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旬

cùn xún [ cun xun]
注音 ㄘㄨㄣˋ ㄒㄨㄣˊ

词语释义

短暂的时间。

词语解释

  1. 短暂的时间。

    《文选·左思<魏都赋>》:“量寸旬,涓吉日,陟中坛,即帝位。” 李善 注:“《司马法》曰:‘明不寳咫尺之玉,而爱寸阴之旬。’旬,时也。”

引证解释

⒈ 短暂的时间。

《文选·左思<魏都赋>》:“量寸旬,涓吉日,陟中坛,即帝位。”
李善注:“《司马法》曰:‘明不寳咫尺之玉,而爱寸阴之旬。’旬,时也。”

寸旬的网络释义

寸旬

  • 短暂的时间
  • 【词语】:寸旬
  • 汉字详情

    cùn [cun]
    部首: 307
    笔画: 3
    五笔: FGHY
    五行:
    吉凶:
    仓颉: DI
    四角: 403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小篆字形,从又,从一。“又”象手形,“一”指下手腕一寸之处。“寸”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寸”的字往往与“手”有关。本义:中医切脉,称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为“寸口”,简称“寸”)

    (2) ∶寸口的简称

    寸,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说文》。按,十发为程,而当一分,十分为寸。

    布指知寸。——《大载礼记·主言》

    肤寸而合。——《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

    (3) 又如:寸田(三丹田);寸关尺(中医指寸口、关上、尺中的简称)

    (4) 长度单位, 1/10尺为一寸,古代计量长度单位的标准不同,寸的具体数值也有差异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5) 又如:寸男尺女(一男半女)。又指用于针灸取穴中的相对长度单位,如两乳头之间是8寸

    脐下3寸是关元

    形容词

    (1) 引申为极短

    君与康先生捧诏恸哭,而皇上手无寸柄,无所为计。——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寸幅(短信);寸旬(极短的时间);寸铁(形容短小的兵器)

    (3) 形容极小的 。如:寸土必争;寸愿(微小的心愿);寸田(人胸中方寸之地。用以比喻心);寸进(形容进步极少);寸缕(极少的布制)

    动词

    协助

    两条棍响振天关,不见输赢皆傍寸。——《西游记》

    英文翻译

    inch; small, tiny; KangXi radical 41

    方言集汇

    ◎ 粤语:cyun3
    ◎ 客家话:[梅县腔] cun5 [宝安腔] cun5 [客语拼音字汇] cun4 [台湾四县腔] cun5 [客英字典] cun5 [东莞腔] cun5 [沙头角腔] cun5 [海陆丰腔] cun5 [陆丰腔] cu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六慁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倉困去聲合口一等chuonh/cuonntsʰuən
    xún [xun]
    部首: 429
    笔画: 6
    五笔: QJ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PA
    四角: 276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勹( bāo)日。甲骨文,上为交叉记号,表示由此开始,后来引长内曲,表示回环周遍。金文又加“日”。本义:十日。古代天干纪日,每十日周而复始,称一旬)

    (2) 同本义

    旬,徧也。十日为旬。——《说文》

    虽旬玄咎。——《易·丰》

    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书·尧典》

    旬终则令正日成。——《周礼》

    筮旬有一日。——《仪礼·少牢礼》

    旬之外曰远某日。——《礼记·曲礼》

    围梁数旬,则 梁可拔。——《韩非子·初见秦》

    (3) 又如:兼旬(两个十天);旬期(十天);旬修(十天之中所作所为);旬首(一旬之始);旬浃(满十天);旬宴(古天子旬假日赐群臣之宴)

    (4) 十岁为一旬,多指人的年龄

    且喜同年满七旬。——白居易《偶吟自慰兼呈梦得》

    (5) 又如:八旬老母

    (6) 巡视;游历

    王命台虎,来旬来宣。——《诗·大雅·江汉》

    (7) 光阴;时间

    量寸旬,涓吉日,陟中坛,即帝位。——《文选·左思·魏都赋》

    形容词

    满;整整 。如:旬月;旬岁

    英文翻译

    ten-day period; period of time

    方言集汇

    ◎ 粤语:ceon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sun2 [海陆丰腔] sun2 [客英字典] sun2 [台湾四县腔] sun2 [梅县腔] sun2 [陆丰腔] sun3 [宝安腔] sun2 [东莞腔] su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八諄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詳遵平聲合口三等zsyn/szvinzĭuĕ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