规。——《国语·晋语九》

(3) 又如:戏辱(戏弄侮辱);戏妇(戏弄新娘);戏说(开玩笑)

(4) 游戏;戏耍

吴用见了,便教军校迎敌戏战,他若追来,乘势便退。——《水浒传》

剧孟行大类 朱家,而好博,多少年之戏。——《史记·游侠列传》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聊斋志异·促织》

留连戏蝶。——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门外戏。——《世说新语·方正》

(5) 又如:戏适(游戏消遣);戏娱(游戏娱乐)

(6) 另见

(1) ——“於戏”(wū hū):同“呜呼”(wū hū)

(2) 另见

英文翻译

theatrical play, show

方言集汇

◎ 粤语:hei3
◎ 潮州话:h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