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对付
(1) 处理事务;办理
(2) 击败或挡开
(3) 将就;凑合
(4) 应付
(5) 〈方〉设法弄到手
(6) 〈方〉感情相投;对心思
词语解释
亦作“ 对副 ”。应付;处置。
宋 陈亮 《复陆伯寿书》:“时事日以新,天意未易测度,但看人事对副何如耳。”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四折:“俺这里先锋前部,会分支,能对付。”《水浒传》第十回:“一个道:‘ 林冲 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 高衙内 这病必然好了!’” 巴金 《家》二三:“ 克明 听见了马弁的骂声,心里很不高兴,同时又想不到对付一连兵的办法。”
犹安排;准备。
元 薛昂夫 《西湖杂咏·苦雨》:“ 西湖 也怕 西施 妒,天也为他巧对付:晴,也宜画图;阴,也宜画图。”《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那一干囚犯,初时见狱中宽纵,已自起心越牢;内中有几个有见识的,密地教对付些利器暗藏在身边。” 冰心 《空巢》:“明年春天,我还要跟一个代表团到 美国 去,我真不知道如何对付!”
挑逗;折磨;捉弄。
元 商衟 《风入松》词:“酒醒时鸞孤凤隻,梦回时枕剩衾餘。塞雁哀,寒蛩絮,会把离人对付。” 元 赵君祥 《新水令·闺情》曲:“楼上把阑凭,见了些水绕愁城,树列愁幃,山排愁阵,几般儿对付离人。” 沙汀 《丁跛公》:“仅仅是碰到那些捉弄太野蛮了,或在许多人对付他一个人时,他才会生起气来。”
着落;落实。
《朱子语类》卷五:“性中有此四者(仁、义、礼、智),却又以求仁为急者,缘仁却是四者之先……若将别个作主,便都对副不着了。”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三折:“我两个少你的钱钞,都对付在他身上。”
相配;符合。
《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我家下有十万贯家财,须着个有十万贯房奩的亲来对付我。”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四折:“多则是天生分福,又遇着姻缘对付,成就了麟趾关雎。” 梁斌 《红旗谱》十三:“我早就想叫 大贵 去捋枪杆子,这正对付我心里的事!”
将就;凑合。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大妈:‘就别抱怨啦,咱们有井水吃,还不念佛。’…… 二春 :‘妈,你怎么这么会对付呀!’” 刘白羽 《火光在前》第三章:“这船漏水,走小河沟子还对付,靠它到大江上冲风破浪,还得修理两三天。”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四章:“‘不算困难!’大妈说,‘吃的有了,差一两个月的,吃点菜也能对付过去。’”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对副”。
⒉ 应付;处置。
引宋陈亮《复陆伯寿书》:“时事日以新,天意未易测度,但看人事对副何如耳。”
元无名氏《气英布》第四折:“俺这里先锋前部,会分支,能对付。”
《水浒传》第十回:“一个道:‘ 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 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
巴金《家》二三:“克明听见了马弁的骂声,心里很不高兴,同时又想不到对付一连兵的办法。”
⒊ 犹安排;准备。
引元薛昂夫《西湖杂咏·苦雨》:“西湖也怕西施妒,天也为他巧对付:晴,也宜画图;阴,也宜画图。”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那一干囚犯,初时见狱中宽纵,已自起心越牢;内中有几个有见识的,密地教对付些利器暗藏在身边。”
冰心《空巢》:“明年春天,我还要跟一个代表团到美国去,我真不知道如何对付!”
⒋ 挑逗;折磨;捉弄。
引元商衟《风入松》词:“酒醒时鸞孤凤隻,梦回时枕剩衾餘。塞雁哀,寒蛩絮,会把离人对付。”
元赵君祥《新水令·闺情》曲:“楼上把阑凭,见了些水绕愁城,树列愁幃,山排愁阵,几般儿对付离人。”
沙汀《丁跛公》:“仅仅是碰到那些捉弄太野蛮了,或在许多人对付他一个人时,他才会生起气来。”
⒌ 着落;落实。
引《朱子语类》卷五:“性中有此四者(仁、义、礼、智),却又以求仁为急者,缘仁却是四者之先……若将别个作主,便都对副不着了。”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我两个少你的钱钞,都对付在他身上。”
⒍ 相配;符合。
引《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我家下有十万贯家财,须着个有十万贯房奩的亲来对付我。”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多则是天生分福,又遇着姻缘对付,成就了麟趾关雎。”
梁斌《红旗谱》十三:“我早就想叫大贵去捋枪杆子,这正对付我心里的事!”
⒎ 将就;凑合。
引老舍《龙须沟》第一幕:“大妈:‘就别抱怨啦,咱们有井水吃,还不念佛。’…… 二春 :‘妈,你怎么这么会对付呀!’”
