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晓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访察,了解。
《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如今岳父察晓的实,方才着恼,怎么反归怨别人?”
引证解释
⒈ 访察,了解。
引《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如今岳父察晓的实,方才着恼,怎么反归怨别人?”
察晓的网络释义
察晓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宀(
),祭声。本义:观察;仔细看)(2) 同本义
察,复审也。——《说文》
览察草木。——《楚辞·离骚》
纤微皆审谓之察。——贾谊《道术》
察其所以然。——《吕氏春秋·本味》
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史记·魏公子列传》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观察(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觉察(发觉,看出来)
(4) 明察,知晓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
故察己则可以人。——《吕氏春秋·察今》
(5) 又如:察士(能明察事理的人);察议(察明情节而议定处分。通常指过失较轻者)
(6) 调查;考察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吕氏春秋·察传》
(7) 又如:察勘(实地调查);察访(详细调查)
(8) 分辨
观物弗之察矣。——《礼记·礼器》。注:“犹分辨也。”
视之可察 。——《淮南子·说林》。注:“别也。”
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新语·道基》
(9) 考察后予以推举,举荐
乃察举吾弟。——《史记·刺客传》。索隐:“犹选之也。”
察臣孝廉。——晋· 李密《陈情表》
(10) 又如:察举(选举,选拔);察廉(举廉);察选(察举。选拔)
形容词
明显;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at7 [台湾四县腔] cat7 [梅县腔] cat7 [海陆丰腔] cat7 [客语拼音字汇] cad5 [陆丰腔] cat7 [客英字典] cat7 [宝安腔] cat7 [东莞腔] ca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详细解释名词 (1) (象形。从日,尧声。本义:天明) (2) 同本义。今专指天刚亮 晓,明也。——《说文》 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淮南子·俶真》 晓驾炭车辗冰辙。——唐· 白居易《卖炭翁》 晓看红湿处。——唐· 杜甫《春夜喜雨》 晓当尽戮之。——《资治通鉴·唐纪》 梳晓鬟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 又如:破晓(刚亮);拂晓(天快亮);晓雾;晓舌(鸟拂晓叫);晓暝(天将亮的时候);晓行;晓鸡初啼;晓星;晓岚;鸡鸣报晓;晓夕(日夜);晓天,晓色(拂晓时的天色);晓月,晓魄(拂晓残月) (4) 清晨 晓光浮野,朝烟承日回。——梁· 简文帝《侍游新亭应令诗》 (5) 又如:晓日(朝阳);晓夕;晓光(清晨的日光);晓妆(晨妆);晓昏(朝夕);晓霜(早上的霜露) 动词 (1) 明白,了解 晓,慧也;快也;智也。——《广雅》 晓然以至道。——《荀子·臣道》。注:“明喻之貌。” 明主不深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汉书·司马迁传》 上晓音律。——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使使晓武。——《汉书·李广苏建传》 展玩不可晓。——《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晓白(通畅明白);晓旨(明白用意);晓析(了解);晓知,晓明(通达,明白) (3) 告知,使明白 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汉书·司马迁传》 (4) 又如:晓喻(通告;告诉);晓世(使世人知道);晓告(告知);晓字(告示) 英文翻译dawn, daybreak; clear, explicit
方言集汇◎ 粤语:hiu2
宋本广韵 |