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罕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蒙古语。指白颜色。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蒙古语》:“ 元 人以本国语命名,或取颜色,如察罕者,白也;哈剌者,黑也……或取数目,如朵儿别者,四也;塔木者,五也。”
引证解释
⒈ 蒙古语。指白颜色。
引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蒙古语》:“元人以本国语命名,或取颜色,如察罕者,白也;哈剌者,黑也……或取数目,如朵儿别者,四也;塔木者,五也。”
察罕的网络释义
察罕 (元朝河南王)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宀(
),祭声。本义:观察;仔细看)(2) 同本义
察,复审也。——《说文》
览察草木。——《楚辞·离骚》
纤微皆审谓之察。——贾谊《道术》
察其所以然。——《吕氏春秋·本味》
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史记·魏公子列传》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观察(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觉察(发觉,看出来)
(4) 明察,知晓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
故察己则可以人。——《吕氏春秋·察今》
(5) 又如:察士(能明察事理的人);察议(察明情节而议定处分。通常指过失较轻者)
(6) 调查;考察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吕氏春秋·察传》
(7) 又如:察勘(实地调查);察访(详细调查)
(8) 分辨
观物弗之察矣。——《礼记·礼器》。注:“犹分辨也。”
视之可察 。——《淮南子·说林》。注:“别也。”
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新语·道基》
(9) 考察后予以推举,举荐
乃察举吾弟。——《史记·刺客传》。索隐:“犹选之也。”
察臣孝廉。——晋· 李密《陈情表》
(10) 又如:察举(选举,选拔);察廉(举廉);察选(察举。选拔)
形容词
明显;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at7 [台湾四县腔] cat7 [梅县腔] cat7 [海陆丰腔] cat7 [客语拼音字汇] cad5 [陆丰腔] cat7 [客英字典] cat7 [宝安腔] cat7 [东莞腔] ca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名词 (1) (古字为爳”。形声。小篆字形,从网,干声。本义:捕鸟用的长柄小网) (2) 同本义 爳,网也。《说文》 罕车飞扬。——扬雄《羽猎赋》 毕曰罕车,主弋猎。——《史记·天官书》 (3) 又如:罕车(载有猎狩等网具的车;星宿名,毕宿的别名。因毕八星排列如网,故名) (4) 旌旗名 云罕九游。——张衡《东京赋》 (5) 又如:罕旗(古代帝王所用的旗帜。旗有九斿,或有九旒);罕毕(古代帝王仪仗之旗) 形容词 (1) 稀;少 叔发罕忌。——《诗·郑风·大叔于田》 罕见曰闻名。——《礼记·少仪》 盖以罕书也。——《公羊传·桓公六年》 则功筑罕。——《谷梁传·庄公二十九年》 子罕言利。——《论语·子罕》 人之罕至。——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与人罕言语。——明· 魏禧《大铁椎传》 (2) 又如:罕物(希罕的、名贵的物品);罕事(少有的事);罕伦(很少能够与之相比);罕闻(很少听说);罕发(很少发生) 英文翻译rare, scarce; surname
方言集汇◎ 粤语:hon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hon3 han3 [陆丰腔] hon3 [海陆丰腔] hon3 han3 [客英字典] hon3 [宝安腔] hon3 [梅县腔] hon3 [东莞腔] hon3 [客语拼音字汇] hon3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二十三旱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