刘白羽《火光在前》第三章:“这船漏水,走小河沟子还对付,靠它到大江上冲风破浪,还得修理两三天。”
魏巍《东方》第一部第四章:“‘不算困难!’大妈说,‘吃的有了,差一两个月的,吃点菜也能对付过去。’”
对付的国语词典
应付。
如:「这衣服虽不大好看,但为了御寒你就对付著穿吧!」
对付的网络释义
对付
对付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口,从“丵”(
,即,古“丛”字,象草木丛生。),从寸。寸,法度也。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伪,言多非诚,故去其口,以从土。本义:应答)(2) 同本义
对,答也。——《广韵》
听言则对。——《诗·大雅·桑柔》
叶公问 孔子于 子路, 子路不对。——《论语·述而》
唐且对曰:“臣未尝闻也。”
王语暴以好乐, 暴未有以对也。——《孟子·梁惠王下》
冠者对。——《仪礼·士冠礼》。注:“应也。”
对曰:“非礼也敢辞。”——《仪礼·曲礼》。注:“答问也。”
操唤 杨修问之, 修以鸡肋之意对。——《三国演义》
(3) 又如:无言以对;对当(对答;安排);对嘴(争辩;争吵);对理(讲理;对证);对番(对证后理曲);对状(受审问时答述案情);对日(回答有关太阳问题的故事)
(4) 两者相对;面对
贼易之,对饮酒,醉。——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5) 又如:对食(面对食物;古时宫人相约为夫妇,称为对食);对枰(下棋);对峙(相对峙立);对酒(面对着酒。饮酒);对酌(相对饮酒);对月(向月);对向(应对趋走);对床(两人对床而卧);对棋(相对下棋);对扬(面君奏对)
(6) 相当;相配
帝作邦作对。——《诗·大雅·皇矣》。注:“配也。”
木大而茎叶格对。——《吕氏春秋·审时》。注:“等也。”
(7) 又如:对头亲(门当户对的亲事);对头(适当的婚配;配偶;冤家;仇敌);对时对景(正符合当时的情景、场合);对合(利息和本钱相等);对越(配称);对坎儿(双方情况正好符合);对治(相匹敌)
(8) 核对,比照着检查
以两司奏状对勘,以防虚伪。——沈括《梦溪笔谈》
(9) 又如:对读(校对);对笔迹;对数字;对理(对质);对保(出具书面保证后,向保证人核对以证明保证属实的一种手续)
(10) 搀和 。如:这酒是对了水的
(11) 对待,以特定方式待
夫一人奋死可以对十。——《韩非子·初见秦》
(12) 又如:他对我不错
(13) 平分成两份 。如:对股劈;对开;对分
(14) 扬;显扬;指扬威
以对于天下。——《诗·大雅·皇矣》
对扬以辟之。——《礼记·祭统》
(15) 婚娶 。如:对亲;对值(男女订为婚姻)
(16) 抵押
我们围着庄子的这几块地,年终不是有二百多银子的租子吗?就把这个对给他,合他说明白了,按月计利,不论年份,银到归赎。——《儿女英雄传》
(17) 较量,为争夺优势或胜利而激烈斗争 。如:对仗(交战)
(18) 拼,冒生命危险去做 。如:对副(收拾;杀掉);对命(拼命;偿命)
(19) 朝着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乐府诗集·木兰诗》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 柳永《雨霖铃》
(20) 又如:斜边对直角;弧对圆心角
(21) 对人无愧,不辜负 。如:对得起,对得住;对不过(对不起);对不住(对不起。对人有愧)
名词
(1) 配偶
择对不嫁,至年三十。——《后汉书·逸民传·梁鸿》
(2) 对手,敌对者
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三国志·诸葛亮传》
(3) 又如:对儿(对手;对头)
(4) 对策,一种反措施,用以反对、抑制或抵消另一种措施、办法或手段 。如:对子(办法)
(5) 对子,对偶的词句;又指对联 。如:喜对;五言对;对笔(写对联的一种笔);对儿(对联)
(6) 姓
形容词
(1) 意见、判断或程序上正确 。如:他拒绝这一建议很对;你说得对,先生;意见很对;数目不对;猜对了;对,就这么办
(2) 相互;两人在一起 。如:对谈;对饮;对掌(共同掌管);对理(共同审理);对食(共同进餐)
量词
用于按性别、左右、正反等配合的人和物 。如:他们是天生的一对;一对杯子;一对柜子;一对伙伴
介词
(1) 朝,向——用作虚词,表示动作的对象 。如:对他的父亲谈及此事;对你的牙是凉了点;对耕作的危害;对财产的权利
(2) 对待。用法大致同“对于” 。如:对任何人不怀恶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人,从寸。从“寸”,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意思是:以手持物交付给别人。本义:给予)
(2) 同本义
付,与也。——《说文》
付,予也。——《广雅》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操当以 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3) 又如:付法(传授佛法);付任(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做);付治(交有司治罪);付推(交付有审问);付度(移交,交代);付命(授以天命)
(4) 支付
当下付了茶钱。——《儒林外史》
(5) 又如:付借款的利息
(6) 托付。委托他人照料或管理 。如:付仗(付托依靠);付属(托付);付嘱(吩咐;叮嘱);付授(嘱托授予)
(7) 通“敷”。涂;搽
永不得着绮穿罗,再不能施朱付粉。——《金瓶梅词话》
(8) 通“符”(
)。符合计凡付终,务本饬末,则富。——《管子·幼官》
(9) 通“附”。归附,附着
皇天既付中国民。——《书·梓材》
致德,其民和平以静;致道,其民付而不争。——《管子·正》
(10) 又如:付山(归山)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5 [东莞腔] fu5 [沙头角腔] fu5 [宝安腔] fu5 [梅县腔] fu5 [台湾四县腔] fu5 [客英字典] fu5 [陆丰腔] fu5 [客语拼音字汇] fu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付 | 方遇 | 幫 | 虞 | 去聲 | 遇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pyoh/piu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